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R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畜禽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建立了IBR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经试验研究,封闭液用1.5%Casein酪蛋白、包被液用0.02M的PB溶液、包被浓度为1/1000,酶标单抗浓度为1/1000,酶稀释液为小反刍酶稀时,该IBR病毒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最佳,此时的板内变异系数为7.7%,板间变异系数为9.41%,均低于10%,且热稳定性良好。试验建立的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IBR病毒抗体的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夷陵山羊多位点杂合度(Multilocus heterozygosity,MLH)、等位基因距离平方均值(mean d2,MD)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并比较2种遗传指标在衡量近交程度上的差异。【方法】用14个SNP标记分析夷陵山羊、宜昌白山羊、麻城黑山羊、酉州乌羊和乌骨山羊等5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关系。用7个微卫星标记估测247只夷陵山羊个体的MLH和MD。同时,测定体长、体高、胸围和体重等性状,计算G指数(G index,IG)、体质指数(Body m
【目的】综合比较分析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感官性状、形态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品质,为云南省野生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大果、无毛或少毛、优质为目标,确定选优标准,通过感官和形态指标评价,筛选出优良单株LB-2、LBBH-1和XSD-1;测定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优异资源的感官性状、形态指标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品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3个优良单株与‘云猕1号’进行营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纵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SD-1>LB-2>LB
【目的】为探究瘦素对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的影响及瘦素与生殖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牛16头,屡配不孕牛3头,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产后恢复期、第1个发情期、第2个发情期和第3个发情期的血清中瘦素及相关生殖激素进行检测。【结果】(1)4个时期中健康组的LEP浓度均高于屡配不孕组的LEP浓度,且产后恢复期的健康组和屡配不孕组的瘦素浓度最高;(2)在健康组中,LEP与GnRH和E2显著正相关(r=0.447,r=0.535,P<0.05),与PROG极显著正相关(r=0.615,P<0.01)。在
现阶段我国苏打盐碱胁迫下羊草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机制相关研究不多,对农作物及相关植物在盐碱地的适应性、生存性理论支撑不多。基于此,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羊草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机制进行剖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应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对2016-2019年环湖地区三州八县(海西州天峻县,海北州刚察县、海晏县、祁连县,海南州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同德县)的牦牛与藏细羊共1320份血清,检
疯草是棘豆属和豆科黄芪属中有毒物质的统称,由于动物采食该种毒草后会出现发疯症状而得名,该病称为疯草中毒或疯草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疯草生长面积的不断增长,疯草已成为我国西部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对我国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综述了近年来疯草中毒机理的研究成果和各种防控措施,为我国疯草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依据。
禽流感病毒对于禽类健康具有巨大的威胁,给禽类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在现代疫苗生产工艺支持下,加强禽流感灭活疫苗研究和检测,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方法来提高禽类抗病毒能力。
目的建立动物源性食品(猪肉、猪肝、禽肉)中喹乙醇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通过偏磷酸水解提取MQCA,MA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0.1%甲酸溶液和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ESI+)采用多离子检测模式(MRM)对MQCA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结果该方法10 min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分析,MQCA在0.5~2μg/k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MQCA在0.5μg/kg、1μg/kg和2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5.4%~105%,相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s)是由各种细胞和组织在所有复杂的生命形式中产生的具有不同序列的短的阳离子两亲性肽。AMPs作为宿主防御的第一重防护线,在人体对感染和炎症的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体内的AMPs主要由吞噬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并通过蛋白质水解作用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熟形式,成熟的AMPs对广泛的病原体有效,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寄生虫和某些包膜病毒。以AMPs的免疫活性为切入点,进而论述抗菌肽免疫调节功能。
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阳性孢子形成的厌氧菌,是人类和动物许多组织毒性和肠毒性疾病的病原体。介绍了最新修订的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型分型方案,并对拓展的F型和G型产气荚膜梭菌特性进行了整理,以便为产气荚膜梭菌的进一步分型提供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