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学不仅教学生数学知识,也是教学生数学思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工作者不断的追求.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讨论数学思想教学,一是钻研教材,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二是关注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三是引领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思想;策略
  数学教学,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然后进行千百遍的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更要揭示出“知识背后的知识”,即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引领学生感受与体会,并结合具体环节实现 “思想点化”, 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鲜活、可迁移的. 我崇尚这种教学境界,并一直为此努力,也有一些想法,想与大家商榷.
  1. 钻研教材,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教材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 教师钻研教材,就应如苏步青教授所说“看书,要看到底,要看透,要看到书背面的东西”. 这背面的东西,即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内容逐步渗透了抽象、分类、转化、数形结合、演绎、归纳、模型等基本数学思想,它如灵魂一样支配着整个教材. 有了它,概念,例题才会活起来,相互紧扣,相互支持,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因此,我们研读教材不能“平面地看”,要“立体地看”,既看到知识,又弄清知识中蕴涵着的思想,做到“立体地懂”.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运用整套教材进行再创造. 2. 关注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总是和数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的教学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实现. 因此,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契机—概念形成的过程,方法思考的过程,思路探讨的过程,规律揭示的过程等. 如果忽视和压缩这些过程,把数学教学当作知识结论来灌输,就会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良机;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时,一定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要有意识 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涵于数学知识之中的各种思想方法. 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方法的整体效应,而不能生搬硬套,脱离实际,机械教学,那将会适得其反;一个数学思想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理解到运用的长期发展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数学内容教学中通过提炼、总结、理解、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步形成,学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逐步领悟.
  举个例子,《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断:课一开始,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问: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板书:3 4 = 4 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老师给出自己的发现: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 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在学生评价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 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 既然是猜想,我们还得—验证(学生抢答). 怎么验证呢?生: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师生讨论: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从例子的内容和个数方面,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当引导. 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举例验证,集体交流: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在学生一次次的交流与评价中,不仅验证了猜想,而且将加数由一位数拓展到两位数,三位数等;由整数拓展到分数等. 老师却不甘罢休 :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规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过程,感悟思想方法,教师点拨: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得到结论,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好办法. 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
  3. 引领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一方面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但是更多的要靠学生自身在反思过程中领悟. 这一过程,没人能够代替. 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后,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在学生从方法的角度回顾过程,充分思考交流后,适当点拨:的确,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新知识通过等积变形,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旧问题,从而迎刃而解. 学习新知识时,经常可以象这样,想办法将它转化为能解决或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来解决. 通过反思,让化归思想在学生心中再次积淀.
  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回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该记住哪些教训等. 只有这样,才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对知识的引领作用.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学生工作后,可能没有机会用数学而淡忘了数学,但深深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数学思想,研究方法等数学精神,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用终生. 让我们追求这种教学境界,尽自己最大努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感悟吧!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5-28.
  [2]張建伟.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7期.
  [3]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0-35.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3-37.
其他文献
【摘要】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数感的要求,计算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是简单重复的“题海战术”.要想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学习,体会计算思维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一、什么是数感  歌手唱歌要有
[摘要]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古人云:“人皆可以成尧舜”。教师应正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中职生的学情,积极探索对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做到有教无类,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提到“后进生”一词,大部分教师都会有所感慨,这一类学生给原本的教学进度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大多数的学生都曾经是教师眼中的“坏蛋”,“后进生”一词
【摘要】用数学解析法求解九宫方阵,探究其中奥妙.  【关键词】九宫方阵;数学解析;求解  在九宫格(如图1)中输入九个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一个固定值s.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九宫方阵.  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家喻戶晓,但如何求解却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传统解法  (1)破解口诀  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情节,瑛姑为了这个九宫格苦思不得其解,便拿它来考黄蓉,她给出的答
【摘要】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和认知结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魅力也有所不同,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内容不同,感兴趣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城乡结合部的一所高中的文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数学兴趣;文科生;调查分析  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是一所包含初中部和高
【摘要】四色猜想诞生的100多年来,困惑了许多想解开此疑题的人们.本文以明确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为切入点,明确出100多年来没有谁明确出的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论证四色猜想的论题、论点、论据,开拓了论证此论题的捷径.从而轻而易举地用平面几何原理求证出四色猜想的初级定理,并创新性地确立了化不规则N边形为变形三角形——即不规则三边形的变形几何原理,使之与四色猜想的初级定
从教近30年,我一直用研究的眼睛审视教育,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知育”而非“智育”,一字之差,呈现的是一种理念的变化.  于是我从学生的数学写作入手,从问题开始立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  一、利用数学写作提升初中生学习能力应树立以下目标  1. 从数
【摘要】几何学中的尺规作图定义和叙述.解作图问题,按传统的规定是只允许使用直尺和圆规,直尺指单边无刻度的尺,用它只能引直线,用圆规则可以画出任意不同半径的圆.而三等分角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尺规作图;不可能性;证明
【摘要】差异教学的理念是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一致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普遍方式,基于差异教学的理念,注重课堂提问的策略,做到提问与教学情境串联在一起,提问有梯度,提问能够张弛有度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一、提问串联教学情境,让学生愿说  差异教学并不是针对个别的教学,首先差异教学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二、利用类比思想方法研究变化问题的不变的方法  动态变化是几何学习的又一亮点,通过点动形成的不同问题,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几何变化之美,又能让学生在研究解法的过程中体验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  (一)点动(点在线段上动改为点在直线上动,结论不变)  点动1 将原题中的“点E在边BC上”改为“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  点动2 将题中的“点E在边BC上”改为“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其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在大学生中的日益普及,高等数学中遇到的大多数数值计算、符号计算和图形可视化的问题都能够利用它们轻松完成.通过介绍运行于安卓和iOS系统下的MathStudio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例子,探讨软件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關键词】高等数学;计算;绘图;Math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