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资源与西北工业化的历史走向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nia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是西北地区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关键。笔者认为,要促进西北经济发展,必须研究西北工业化的基本物质条件,正视由于缺乏历史性准备所造成的困境。尤其是追溯资本资源的形成,总结西北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使用的经验教训,为资金平衡提出对策,建立解决西北工业...
其他文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至1954年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海峡两岸军事、政治对峙格局形成。海峡两岸对峙格局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与“反攻大陆”战略的厘定。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和平与团结,而国民党将内战强加在中国共产党头上,因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肃清国民党残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采取了种种措施,这在客观上也成为海峡两岸军事、政治对峙格局形成的被动因素。
新时期城镇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李正华赵秀芝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前提。一、8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第一,发...
重温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晓阳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参与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的重大决策工作。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主导和策划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对台工作,认真不...
中国口述史学的调查〔美〕布鲁斯·M·斯蒂文著江丽谢荫明译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口述史学的状况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像北京城的建筑一样,一切似乎都藏在城墙后面。如果有人试图寻找口述史学活动或者口述史学协会,他一定会碰到漠然的注视或者嘲笑的一瞥——或者两者兼而...
1966—1976年中美苏关系纪事(连载四)王永钦197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新年献词》,转达了毛泽东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一带方针性的口号。1月3日周恩来会见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关于越南...
对1957年两条道路“大辩论”的历史考察高化民刘军在共和国的历史上,1957年下半年,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的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和应吸取的教训,作一历史考察。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两条...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量化数据的探索——兼论基本国情的国际比较余天心王石生为了从量化数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给予定位,以便让我们牢牢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和国家统计局的《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等有...
关于苏中冲突起因的若干思考[俄]列·别·杰留辛著陈夕译本文作者列·别·杰留辛是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资深汉学家。该文对苏中冲突的起因作了若干分析,对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正如作者所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作者在涉及苏中...
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杨龙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非常明显,各个阶层在中国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变化。他们各自的参政活动也因之呈现新的特点。针对这些新情况,有必要对当今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考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历史悲剧。这,刘少奇恐怕是怎么想也没有想到的。虽说刘少奇身在最高层,是党内的第二号人物,但那时在党的最高层里,民主生活已很不正常,民主集中制原则已难以实行。许多事情的内情,刘少奇并不知晓,何况又是那样蹊蹊跷跷,扑朔迷离,无法以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