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碱性物质研究进展

来源 :无机盐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形成的碱性物质容易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加快、寿命缩短,因而调控三元材料表面碱性物质对于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功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综述了高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碱性物质的形成机理及处理手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环境中的水、二氧化碳对表面碱性物质形成的影响.探讨了表面碱性物质形成过程中,由于锂离子和过渡金属的迁移与固化引发的表面结构的相变现象,造成了三元正极材料的加工储存性能的恶化.还对降碱工艺中的洗涤、干燥、低温烧结等过程进行了重点说明,阐述了洗涤工艺对三元材料表面碱性物质降低及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指出需选择合适的洗涤、干燥条件,减小材料表面发生的变异.最后结合目前降碱工艺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逐渐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CCUS的关键是选择性地从气体混合物中捕集二氧化碳.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包括化学吸收、膜分离、吸附和低温分离等.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差异来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综述了分子筛、介孔二氧化硅、黏土及多孔碳等无机固体吸附剂在二氧化碳捕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对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性能的影响.从应用角度来看,分子筛、介孔二氧化硅、黏土具有潜在的成本效益,但仍需在工程设计开发方面得以进一步发展,以适用
由过量二氧化碳(CO2)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紧迫,在“双碳”背景下,如何资源化利用CO2尤为重要.光催化还原CO2生成化学品和燃料是有望同时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途径.非金属半导体聚合氮化碳(PCN)具有可见光响应、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制备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备受关注,但由传统热聚合方法得到的PCN存在比表面积小、电子-空穴对复合严重、对可见光吸收范围窄等不足之处.介绍了光还原CO2的反应机理和PCN的结构,总结了PCN的制备方法以及提升其光还原CO2性能的手段,包括形貌调控、异原子
分子筛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膜,具有孔道结构规整、化学和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抗污染性能好、易于改性等优点.b轴取向MFI分子筛膜因可以缩短传质路径、降低传质阻力、提高扩散效率,在膜分离和膜反应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综述了b轴取向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原位水热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微波辅助合成法、无凝胶法、固相转化法及纳米片法等.二次生长法可以控制分子筛膜的微观结构,且受载体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小;微波辅助法可以缩短结晶时间,降低能耗,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非常规能源、稀土元素、锂等新兴产业矿产资源需求逐步凸显.锂作为《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中的稀缺新兴矿产资源之一,加之近年来国际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导致锂资源需求逐年增加.虽然中国的锂资源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产业发展布局不合理、资源开发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基础锂盐多数依赖原料进口,因此中国对于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有待加强.总结了包括盐湖卤水型、硬岩型以及地下深层卤水型3种类型的中国锂资源整体赋存情况.分析了各类型锂资源的研究现状和相关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