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推进,为高中政治课堂增添了一份活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因此,创新成为政治教学效果提升的唯一途径,学校和老师只有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紧扣理论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政治教学效果,实现政治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关键词】高中政治质量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我国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教师把教学过程只当成是复述和翻译,全然不顾及教学对象――学生的接收、理解以及消化程度,也不顾及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不懂得因材施教,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应该学会的知识,只得死记硬背,增加学习负担,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从教学理念角度来看,尽管课程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我国的教师并未真正地吸收接纳,以致于她们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坚守自己的思路方案,不肯改变,不肯创新。这种情况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路是受老师的思维局限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当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生动的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是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做结果论者,扼杀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
3.从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针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教学是个相互的过程,即使教师的方法再具有创新性,教师的理念再具有改革性,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再多的好方法好理念也都是空谈。而我们发现,现在很多高中生都存在不会学习的问题,没有求实精神,没有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迟迟不能提升。
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课堂质量策略
1.新课导入要满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一名优秀的政治课教师,要想提高政治课课堂质量,要想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运用技巧,例如多媒体图片和音像导入、故事讲解分析导入、角色扮演导入等,只有这样才能给政治课建立一个好的开头,使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满足学生审美情趣。
2.课堂贯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使学生在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案例教学把案例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案例教学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亲自体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才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案例教学以建构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科知识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觉悟服务。
3.教学绽放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个人魅力、情感、情绪会影响、感染学生。当老师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教室时,在他的身上就好象有一个磁力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精神振奋,学习积极主动;相反,当老师面无表情、冷若冰霜、无精打采时,学生会感到紧张压抑、心情沮丧,更无学习兴趣可言。若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昂扬向上、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老师上课前就必须首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发挥个人魅力,力求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不要吝惜你的微笑,当教师的思想感情、个人魅力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4.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微笑、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现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和共同学习进步着。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的前提就是学会尊重学生。那种长期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师道尊严”思想,必须彻底摒弃。所以我们应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尊重、体会倾听,民主地参与政治教学活动。
三、结语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要想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从教师本身素质、教学理念、课堂氛围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探索一条既能增加学生的政治知识,又能让学生用政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会存.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
[2]王景分.谈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J].成功(教育),2011(04).
[3]郭玲荣.新课改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
[4]李亚芳.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关键词】高中政治质量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我国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教师把教学过程只当成是复述和翻译,全然不顾及教学对象――学生的接收、理解以及消化程度,也不顾及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不懂得因材施教,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应该学会的知识,只得死记硬背,增加学习负担,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从教学理念角度来看,尽管课程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我国的教师并未真正地吸收接纳,以致于她们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坚守自己的思路方案,不肯改变,不肯创新。这种情况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路是受老师的思维局限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当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生动的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是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做结果论者,扼杀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
3.从学习模式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针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教学是个相互的过程,即使教师的方法再具有创新性,教师的理念再具有改革性,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再多的好方法好理念也都是空谈。而我们发现,现在很多高中生都存在不会学习的问题,没有求实精神,没有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迟迟不能提升。
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课堂质量策略
1.新课导入要满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一名优秀的政治课教师,要想提高政治课课堂质量,要想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运用技巧,例如多媒体图片和音像导入、故事讲解分析导入、角色扮演导入等,只有这样才能给政治课建立一个好的开头,使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满足学生审美情趣。
2.课堂贯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使学生在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案例教学把案例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案例教学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亲自体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才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案例教学以建构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科知识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觉悟服务。
3.教学绽放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个人魅力、情感、情绪会影响、感染学生。当老师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教室时,在他的身上就好象有一个磁力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精神振奋,学习积极主动;相反,当老师面无表情、冷若冰霜、无精打采时,学生会感到紧张压抑、心情沮丧,更无学习兴趣可言。若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昂扬向上、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老师上课前就必须首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发挥个人魅力,力求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不要吝惜你的微笑,当教师的思想感情、个人魅力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4.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微笑、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现代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和共同学习进步着。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的前提就是学会尊重学生。那种长期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师道尊严”思想,必须彻底摒弃。所以我们应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尊重、体会倾听,民主地参与政治教学活动。
三、结语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要想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从教师本身素质、教学理念、课堂氛围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探索一条既能增加学生的政治知识,又能让学生用政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会存.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
[2]王景分.谈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J].成功(教育),2011(04).
[3]郭玲荣.新课改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2).
[4]李亚芳.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