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书》卷三五史臣语:“梁宋之灾渗,群凶竞起,郡邑岩穴之长,村屯坞壁之豪,资剽掠以致强,恣陵侮而为大。”陈寅恪先生认为这些兴起于梁末的土豪是“不得预闻南朝之大政及居社会高等地位”的“被压迫之下层民族”,他们屿兴起造成了南朝政治的巨变①。
其他文献
甲骨记事刻辞与通过占卜以求决疑的卜辞不同,是对已发生的事实的直接记录,是一项重要的史料。因此,对甲骨记事刻辞的研究成为甲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记事刻辞各期都有,以主要属于商王武丁时期的宾组为最多,前人已做过大量研究工作,其中以胡厚宣先生所著《武丁时五种记事刻辞考》最为精详①。
商代的土地所有制形态,是商代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十分歧异,有认为商代土地是国有制;有的主张商王没有实际上的士地所有权,全网士地形态处于一种自发性的公有制状态;有的认为是一种氏族公社成家庭公社的共同体所有制等等①。
汉代官僚地主的经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从晋人江统的话中可略见一斑:“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剧之田,崦收市井利,渐冉相放,莫以为耻,乘以古道,诚可愧也”。本文试结合西汉抑商政策,从经商的矛盾运动,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关于宋代专门办理公证的“书铺”,戴建国先生已撰《宋代的公证机构——书铺》一文专加研讨(《中国史研究》1988年4期)。由戴文可知,为赴京举人办理应试手续是其主要职能之一。近读元人刘一清“杂采宋人说部而成”的《钱塘遗事》。
秦汉时期的所谓“少年”与“恶少年”,是城市中往往与政府持不合作态度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活动,对社会的“治”与“安”表现出显著的消极影响。在政局动荡时,他们又往往率先成为反政府组织的中坚。
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生产。在阶级社会中,各联合体的消费水——能反映社会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等级的消费,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了解,而且对於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在生产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的规律,也会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饮食,首先是一种生理的需要;但是饮食的内容和方式,则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域各种因素的制约。本文拟对元代大都的饮食状况作初步的探讨。有意义的。
北宋与辽朝(契丹)的交界地区,有一种特殊居民,叫“两属户”,或称“两输户”、“共(供)输户”。所谓“两属”,顾名思义,就是这些民户甚至包括他们的土地,既属宋朝所有,又属辽朝所有。因此,他们既要承担宋朝的赋役,又要承担辽朝的赋役,成为“两输户”。
以往的研究者认为,孙吴时期的复客制与世袭领兵制是并行的两项特权制度,体现了孙氏政权对江东大族的优待。但是,征诸史实,连个结论并不确切,甚至还包含某些明显的错误。因此,有必要对之蒋探讨。 一、复客制的实施对象及时间
在中国古代商周之际的历史上,颇有些令人难解之谜,致令学者悬测不已。如周人乃长期局处于西方的一个小邦,它何以能不断东向发展以致终于翦伐殷商并取而代之?前人往往用积仁修德及受命革命等政治伦理、宗教神学方面的原因予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