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lzx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我国最高发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可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正式将淋巴结转移纳入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标准中,并明确影像学检查在评估宫颈癌原发病灶直径、宫旁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既往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评估,主要是对淋巴结进行形态学评价,可能影响诊断的准确性。目前,功能性影像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等越来越多应用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笔者拟就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诊断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着重讨论最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报纸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口腔处于人体消化道的最上游,有许多截然不同的微环境,亦是病原体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口腔正常菌群随着生长发育而处于动态变化中,对外界刺激也更为敏感。儿童口腔菌群异常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口腔对儿童进行非侵入性生物样品采集,对某些疾病的快速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儿童口腔菌群的建立及其特点,以及近年对口腔菌群异常变化在儿童哮喘、过敏性紫癜(HSP)、肥胖、阑尾炎和炎症性肠病(IBD)等常见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儿童非口腔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