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关键字】新课程 物理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与规律较之别的学科更抽象,更灵活多变,范围宽广。下面对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谈几点认识: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2.创设议论情境。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彼此交流。启发,会使研究的问题更深入,重点更突出,容易突破难点、疑点,使易混点得到澄清,易疏忽点得到强化,使获得的知识更扎实。通过议论亦可充分暴露学生对知识理解认识上的偏差,教者在传授上的不足,能有效的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创设议论情境,学生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扩大信息交往;可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有时往往在议论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通过议论激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敏捷性,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
  二、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
  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例如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牛顿定律,各种原子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内容中突出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并逐步渗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等,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是一种具有探究性,自主性、归纳性等特点的教育,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怎样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并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不但提高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课堂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要有条件,我们就要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实验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开发潜能。如我在讲《平面镜》、《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牛顿第一定律)等课时,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探索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刨新能力。例如:讲《托里拆利实验)时,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讨论做托里拆利实验除了用水银,还可以用什么做?经讨论学生设计出四种方案:用硫酸、用水、有酒精、用汽油。经过讨论硫酸具有强腐蚀性,酒精、汽油容易汽化(蒸发),需要量大成本高,汽油还有异味,所以一致同意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然后通过猜想、分析和讨论后拟出可操作的实验方案。如用水的同学为增加可见度用红墨水把水染红,为制作ll米长的托里拆利管,把透明的塑料管用炉火加热拉直,用小孩玩的气球包扎在塑料管的一端,等等。这样通过师生共探活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学生的探秘热情空前高涨,使他们体验了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艰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找到了基础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点,并把二者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第三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天然或改性非金属矿物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吸附作用,将其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在介绍膨润土、凹凸棒土、累脱石、土壤、沸石、硅藻土等非金属矿
高速公路隧道通常采用“新奥法”动态设计与施工。“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对掌子面的爆破有严格要求。对邵怀高速公路雪峰山中硬岩隧道掘进时的掌子面爆破设计进行优化,并进行了
以泉三高速公路三阳隧道含水断层为例,对比瑞利波、地质雷达和钻探三种探测技术及其探测成果,阐明瑞利波探测技术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具有探测精度高、受探测环境干扰小的优点,并论述了采用注浆方法治理该含水断层破碎带的技术。
[摘要] 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在解析几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方程的求解以及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将涵盖了数学思维的全部。因此,对解析几何解题方法的研究,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解析几何 解题 思维变换    求圆锥曲线的方程的常规解法是:首先确定方程的类型,并将其用有关的参数表示出来,然后结合问题的条件,建立参数满足的等式,求得参数的
阐述了节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简单介绍了LED的原理及主要特点,着重论述了LED的节能性及其在节能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正>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地处嘉兴城区核心商贸区,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左右。近几年,建设街道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曾荣获民政部颁发的全国和谐社区建
会议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形成了伟大的精神成果。因此抓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使之与当代中国相适应,保持其民族性并体现其时代性和创新性,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中形成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狀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已经融入了中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质,主要体现在有效果、有实效、有效益。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任教两个班语文课兼一个班主任工作,我们感觉有点累。尤其每次作文簿练习一收上来,往面前一摆,感觉它们像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大智的愚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