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微信,越孤独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友聊天都是一件需要契机、气氛和情调的事,否则最多就是过路之人,而微信破坏的就是这种契机——
  “跟你说话呢!”“啊?”
  不止一次,在餐厅吃饭,看见邻桌各自拿起手机玩。有时是情侣,有时是夫妻,还有次是一家三口。一顿饭吃下来,没有任何交流。上周和同事唱歌,进包间先上交手机,唱了不到一刻钟,就有人受不了。
  也许对面那个人是你最亲近的人,可即便如此,你还是忍不住刷微信和朋友圈。最亲近的人习以为常了,就变得不太新鲜。而朋友圈,却时刻都能刷出新鲜事,每天的消息都不同于前一天。人类从狩猎时代起,就逐渐形成对新鲜事保持警觉和好奇的习惯。时至今日,当巴掌大的屏幕可以映出世界的种种新奇时,人类的注意力就被屏幕俘获了。
  这带来一个严重后果:人正变得越来越孤独。虽然表面上,人和人之间的联络越来越容易,瓦解了孤独存在的理由。但事实恰恰相反。
  要分析这个问题,得先研究一下孤独是什么。
  孤独必定伴随着对现下境界的不满。但对现下境界不满却不全是孤独,比如欠别人一屁股债,照样寝食难安,却不是孤独。孤独一定是因向往与他人共处的生活而对现下境界不满。比如你正看书,如果沉浸在书中,哪怕看上十年,都不叫孤独。如果看了两句看不下去,觉得太冷清,就是孤独。如果你背包出门,看见好山好水,觉得一个人周游世界也蛮好,就不是孤独。如果你看见好山好水,心想要能和某人一起该多好,就是孤独。
  假如一个孤儿生来就失去父母,一个人长大,在深山老林居住四十年,只要对外界没有向往,并不会孤独。因为他没尝过聚在一起的热闹。如果一个人自己生活得很好,就不会孤独;当他开始向往和别人共处,就会生起孤独。
  看起来,技术手段的发展会把孤独从这个世界上消灭。隔着大洋的两个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得到面对面的逼真感受。但是,技术手段永远不能触及孤独问题的核心。
  孤独问题的核心,是所缘境。
  只需考虑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能明白这一点:为什么聚会往往无酒不欢?
  同样两个人,坐一起聊,半天聊不出来什么。一人一瓶二锅头,喝上八两,话全出来了。二锅头在这里叫作缘。因为有酒,有些话才能出来。所谓“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环境因素,在有情的聚集中产生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通常被忽略了。
  两个人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看着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感受煦日和风,他们的身体会生起愉悦的感受,言语也因此变得温情款款,彼此都能察觉到对方的温柔。但这种温柔,并非全因对方有一颗温柔的心,也因在心旷神怡的所缘境下(包括自然景致,以及对方的温言软语),自身才呈现出温柔的一面。他们会谈论怎样牧马,怎样给马饮水,怎样打猎,谈论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遥远故事。
  但在网络里,万千所缘境的差别就无法实现。如果两人只是对着手机屏幕发微信,牧马打猎的故事就无从想起,因为没有引发他们聊起世界的种种美好的外境。一对吵架的夫妻坐在自家沙发上,面对一幅挂了十年的壁画,这时候就没有什么能提醒他们想起对方曾经的好。
  我刚读大学的时候,好朋友在高中复读,没有手机,只能写信。有时信件也会丢失。那几年,我们往来写了十多万字的书信。我每天都会打开楼下的邮箱。每次拿到信,都不胜欢喜。他在一封信里说,高中门口的公用电话长途一分钟三毛,他每天早上吃饭省一点,省下三块钱,就可以跟我聊十分钟了。
  后来我们都有了手机,可以发短信,信就不写了。因为通过短信和电话,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对方怎么样。再后来,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连打电话的时候都不再问最近发生了什么,因为那些在彼此朋友圈已经看过了。
  而早年写信时,说的也无非是今天朋友圈里的那些家常。只是当时的家常不是对所有的好友说的,而是只对一个人说。许多不便公开的心事,许多私下的小快乐,许多可能不会有第三个人感兴趣的话,都可以写在信笺里。
  但信笺里最多的还是家常话,每天生活的一点一滴。正因为有这些铺垫,到了特定时机,那些肺腑中再也不会对第三个人说的话就顺带着写出来了。那么,之前的家常话,就是所缘境。两个再相熟的人,在刚重逢的时刻,也不会第一句就说出内心最深处的话。那些言语的吐露,需要契机。
  所以,形式和内容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顾贞观可以在八行书中用两阕词寄托对朋友的思念,但同样的情愫无法在互联网时代用微信来复制。因为他们的信笺是通过山山水水的跋涉才得到的寥寥数行字,背后蕴藏着许多艰辛。而今天,任凭怎样的烽火,也烧不出万金的家书,因为联络太容易了。
  技术手段造成联络的便捷,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松散和扁平化。过去的时代,一个人一生只有几十个朋友,朋友间的关系很稳固。今天,一个人可以有上千个朋友,许多是点赞之交。过去没有“人脉”这个词,只有交情。今天很少谈交情,多谈的是人脉。
  因此,在朋友圈可以看到的许多东西,看似把彼此的距离拉近了。但这种表面的拉近,却足以造成内心的疏远。如果你的朋友偷偷向你吐露他的心事,你常常也愿意吐露自己的心事作为回报。但如果他是在朋友圈公开,让许许多多人看得到,你就没那么愿意听了。因为纵然你知道,也不过是和他别的朋友一样。
  我还记得好朋友许多年前写给我的信,说今天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早上醒来很开心,在食堂吃了两个包子。纵然他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那里落了雪,他早上吃了两个包子,但这样的话通过信笺告诉我,意义就大不一样啊。那时候,我总是对着一张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信纸或者贺卡,心中生起无限暖意,仿佛隔了千山万水的人就近在咫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种心绪唯在张九龄的时代才有。今时今日,我们想念一个隔山隔海的人时,断然不会再望着明月,倚在高楼。我们会对着手机,按下一行字,点击,发送。
  真正的孤独,永远不是来自万水千山的阻隔,而是来自心与万物的滞碍。
  (小桃花摘自微信公众号“王路在隐身” 图/陈明贵)
其他文献
责任感  视频网站是很有责任感的,网速再慢它也要拼命把广告加载出来。等播放完广告,它就像用尽了最后一点儿力气而瘫倒在地上断断续续地说:“真的……不行了……你的网速太慢。”然后就翻白眼,卡住不動了。你只好点一下刷新,于是它又跳起来精神抖擞地给你播一遍广告。  Note 7的威力  朋友自从买了三星Note7,同事对他客气多了,邻居对他也有礼貌了,去谈合同客户都主动让步,老板天天要给他加薪,上公交车,
在外奔波进行“励志演讲”多天的特纯终于回到了大家庭,众编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关心。众编散去后,爽编问:“这一趟行程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学生的热情有没有让你很激动?”特纯笑说:“激动是激动的,不过挖洋芋还是更让我印象深刻啊,总是让我体验生活,把一輩子的洋芋都挖光了!”
我记得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席勒将那个世界称之为“美”,其目的是“自由”。然而,在实用性作为唯一标准的当今社会,那个世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伯努瓦·雅克为杜拉斯拍摄的纪录片《写作》中,杜拉斯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杜拉斯在家里等她的朋友米歇尔·波尔特。杜拉斯的房子很大,200多平方米,再加上她一个人住,感觉更加空旷。这个房子是杜拉斯用《抵挡太平洋堤坝》一书的版税买来的。在通往客厅的
我问好友:“你一直在相亲却一直找不着对象,难道就没有反思过自己吗?”  他说:“有啊,我经常反思自己为什么老是遇到一些没眼光的女孩。”  不想设密码  甲:我现在连银行卡的密码都不想设置。  乙:为什么呢?  甲:一想到自己要用六位数的密码去保护两位数的余额,心就很累。  最放不下  过完忙碌的一天,拖着疲惫和困倦的身躯瘫倒在床上。然而,心里一直最放不下的,还是手机。  没毛病  假期到海边玩,看
意粉来问:  编编好,我是一名准初三的学生,有很多的梦想(没实现),现在,我很想写小说,但快要中招,又想把成绩提上去,很迷茫,写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的不想写,在写作上觉得我自己的文章很“苍白”,无聊,各种描写不到位,我再弱弱地问一句,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职业吗?怎么样才可以将所有职业都发展呢?  谈到你的问题,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我以为看到了年少的我。你所描述的现状和你所提出的问题似乎并没有逻辑关系,
有一个查询同名同姓的网站,手贱输入了一下,发现:全国有22809个李清华、有21个李北大、有4个李人大、有2个李北师、有30个李复旦、有46个李同济、有1个李牛津、有1个李耶鲁、有3个李哈佛。  这里面,数清华、复旦、同济为数最多。当然这里也许有些滥竽充数的,因为这几个词本来就是不错的名字,而无须寄寓考名校的希望。但就算把这些除掉,恐怕還能剩一半。与“清华”齐名的“北大”,之所以沒有被广泛地命名,
《西游记》是部奇书,借写神仙妖怪影射人间百态。笔者不才,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書里的穷妖怪、富妖怪吧。  白骨精堪称西游妖怪里最穷的一个,现在是白领 骨干 精英,可读读原著,你就会发现白骨精穷得叮当响,身边一个小妖都没有,连洞府都没一座,孤家寡妖一枚,妖精里的蓝领都不算哪。  女儿国的蝎子精、七绝山的蟒蛇精也是穷妖怪。蟒蛇精还没“进化”好,没啥领袖魅力;蝎子精虽然武艺高强,但许是心肠狠毒,除了毒敌山琵琶
一群女孩嬉笑着走进店里,其中两个背着硕大的相机,她们叽叽喳喳地在讨论今天拍的照片。京屿注意到坐在窗边穿着绿波点裙子的女生始终一句话也没说,她有一双好看的眼睛,眼睫垂着,下颌的线条如同刀削一般,瘦得令人心疼。  京屿趴在前台听她们聊了好一会儿,才知道她们是来岛上拍一套还原名画的复古照的。  摄影师喊京屿再来些啤酒时,“绿波点裙子”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刚推开木门还没走下台阶,就忍不住吐了出来。  “是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问问姑娘们——成熟男人的宠溺,天真男孩的撒娇,霸道总裁的壁咚,理科生智商的碾压,star型的光辉闪耀,暖男的红糖水,你们更想要哪个?最神的回复是这样的:想要成熟男人的撒娇,天真男孩的壁咚,霸道总裁的宠溺,star型的红糖水,暖男的智商碾压。理科生就不要闪耀了,绞尽脑汁地写上一封笨拙的情书吧。  这个理论很有趣,被标签化的人将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你,才够特别,才称得上用心。霸道总
美丽的女人确实能吸引眼球。但是我觉得,美丽这个东西,在短期内算是一个软实力,但持久不是。美丽相当于敲门砖,但进门之后,遇到的问题跟大家都一样,就难以形成持久的软实力。相当于你有关系一样,你认识什么人,开门的时候你敲门别人接待你,剩下的事情靠自己。  比如说卖楼,电视里都是身材好、姿色佳的女孩做售楼小姐。其实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漂亮的女生业绩都不好,这个时候漂亮反而很麻烦。因为我们的客户都是35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