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政治面向

来源 :哲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v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里达解构思想可以以政治主题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期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延异策略的论述中可以发掘到一定的政治伦理旨趣,后期研究逐渐指向政治领域并形成与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延异概念相对的事件政治和延异政治.德里达以边缘化视角对政治事件、敌友政治以及民主友爱问题进行解读,并将其置于西方传统哲学、政治学的历史背景下找出它们思想的同源之处,解构现代政治的同时也表达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对抗.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对审核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总结了一些办法和措施,以为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等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现代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自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争议背后体现的是对技术本质的关注.对于现代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本质应该为何,不能仅停留在一阶观察的视角,更应该揭开面纱探究其深层机理,上升到二阶观察.立基于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思考,现代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在本质上展现出的是一种“生殖座架”,它将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的生殖系统分解成一组离散的和可移动的生殖部分,这些部分被一系列分解的区别于传统自然生殖的现代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方法所管理,它们随时待命,等待进一步的“订购”或“优化”.在这一过程
超越“二元对立”是审美活动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现当代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中,这种“超越”大多表现为各种“主观与客观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思想与情感融合”等“统一”或“融合”模式,它们都是中国美学当代转向中宝贵的思想资源.以此为背景,本文拟通过对朱光潜美学中具有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特质的思想进行梳理,从超越“二元对立”的视角,整理出其思想在中国美学的当代转向中可供后人借鉴之处,揭示出其美学的当代意义,以期为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一种参考和思路.
阿玛蒂亚·森认为,当前所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社会规范理论,实际上都主张人们应当平等地拥有某些东西,这些理论在这个意义上都可以被看成是平等主义理论.对于森的这一著名论断,拉里·特姆金通过区分“平等”的三种不同含义而质疑.尽管特姆金的论证本身存在着缺陷,但通过修订特姆金所提出来的区分,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得到广泛认可的平等观念是一种普世性的观念,而不是一种比较性的观念.因此,森的这一论断确实是难以成立的.
威廉姆斯对科恩的平等主义风尚提出了狭义与广义的两种解读.他认为狭义的风尚无法满足科恩对效率的要求,因此科恩应该选择广义的平等主义风尚,不过广义的风尚却会面对一种与直觉十分冲突的额外义务的挑战.根据这种解读,科恩平等主义风尚论述的成立就会遭遇困难.本文试图阐述科恩实际上会选择狭义的风尚,同时狭义的风尚能够满足效率的要求,也能够应对其他的一些挑战.如果狭义的风尚能够成立,那么针对广义风尚解读的批判则构不成对科恩的平等主义风尚的威胁.
关于钱穆对孔子仁观的诠释,前人多从史学角度论述.从道德哲学视域切入,我们发现,钱穆对孔子仁观的诠释呈现出“好恶之情”释“仁心”、“以礼导情”解“仁道”的双重向度.同时,这也展现出其消解“仁”之形上意义,紧扣人生情感论“仁”;注重“好恶”之践履能力,贯穿实践动向于“仁”的问题意识.但是,钱穆似乎混淆了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的本质差别,致使“好恶之心”成为一种不能作为道德标准的自然中立的情感.所以,他由“情感”切入“道德”的做法并不透彻,“好恶之心”不足以保证“仁”.
《歧路灯》屡次引用“平旦之气”“夜气”等概念,且多次运用“树”这一意象,皆与《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章相关.朱熹认为,牛山之木譬人之良心,山本有生木之性,如人固有仁义之心.牛山之若彼濯濯,在于迭遭斧斤之伐、牛羊之牧.人之违禽兽不远,在于放失其本然之良心,旦昼之所为,又将放失之余发见至微之良心梏亡殆尽.孟子由旦气、夜气收归到良心,工夫进路在于操存其心.《歧路灯》浪子回头、改过迁善的主题体现了“牛山之木”章的主旨:仁义之心人所固有,当时时处处用力做操存收放之工夫.谭绍闻翻来覆去之失足、改志又堕落的情节,是
信念自由问题是当代信念伦理学的主要议题之一,信念自由是认知责任的必要条件.哲学家马蒂亚斯·斯特普(Matthias Steup)在相容论的前提下,认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信念态度都是自由的,信念态度与行动在自由问题上具有对等性.本文通过厘清信念自由问题的理论背景,重构斯特普对信念自由的论证,并提出两个反驳,旨在表明信念自由论证需要对信念的产生过程进行更细致的把握,对行动理由与信念理由进行更合理的区分与更准确的运用.
现象与物自体之分是康德先验观念论的核心论题,但迄今争议不断.通行的“两个世界”与“一个世界”的解读,都以先验哲学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的预设为前提,从而把物自体视为某种形而上学的对象或者与现象同一的对象.但康德频繁地强调先验哲学与形而上学不同,先验哲学根本不包含任何本体论的承诺,即它并不预设任何种类的对象之实存.因此,“一个世界”与“两个世界”的争议只是一种“家族争吵”,这种争议本身也受到了学界的批评.而谢林对物自体概念的批评以及康德在《遗著》中的反思都表明,对物自体概念的非对象视角的解读更加可取,并且这种
On October 27, the Chinese Embassy in Vietnam, CIIS and the Diplomatic Academy of Vietnam (DAV) co-hosted a symposium on the diplomatic thoughts and foreign policie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ommunist Parties. CIIS President Xu Bu, Chinese Ambassador 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