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德市市区全民健身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常德市市区常见健身项目共30余种,人均约3项,主要有散步、跑步和交谊舞等;16~25岁锻炼人群;男性锻炼人数普遍多于女性,但56~65岁年龄段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人们健身的主要目的是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时代喜欢并养成习惯。
【关键词】常德市;市区;体育;全民健身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市区面积48.31 平方公里,人口61.9万。全市所建各类体育场地总面积18.7847万平方千米,人均面积0.315平方米。目前,国内已有数篇城区广场健身的研究报道,针对湖南的极为罕见,并且没有对常德市的相关研究,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
1.广场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
常德市城区广场常见健身项目共36种,人均约3项,主要有散步、跑步和交谊舞等。从表1可以看出,青壮年男性喜好足篮排球等对抗性强的项目;散步、太极拳是老年男性首选的项目;女性喜欢具有表演性、强度适中的有氧项目,其中,青年女子喜欢体育舞蹈,老年妇女则爱好门球。交谊舞、街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健身项目男女参与比例相当,以中青年人为主体。
2.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状况
2.1广场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性别结构
以年龄分段法对不同性别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状况作比较,男性参与者普遍多于女性,而56~65岁组则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造成前者的原因,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以娴静为美为大多数女性所接受;而后者主要是因为妇女退休年龄比男性早,闲暇时间增多,而对体育的需求增加。
2.2不同年龄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比例
不同年龄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人数有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16~25岁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学生,由于在校时学过体育,常会参加一些自己比较熟悉,又有兴趣爱好的文体活动;56岁以上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者剧增,是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有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26~55岁人群的体育活动参与者比例较少,这与该年龄段家务及工作负担重有关。
3.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目的
关心体育就是关心健康,重视体育就是重视群众。 体育作为一种集健身、益智、娱乐、消遣、审美、激励等作用于一身的手段,成为当前居民减轻压力,丰富余暇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选择。调查结果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占总数的79.5%。男女健身目的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交朋友”和“美容健美”两个选项上区别较大,反映了各自的性别特征。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已经成为广场体育活动的主力军。总之,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在健身、健心两个方面,其中以健身为主。
4.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形式
居民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是与朋友一起等自发形式为主,占总人数的68.01%。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如美、英、日、法、德等)和我国香港,30%以上居民是通过俱乐部或辅导站来实现体育锻炼的。国内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俱乐部和辅导站也已经初具规模。一定时期内,如何加快俱乐部和辅导站的发展,是我国中小城市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5.影响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因素
5.1广场自身条件设施影响广场体育活动的开展就近参加体育活动是居民选择广场健身的一个基本原则。体育活动场所与家庭的距离不要超过15分钟的路程,否则将不利于其参与体育活动。广场已有的健身氛围对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广场的硬件设施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5.2坚持参加广场体育锻炼的原因
从表4可以看出,在诸多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中,“学生时代喜欢并养成习惯”中选率最高(占57.14%),虽然其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降低,但作用不可低估。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集群倾向性 ,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仍是体育工作者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5.3广场体育锻炼的障碍
调查结果表明,城区广场全民健身的最大障碍是“自己坚持不下来”,占到总数的23.9%。
由此可见,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意志力方面的原因。
6.结论
6.1常德市城区广场全民健身活动项目是多样的,常见健身项目共36种,人均活动项目3.3项。
6.2锻炼人数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趋势,其中老年人是主体,中青年人的活动项目更具时代气息。
6.3女性锻炼人数普遍低于男性,但在56~65岁年龄段实现反超。
6.4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较为集中,主要是在健身、健心两个方面,其中以健身为主。
6.5加快俱乐部和辅导站的发展,是引导我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6.6广场健身氛围好是居民选择广场进行健身的最主要原因,“就近活动”是居民选择广场进行健身的一个基本原则。
6.7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意志力方面的原因,广场自身的条件设施制约着广场体育活动的开展。
7.建议
7.1政府有关部门要迅速将广场全民健身提上日程,以广场健身来带动整个全民健身,以整个全民健身来推进广场健身。要结合常德广场已有的条件,发展常德特色的广场体育文化。
7.2加强对广场体育的管理,增加对广场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添置相关运动设备,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广场全民健身。
7.3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采取优惠政策,为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鼓励他们来城市创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和辅导站,开展各种体育培训活动,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
7.4发展竞技运动,争取舉办一些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使人们能接受体育精神的激励,感受体育审美的愉悦,引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上)[M].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
[2]陈君文.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1月4日在常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N].常德日报:2004.01.13.
[3]常德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常德市志(上、下册)[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甘霖.以人为本发展体育运动[N].湖南日报:2004.11.12.
[5]王志中,戴飞.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中西社会体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常德市;市区;体育;全民健身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市区面积48.31 平方公里,人口61.9万。全市所建各类体育场地总面积18.7847万平方千米,人均面积0.315平方米。目前,国内已有数篇城区广场健身的研究报道,针对湖南的极为罕见,并且没有对常德市的相关研究,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
1.广场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
常德市城区广场常见健身项目共36种,人均约3项,主要有散步、跑步和交谊舞等。从表1可以看出,青壮年男性喜好足篮排球等对抗性强的项目;散步、太极拳是老年男性首选的项目;女性喜欢具有表演性、强度适中的有氧项目,其中,青年女子喜欢体育舞蹈,老年妇女则爱好门球。交谊舞、街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健身项目男女参与比例相当,以中青年人为主体。
2.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状况
2.1广场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性别结构
以年龄分段法对不同性别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状况作比较,男性参与者普遍多于女性,而56~65岁组则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造成前者的原因,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以娴静为美为大多数女性所接受;而后者主要是因为妇女退休年龄比男性早,闲暇时间增多,而对体育的需求增加。
2.2不同年龄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比例
不同年龄人群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人数有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16~25岁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学生,由于在校时学过体育,常会参加一些自己比较熟悉,又有兴趣爱好的文体活动;56岁以上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者剧增,是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有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需求。26~55岁人群的体育活动参与者比例较少,这与该年龄段家务及工作负担重有关。
3.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目的
关心体育就是关心健康,重视体育就是重视群众。 体育作为一种集健身、益智、娱乐、消遣、审美、激励等作用于一身的手段,成为当前居民减轻压力,丰富余暇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选择。调查结果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占总数的79.5%。男女健身目的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交朋友”和“美容健美”两个选项上区别较大,反映了各自的性别特征。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已经成为广场体育活动的主力军。总之,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在健身、健心两个方面,其中以健身为主。
4.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形式
居民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是与朋友一起等自发形式为主,占总人数的68.01%。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如美、英、日、法、德等)和我国香港,30%以上居民是通过俱乐部或辅导站来实现体育锻炼的。国内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俱乐部和辅导站也已经初具规模。一定时期内,如何加快俱乐部和辅导站的发展,是我国中小城市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5.影响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因素
5.1广场自身条件设施影响广场体育活动的开展就近参加体育活动是居民选择广场健身的一个基本原则。体育活动场所与家庭的距离不要超过15分钟的路程,否则将不利于其参与体育活动。广场已有的健身氛围对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广场的硬件设施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5.2坚持参加广场体育锻炼的原因
从表4可以看出,在诸多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中,“学生时代喜欢并养成习惯”中选率最高(占57.14%),虽然其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降低,但作用不可低估。体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集群倾向性 ,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仍是体育工作者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5.3广场体育锻炼的障碍
调查结果表明,城区广场全民健身的最大障碍是“自己坚持不下来”,占到总数的23.9%。
由此可见,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意志力方面的原因。
6.结论
6.1常德市城区广场全民健身活动项目是多样的,常见健身项目共36种,人均活动项目3.3项。
6.2锻炼人数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趋势,其中老年人是主体,中青年人的活动项目更具时代气息。
6.3女性锻炼人数普遍低于男性,但在56~65岁年龄段实现反超。
6.4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较为集中,主要是在健身、健心两个方面,其中以健身为主。
6.5加快俱乐部和辅导站的发展,是引导我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6.6广场健身氛围好是居民选择广场进行健身的最主要原因,“就近活动”是居民选择广场进行健身的一个基本原则。
6.7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意志力方面的原因,广场自身的条件设施制约着广场体育活动的开展。
7.建议
7.1政府有关部门要迅速将广场全民健身提上日程,以广场健身来带动整个全民健身,以整个全民健身来推进广场健身。要结合常德广场已有的条件,发展常德特色的广场体育文化。
7.2加强对广场体育的管理,增加对广场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添置相关运动设备,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广场全民健身。
7.3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采取优惠政策,为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鼓励他们来城市创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和辅导站,开展各种体育培训活动,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
7.4发展竞技运动,争取舉办一些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使人们能接受体育精神的激励,感受体育审美的愉悦,引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上)[M].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
[2]陈君文.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1月4日在常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N].常德日报:2004.01.13.
[3]常德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常德市志(上、下册)[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甘霖.以人为本发展体育运动[N].湖南日报:2004.11.12.
[5]王志中,戴飞.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中西社会体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