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环境下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艺术类人才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a于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本课题主要就当前就业环境下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及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供各方参考。
  【关键词】就业环境 艺术类应用型人才 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辽宁省职业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科研规划立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LZY15303;本研究系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研究” 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W201438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10-02
  当前,我国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市场非常狭窄,由于本科院校的大量扩招及艺术类应用人才标准的下降,使市场竞争压力逐年加大,对当前我国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教育机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一、我国艺术类应用人才培养的缺陷及问题
  当前我国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之所以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压力巨大,主要是因为当前艺术型人才的教育机制存在问题,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各地院校艺术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类专业课程宽泛,没有针对性
  艺术类专业课程在我国的设置往往有名无实,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却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和难题,很多本科院校对艺术生的要求是样样精通,但可惜的是很多艺术类学生却是样样稀松,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教育者往往认为艺术型人才应该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艺术型人才主要还是应该立足于专业教育,那种通才式的教育方法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等学生迈入社会之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最终消磨了自己进取的斗志。总之,从当前的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脱离市场发展现状,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方法是限制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局限。
  (二)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及应试型教育模式的束缚,当前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很多都是理论性的知识,而对于具体实践却没有基本的概念,这也成为了限制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当前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艺术生就业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专业水平及人才储备跟不上,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实践途径较为缺乏,笔者认为当前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真正的改革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
  改革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我国目前艺术类专业人才就业情况来看,我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艺术类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与市场发展相协调,我们艺术专业类院校在开设艺术课程或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市场人才需求及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调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艺术类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在专业设置上要摒弃以往那种通才式的培养模式,要在拓展专业覆盖面的前提下对具体的专业课程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只有变通才教育为专才教育,才能真正脚踏实地的将艺术类专业打造的更加精品,更加富有活力。
  (二)提高教学质量,开辟实践途径
  艺术类课程教学,理论很重要,而实践也非常重要,只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在社会实践中有所进步,才能最终成长为社会所欢迎的人才。我们的高校艺术专业必须注意学科学习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我们的高效艺术专业教育者还要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开辟学生实践途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学校利用自己人才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承担应用性课题,解决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二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共有的人才资源库,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应用型人才,而且还可以为高效培养教学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三、总结
  当前我国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及相关高校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来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虽然说我国当前的艺术类应用人才培养方式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仍然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经验,开辟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途径,这不仅是对我国艺术类专业教育的负责,更是对我们广大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负责。
  参考文献:
  [1]张维亚,严伟.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77-81.
  [2]吴菲菲.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宁波大学,2011.
  [3]屈洪海.山西艺术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的《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安排是一种平面的模式,虽具有系统性,但是由于缺乏纵向对比和不符合发展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所以需要尝试构建《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新的立体教学模式。本文在文化软实力研究理论成果的启发下,提出了构建新的立体教学模式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英美社会与文化 立体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英美社会与文化》立体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后现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现瓶颈的原因在于目前从业人员的文化根基不够厚重。本文结合文化产业产品质量现状、我国高校扩招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必备的素质阐述高校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内涵的培养,进而提出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应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给学生打下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基础,结合世界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现代思维,培养高素质的创意产业精英。  【关键词】文化产业 高校扩招 文化素质教育 创意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农科类院系有关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设计、目标及意义,并通过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具备运用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概论 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5011)、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培育计划(SDJDZ201509)资助。  【中图分类号
【摘要】多年来高职院校在办学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还存在不少误区。作为一所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突出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办学特色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09-02  要使一所高职院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走出误区,弄清概念
【摘要】高校教学和科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职能,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杆和尺度。同时,高校教学和科研又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不能分离的整体。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区别高校类型的一大考量标准,在一定的状态下,两个独立又联系的个体可以相互促进,协调进步。高校应该努力的寻找一个教学和科研协同进步的平衡点,不断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根据这些原因,本篇文章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入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