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Ⅱ期开放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情况、免疫功能、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对照组IgM、IgA、IgG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不仅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还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和免疫功能,下调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建立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0只老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PD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COPD组大鼠采用气道内滴注脂多糖和香烟烟熏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模型建立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两组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建立后的第1、7、14、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检测两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的差异和变化.结果:实验期间,COPD组3只大鼠死亡,对照组2只大鼠死亡,其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克林的效果及对NIHSS、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相关血清指标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
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患者难治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难治性创面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创面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和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V
目的:探究盆底肌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SU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根据SUI分度情况选择适宜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常规组接受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阴道哑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UI分度情况、尿垫试验情况、盆底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UI分度情况、尿垫试验结果、盆底肌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炎(RP)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至少随访3个月,观察RP发生率,比较RP与非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R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RP发生率为50.83%(61/120),其中急性RP发生率为36.67%(44/120),慢性RP发生率为14.17%(17/120);1、2、3、4级RP发生比例分别为78.69%(48/61)、13.11%(8/61)、6.56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在腘窝囊肿中的疗效及对疼痛程度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腘窝囊肿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与膝关节镜手术组,各40例.传统手术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膝关节镜手术组给予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总时长,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变化,术前和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膝关节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
目的:分析Modic改变对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采用椎间孔镜下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根据核磁共振成像分析是否合并Modic改变分为观察组(存在Modic改变)和对照组(无Modic改变),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米力农注射液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疗效、肺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及血清CK、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L”型切口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各指标变化情况、足部功能情况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
目的:比较AD缝合法和皮肤缝合器缝合法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术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的80例跟骨骨折的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和B组(n=41).A组采用AD缝合法,B组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皮肤切口缝合时间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肤切口缝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皮肤切口的缝合中,皮肤缝合器缝合法与AD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