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局部通风机运行过程中垂直振动分析

来源 :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煤矿掘进巷道中局部通风机运行时垂直振动超限的现状,为解决局部通风机稳定性不足导致掘进工作面安全性降低的问题,运用动力学原理分析风机工作中的运动状态,获得描述风机垂直振速的解析式,重点分析了振速和频率随解析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局部风机的最大垂直振速与叶轮质量和电机轴长度呈正相关、与电机轴直径呈负相关;垂直振动频率则与叶轮质量和电机轴长度呈负相关、与电机轴直径呈正相关,并且电机轴直径是最显著的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简单应用,为从振动角度进行风机选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煤自燃发火理论,结合孟村矿401101首采面工程实际,从切断漏风通道、缩短回撤时间、合理运用技术、加强发火监测四个方面着手,研究并制定了孟村矿首采面回撤期间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提高回撤效率、进回风隅角顶板管控、进回风隅角快速封堵等8项措施,并成功实践,为孟村矿后续采面及相似工程条件下采面回撤期间的防灭火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针对陆成煤业10103工作面内带式输送机PLC控制系统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的保护控制系统,介绍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控制方案,详细分析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功能全部运行正常,误报率为0,系统设计达到要求,实现了带式输送机的自动控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针对马脊梁矿出现的采掘接替紧张问题,分析现有工艺造成的技术难题,提出采用导硐分层爆破施工方法,对上下两断面分别进行爆破,优化断层带的支护工艺,在8519工作面上进行工业性试验,对巷道顶板和两帮的围岩变形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使用导硐分层施工工艺,工作面每月掘进距离从220 m提高到335 m,加快了掘进工作效率,缩短了巷道支护时间,增加了经济效益.
为掌握四老沟矿8406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承载特征,通过现场矿压监测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统计并对工作面支架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6.3 m,动载系数为1.44,周期来压步距为18.7 m,动载系数为1.42,工作面来压强度中部最强,下部次之,上部最弱.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分析表明支架选型合理,能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潞安化工集团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等压煤问题逐年凸现,据不完全统计“三下”煤量约为23亿t.为了进一步解决“三下”压煤问题,提出了膏体充填开采技术试验这一课题.高河能源E1302工作面作为潞安化工集团首个膏体充填工作面,经过一年多的开采实践,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解决了村庄保护煤柱压煤问题,为潞安矿区压煤开采提供了成功案例.
矿井进回风巷之间布置有联络巷,通道内的风门两边压差较大,为行人、运料带来困难,使用普通风门时存在安全隐患.文章通过分析井下现场实际情况,对先后使用过的“无压风门、木风门、减压风门”等三种风门从使用效果、费用、安全等方面进行优缺点比较,重点叙述减压风门的使用效果,并举例说明矿井风压差较大巷道内普通风门更换为减压风门后的情况,为相同条件的矿井可提供借鉴.
为实现邻近空巷段巷道围岩的稳定控制,以通合煤业2号煤层运输大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的方法,分析了试验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原因,认为邻近空巷产生次生应力与巷道掘进后围岩重新分布的应力二次叠加,导致巷道顶板应力显著增加,原支护不足以控制巷道顶板变形,从而导致巷道出现严重变形现象.基于此,开发了邻近空巷段巷道锚网索柱联合支护技术,设计采用锚网索+瑞诺支柱支护,技术应用后,实现了通合煤业2号煤层运输大巷的稳定控制.
煤矿机械中广泛使用着带传动,而弹性滑动对带传动影响很大,会降低传动效率、使传动比不确定.因为弹性滑动是肉眼不可见的,即使是用带传动实验台也只能粗略计算出滑动系数ε.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带传动运动分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弹性滑动相关概念,为带传动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知识技能支撑.
文章基于EBZ120型悬臂式掘进机进行截割临界转速分析优化,通过利用微元法和弹性力学建立力学模型,确定临界状态下,截割头转速解析解,然后深入分析影响截割转速的因素,依据影响程序确定影响介个转速的因素次序,为截割临界转速的确定提供实际操作提供依据.
为保证下阶段将采11603工作面的正常回采,以及为下个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支护优化、护巷煤柱的留设宽度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现场采用矿压观测手段对正在回采的11602工作面巷道布置的4个测站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本工作面不同回采阶段下的顶板离层量、巷帮围岩应力变化以及锚杆索的受力状况.结果表明:巷道围岩位移变化情况及围岩支护现状均在合理可控区间,且验证了20 m区段护巷煤柱能够维护工作面的正常作业且存在优化空间.该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分析能够为将采工作面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进一步煤炭资源的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