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天然免疫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麻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天然免疫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在麻疹急性感染期的免疫作用。

方法

以2009至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收治的麻疹患儿为麻疹组,选择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对定量PCR方法检测麻疹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2、TLR3、TLR4、TLR7、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5,MDA-5)、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RIG-I)、干扰素α(IFN-α)、IFN-β、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FN-α、IFN-β、IL-10的水平,分析两组间差异。

结果

麻疹组98例,对照组59例。麻疹组天然免疫受体TLR2、MDA-5、RIG-I mRNA的表达量(1.92±0.70、1.93±0.41、1.86±0.28)与对照组(1.90±0.87、1.98±0.62、1.79±0.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TLR3、4、7 mRNA的相对表达量(2.25±0.74、2.05±0.72、2.12±0.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9±0.78、1.90±0.75、1.87±0.68)(P均<0.01)。麻疹患儿IFN-α、IFN-β的mRNA表达量(2.41±1.31、2.47±1.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2±0.48、2.35±0.64)(P均<0.01),IL-10的表达量(2.49±0.58)明显高于对照组(2.62±0.95)(P<0.001)。麻疹组血浆IL-10浓度在不同热程时[<5 d组:29.89(25.82~38.15) ng/L,≥5 d组:34.55(28.26~38.70)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15(24.20~27.38) ng/L](P均<0.05)。

结论

TLR3、4、7 mRNA在麻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IFN-α浓度的降低与麻疹热程有关,而IL-10浓度在感染早期就明显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提示多种TLRs及其效应细胞因子参与了麻疹的免疫应答过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A、B、C各基因型人鼻病毒(HRV)感染所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类型。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住院的ARI患儿呼吸道标本1412例,采用半巢式PCR方法进行HRV检测,HRV阳性者经序列测定确定基因型别,并对各基因型检测阳性的病例进行临床类型分析。结果1412例标本中有103例HRV检测阳性(7.3%),序列分析表明,103例中
目的评价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及司坦唑醇(ST)治疗对骨龄(BA)已较大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孩成年身高(FAH)改善的效果。方法63例ICPP女孩在GnRHa治疗过程中出现生长速度(HV)<4 cm/年时,按所选继续治疗方案分为3组入组治疗:组1(20例):GnRHa+ST[20~35 μg/(kg·d),每日1次顿服,每连续口服3个月后停3个月]。组2(21例)
目的分析Laron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阐明矮小患者诊断思路。方法分析1例极度矮小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行辅助检查,评定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功能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调查;提取患儿及部分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GHR、IGFALS、STAT5b及GH1基因的外显子及与内含子拼接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匀称性身材矮小(身高-8.2 SDS)及特殊面容,无
期刊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8城市0~36月龄婴幼儿过敏、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流行情况,探索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中国8个城市各2家代表性医院随机抽取共2632名0~3岁婴幼儿,对其抚养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抚养人自报婴幼儿过敏率为17.97%,食物过敏6.53%;食物不耐受4.26%。0~12月龄婴幼儿食物过敏自报率4.47%。致敏率最高的前五位食物依次为鸡蛋、虾、
期刊
目的探讨我国住院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及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40所医院2008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收治的新发过敏性紫癜、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为紫癜性肾炎并在调查单位接受治疗的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病历资料,并填写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病例登记表经参研单位初步汇总后,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最终汇总,由专门数据录入人员录入和核对,并随机抽样进行数据核实,最后对儿童紫
期刊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置换量血液滤过治疗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休克幼猪血液动力学指标、血浆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18头幼猪利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血液滤过组(CVVH组)、高容量血液滤过组(HVHF组),每组6头。应用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静脉注射诱导休克模型产生。于动物基础状态(B0 h)、成模(0 h)、成模后2 h(2 h)、成模后4 h(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