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西花蓟马若虫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明高温对西花蓟马(Western Flower Thrips,WFT)若虫存活及其成虫生殖的影响及其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为有效防控WF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双因素试验方法评价高温(33℃、35℃、37℃、39℃、41℃)与暴露时间(0.5h、1h、2h、4 h)互作以及高温驯化对WFT 2龄若虫存活的影响,检测高温胁迫后其成虫生殖力的变化.[结果]随温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其2龄若虫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经高温处理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其Ltem50逐渐降低,高温处理0.5h、1h、2h和4h后其Ltem50分别为38.36℃、36.92℃、36.36℃和34.54℃;2龄若虫在33℃下驯化2h后,其在39℃的存活率较对照(直接暴露于39℃下的存活率)提高16.75%;在33℃下驯化90 min和120 min后,WFT 2龄若虫的存活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4.00%和13.75%;高温处理1h后,由幼虫发育而来的成虫产卵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寿命显著缩短.[结论]高温胁迫降低了WFT若虫的存活及其成虫的生殖力,而WFT则通过快速热驯化适应高温环境.
其他文献
为使城市建成环境下的微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发挥良好生态效益,提高城市绿化率,完善城区生态体系,彰显区域特色,本研究采取实地调研法,对西安市摩尔中心办公楼、MOMOPARK商场和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的附属微绿地植物群落分别进行调研.记录植物种类,归纳植物群落的构成结构,分析植物景观特性及构成布局,总结西安建成环境下微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特征,并提出微绿地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改进建议,为西安建成环境下微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在木工字梁腹板上开孔可同时满足美观和经济需求,但开孔使得腹板内的应力重新分布,工字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发生改变.以开孔直径、位置和数量为参数,对8根1.5 m跨度的木工字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开孔情况下木工字梁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开孔直径由90 mm增大至130和170 mm时,木工字梁的峰值荷载分别下降16.17%和29.43%;在开孔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开孔位置由750 mm的跨中移动到距离腹板边缘300和500 mm时,木工字梁的峰值荷载分别下降28.82%和6.91%;在五等分点开4个90
为科学合理评价延安市道路绿地景观,促进延安市生态环境建设,选择延安市具有代表性的11条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延安市街道绿化景观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准则层中,生态功能的权重最大(0.6406);因子层中,与整体环境协调性的权重最大(0.0788).道路绿地景观的综合评价均值为60.3,整个延安市道路绿地景观整体建设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依据CEI等级划分,Ⅰ、Ⅱ、Ⅲ和Ⅳ级的道路分别有3、5、1和2条.SBE法与AHP法排序有一定的差异,但与CEI分类具有较高
根据环境因素监控要求,研制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固态发酵过程环境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白僵菌固态发酵过程的发酵室空气温度、固体培养料温度和CO2浓度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并通过发酵箱内置的空气内循环与散热装置智能调节热量,实现箱内上下层温度均匀.应用本系统可促进白僵菌生产工艺标准化,也可通过多维度监测数据支持白僵菌固态发酵的基础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苔藓是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地表植物,能有效提高地表结皮,在干旱地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提高土壤抗侵蚀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已开展苔藓在荒漠治理、水土保持、环境监测、生态系统修复和气候调节等方面的研究.环境因子是影响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温度、水分、光照和基质会影响苔藓植物形态与生理指标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苔藓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了探究环境因子对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该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重点梳理不同环境因子对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期促进苔藓植物在植被生态修复中的广泛应用.
为充分发挥湖南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和湖北省造林地立地条件的优势,为湖北省杉木良种造林提供技术支持,运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建模,对湖南省杉木良种在湖北省同一适宜引种生态区进行精准预测,分析并确定影响该杉木良种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同一适宜引种生态区的预测精度高,模型预测的训练和测试样本AUC均值均大于0.7.杉木良种在湖北省的中适生区面积为622618 hm2,低适生区面积为5942618 hm2.累年年最小降
[目的]探明不同紫苏新品种(系)在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的生产性能,为选育和推广适宜贵州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紫苏新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选育的8个紫苏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贵阳、遵义、安顺、水城、黔西及兴义6个不同生态区域,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指标开展联合鉴定试验.[结果]贵苏1号、贵苏3号和贵苏7号的生态适应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较突出,生育期短、株高适中,茎秆较粗,生长势强、一致性好、抗病性、抗旱性及耐湿性强,产量分别为101.46 kg/667m2、107.87 k
[目的]培育适宜贵州地区种植的早熟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可有效解决贵州油菜-水稻水旱轮作存在的茬口矛盾,发挥制种过程中隐性核不育三系亲本不育性彻底的优势,实现杂交油菜制种的轻简化操作.[方法]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全不育系Q0152A为母本,恢复系J62为父本,成功配制早熟杂交油菜品种盛油早1号(区试代号HZ-10).[结果]盛油早1号在贵州省联合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60.45 kg/667m2和67.46 kg/667m2,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3
[目的]探明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以期为贵州烟区优质上部烟叶的生产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德江、松桃、安龙、惠水、平塘、镇远和盘州7个县(市)烤后未分级上部烟叶进行外观分类后,分析不同外观档次上部烟叶质量差异及影响上部烟叶评吸质量的品质指标.[结果]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共分为4个外观档次,各档次烟叶平均为15.6%~45.5%,依次为2档烟叶>1档烟叶>3档烟叶>4档烟叶,3档烟叶和4档烟叶占比均≤17%;各档次烟叶的变异系数平均为33.9%~92.4%,依次为1档烟叶>4档烟叶
[目的]探明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对酒用高粱生长、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为酒糟发酵有机肥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9年分别在贵州省遵义市和金沙县开展田间试验,以酒用高粱为试验材料,研究酒糟发酵有机肥不同用量及化学肥料施用酒用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量为9000 kg/hm2时,高粱平均产量和生物量分别为5420 kg/hm2和16913 kg/hm2,分别高于其余处理136~1555 kg/hm2和495~4695 kg/hm2,略高于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