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農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工作量大、时间紧,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法难以按时完成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采用无人机航测的方法优化了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流程,即首先航摄得到大比例尺影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属调查、数据采集,通过实测界址点保证宗地位置、面积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效率较高,减少了外业工作,精度可以满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要求。
【关键词】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无人机航摄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使用传统的数字测图法,首先进行控制测网、然后进行地籍碎部测量、成图后进行地籍调查的方法难以按时完成发证任务。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来进行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负载数码相机、数码摄录机等数字遥感设备进行拍摄和记录,通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影像的同步传输,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实时调查与监测。人驾驶飞机结构紧凑,行动灵活,不需要特殊的跑道用于起降,天气与空域管制对他的影响极小,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图像,具有视角广、精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等众多优势,在地形图测量、地籍测量、公路测设、城市建设规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
根据以往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经验,其平面测量精度达不到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的宗地界址点的精度要求。因此,本次采用低空摄影测量的方法测绘1:500地形图,宗地界址点和部分明显地物点则采用全站仪、RTK实地采集。内业空三加密时,选用实地采集的宗地界址点和明显地物点作为像片控制点。空三加密后,制作正射影像图用于宗地权属调查;航测内业数据采集时,利用宗地界址点和明显地物点坐标进行房檐改正;宗地权属调查的同时进行外业调绘;最后,根据宗地界址点和明显地物点坐标、宗地权属调查成果以及经外业调绘修正后的地形图编辑制作村庄地籍图。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土地使用权确权流程图
2 无人机航摄的实施
2.1 航空摄影
选择天气条件良好的时段进行低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时相对航高185m,摄影比例尺为1/7700,地面分辨率为5.0cm。航向重叠度70%-80%,旁向重叠度40%~50%;航线弯曲度≤3%,偏航距在5m以内;同航线相邻像片航高差≤±20m。
2.2 明显地物点测量
由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无法满足界址点精度要求,故实测界址点及明显地物点。利用全站仪或RTK实地采集明显地物点的三维坐标,作为宗地界址点并选择部分明显地物点作为像控点。
2.3 空三加密
空三加密选取实测的明显地物点作为像片控制点,包括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空三加密后,进行残差及精度检查,限差满足CH/Z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要求。
2.4 内业数据采集
内业数据采集采用Mapmatrix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站。外业已经测定了明显地物点(主要是墙危、房角),内业数据采集时以外业实测的明显地物点的连线为准,直接将房檐修正,保证了地物精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外业调绘工作量。
2.5 权属调查及外业调绘
权属调查使用的工作底图为采用航摄资料制作的正射影像图。权属调查的主要工作包括:实地调查、指界、设置宗地界址点标志、填写地籍调查表、责任人签章等。界址点与实测的明显地物点重合时予以确认,否则另行设置界址点并补测其坐标。外业调绘与权属调查同时进行,采用航测内业采集的线划图作为工作底图,主要调查村庄内居民地及其附属设施。其主要工作,一是检查内业测图时房檐修正的正确性,二是对内业不能修正的房檐进行调查改正,三是丈量部分地物边长校核内业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做出标记,以便地籍图编辑时加以改正。
2.6 地籍图编辑与整饰
数据编辑采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进行,其主要工作包括:利用外业调绘数据对航测内业采集的线划图进行修改;根据权属调查资料和外业实测的界址点、界址线对地籍要素进行核实、校正;按照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对地籍图进行分幅与整饰。
3 精度检查与统计
选择部分区域使用数字测图法进行数据采集,对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成果进行检查。根据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和全野外数据采集两种成图方法的比较结果,经计算,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10.4cm,重要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为12.2cm,地物点和间距中误差完全满足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因此,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地籍图中地形要素测绘要求。
但是,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也有其明显缺陷,即成图精度达不到TD/T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界址点测量中误差5cm的精度要求,因此,界址点需要使用全站仪、GPS RTK等方法进行全野外测量。
经过最终检查,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全站仪与RTK测量精度可以满足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的宗地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4 结论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效率,改进了原有的技术流程,节省了调查成本。但是目前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精度达不到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界址点测量中误差5cm的精度要求,需要采用全站仪或RTK实测界址点。经过实地检查,无人机低空摄影与全站仪、RTK实测界址点相结合,精度可以满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潘宝玉,肖兴军,刘 军,等基于无人飞行器开展村庄地籍测量的应用探讨[J].地矿测绘,2013,29(2):1-.
【关键词】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无人机航摄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使用传统的数字测图法,首先进行控制测网、然后进行地籍碎部测量、成图后进行地籍调查的方法难以按时完成发证任务。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来进行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负载数码相机、数码摄录机等数字遥感设备进行拍摄和记录,通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影像的同步传输,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实时调查与监测。人驾驶飞机结构紧凑,行动灵活,不需要特殊的跑道用于起降,天气与空域管制对他的影响极小,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图像,具有视角广、精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等众多优势,在地形图测量、地籍测量、公路测设、城市建设规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
根据以往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经验,其平面测量精度达不到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的宗地界址点的精度要求。因此,本次采用低空摄影测量的方法测绘1:500地形图,宗地界址点和部分明显地物点则采用全站仪、RTK实地采集。内业空三加密时,选用实地采集的宗地界址点和明显地物点作为像片控制点。空三加密后,制作正射影像图用于宗地权属调查;航测内业数据采集时,利用宗地界址点和明显地物点坐标进行房檐改正;宗地权属调查的同时进行外业调绘;最后,根据宗地界址点和明显地物点坐标、宗地权属调查成果以及经外业调绘修正后的地形图编辑制作村庄地籍图。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土地使用权确权流程图
2 无人机航摄的实施
2.1 航空摄影
选择天气条件良好的时段进行低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时相对航高185m,摄影比例尺为1/7700,地面分辨率为5.0cm。航向重叠度70%-80%,旁向重叠度40%~50%;航线弯曲度≤3%,偏航距在5m以内;同航线相邻像片航高差≤±20m。
2.2 明显地物点测量
由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无法满足界址点精度要求,故实测界址点及明显地物点。利用全站仪或RTK实地采集明显地物点的三维坐标,作为宗地界址点并选择部分明显地物点作为像控点。
2.3 空三加密
空三加密选取实测的明显地物点作为像片控制点,包括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空三加密后,进行残差及精度检查,限差满足CH/Z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要求。
2.4 内业数据采集
内业数据采集采用Mapmatrix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站。外业已经测定了明显地物点(主要是墙危、房角),内业数据采集时以外业实测的明显地物点的连线为准,直接将房檐修正,保证了地物精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外业调绘工作量。
2.5 权属调查及外业调绘
权属调查使用的工作底图为采用航摄资料制作的正射影像图。权属调查的主要工作包括:实地调查、指界、设置宗地界址点标志、填写地籍调查表、责任人签章等。界址点与实测的明显地物点重合时予以确认,否则另行设置界址点并补测其坐标。外业调绘与权属调查同时进行,采用航测内业采集的线划图作为工作底图,主要调查村庄内居民地及其附属设施。其主要工作,一是检查内业测图时房檐修正的正确性,二是对内业不能修正的房檐进行调查改正,三是丈量部分地物边长校核内业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做出标记,以便地籍图编辑时加以改正。
2.6 地籍图编辑与整饰
数据编辑采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进行,其主要工作包括:利用外业调绘数据对航测内业采集的线划图进行修改;根据权属调查资料和外业实测的界址点、界址线对地籍要素进行核实、校正;按照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对地籍图进行分幅与整饰。
3 精度检查与统计
选择部分区域使用数字测图法进行数据采集,对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成果进行检查。根据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和全野外数据采集两种成图方法的比较结果,经计算,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10.4cm,重要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为12.2cm,地物点和间距中误差完全满足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因此,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地籍图中地形要素测绘要求。
但是,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也有其明显缺陷,即成图精度达不到TD/T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界址点测量中误差5cm的精度要求,因此,界址点需要使用全站仪、GPS RTK等方法进行全野外测量。
经过最终检查,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全站仪与RTK测量精度可以满足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的宗地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4 结论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效率,改进了原有的技术流程,节省了调查成本。但是目前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精度达不到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界址点测量中误差5cm的精度要求,需要采用全站仪或RTK实测界址点。经过实地检查,无人机低空摄影与全站仪、RTK实测界址点相结合,精度可以满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潘宝玉,肖兴军,刘 军,等基于无人飞行器开展村庄地籍测量的应用探讨[J].地矿测绘,2013,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