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改下教学浅论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大纲向深度广度不断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课改实验的大潮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学实践这片沃土,进行课改试验,尝试各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过去的一些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过去的一些课堂教学,尤其是复习课,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先讲知识要点、知识结构,然后讲解例题,再测试、批改、评讲、订正。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支配下,把知识从老师那儿装进头脑,再模仿练习,通过机械重复达到技能、技巧熟练掌握的目的。但学生没有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而且教学往往陷入到拼时间、拼消耗、低效率竞争的怪圈之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收效甚微。这样仅仅以获取知识、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摧残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不能够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不符合当今教育的要求。要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现以单元复习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单元复习课,一般划分为四个课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课时,让学生完成教师自编的单元复习自学思考题。单元自学思考题材,覆盖本单元所有的知识要点(以填空、选择、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和基本技能、技巧(课本重要例题、练习和习题),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预习。事先把单元复习自学思考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完成自学思考题。这个过程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自己查找出前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眼、手、脑并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第二步,课堂学生讨论。学生把预习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拿出来和其他同学讨论,让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在讨论的个程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课堂师生共同讨论。在全班同学相互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情况下,师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对有些问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拓展、拓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交流之中,师生充分信任、完全平等,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友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但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收获,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达标检测。素质教育并非完全否定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中有许多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是必要的。素质教育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将其中扼杀学生个性的、强调死记硬背的内容予以摈弃。检测题要求覆盖全面、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确保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能够完成。
  第三课时,讲评。分为自我订正、同学讨论、师生讨论三个环节。平时教学将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合作小组,每个组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两名成员。试卷批改后,在第一时间发给学生。让每位同学将试卷上因粗心大意而搞错的问题或再思考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在课前先独立订正。上课的时候,让同学们按合作小组相对集中就座(在我的数学课上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以最有利于参与课堂活动为原则确定自己的座位,可以和其他课堂坐的位置不一样),组内讨论(如有必要,也允许组间交流,教师巡视的过程中也可以参与到一些小组的讨论之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大部分问题都能够得以解决,这时进入师生讨论的环节。这个环节,有组间交流、竞赛,有师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次作订正、归纳。
  第四课时,巩固、提高、总结、升华。对上述过程每个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让他们再相互出题,进行二次个性检测。同时还可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新的观点、方法、感受写出来,可以是单元小结,可以是对本单元基本问题的归类,也可以是旧题新解,还可以是一题多解、一解多用甚至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人生感悟。尽管这些是不拘形式的,但可升华学生对前面学习活动及所学内容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数学课习作的意识和能力。过去许多教师一度认为,训练学生习作只是语文课的事,但论文写作却不只是要求语文老师才去写的。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各科任课教师都有教科研的责任,都离不开写教研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使其终身受益的习惯、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方法和能力。
  在多次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在讨论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撞击迸发出美丽的思维火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个性得到发展,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性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明显增强。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体行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痛苦的煎熬,而是他们张杨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在集体中得到赏识、获得成就。他们时时提醒自己要不懈努力,要不断拿出新成果与同学交流。看着学生写出一篇颇有见地的小文章,看到学生一天天生活在快乐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更坚定了我加强教研、优化课堂结构、更新育人理念的决心。我庆幸我赶上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我欣慰我能成为一名新课理念的践行者,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收获。
其他文献
据统计,一个小学毕业生至少读过300多篇文章,积累了7000个左右的词汇,也基本熟悉了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句式,按理说,学生口语、书面语可以基本过关了。然而,事实上,不少小学毕业生说话时句子不通或词汇贫乏的情况比比皆是,习作时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学生也绝非少数。  为什么小学生读了较多的书,表达起来还是捉襟见肘呢?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时下学生更多依赖网络、影视等形象化语言环境积累语汇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与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强调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但笔者认为紧紧这些是不够的。众所周知,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高涨的学习热情、优秀的意志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赏识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赏识教育就没有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平等 自信 赏识教育 成功 快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而问得巧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学习达成预期的目标。  一、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有的思想政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不
期刊
摘 要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扮演了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吧!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小老师 小画家 故事大王 小画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
期刊
摘 要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是教授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应起到“课虽了,而意犹未尽”的效果,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方法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艺术    一、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抓
期刊
摘 要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础依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等,作为教师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处理,借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的积极性,通过教材处理最大化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凸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材
期刊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按照教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身体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不需要提问、质疑、思考,因此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产生。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体现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特征,才能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此,我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的
期刊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
期刊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广大农村一线教师一直有一大块“心病”,那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大部分学生成了英语学困生(所谓英语学困生即是学习英语的困难者,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内部和外界的原因造成学习的障碍;而达不到教学所规定基本要求的学业不良者)。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英语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搞一刀切,必然使英语水平较好的学
期刊
经过多年的中学体育教学工作,逐步加深了对体育工作的理解,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简单对几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作个小结。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