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现代释义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对一部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应该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去追求作品的那个历史的视界。相反,应该要求理解者拓宽自己的视界,使自己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过去的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超越自身,达到一种新的视界,进入一种新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来,引入时代活水,对改造传统的阅读教学,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公共话语空间”,在和谐对话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学生完全可以在人机交互中实现多维的对话场景,营造课堂的“公共话语空间”,在和谐的对话氛围中,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从而最大程度地融入文本的再创过程中。
  教学《落花生》,学生对做一个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而不是做只讲究外表,还是做一个像石榴一样既讲外表又有实用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为此,我让学生在BBS论坛上展开辩论。(为叙述方便,把他们不同的观点称正方与反方)
  正方一辩:有句话说得好:“用色彩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人应该像落花生那样,更多地考虑自己能对他人有多少帮助,对他人有多少贡献,而不是在炫耀自己如何地比别人阔绰。要知道再美的花也有凋零的时候,而只有掌握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那才是永恒的。
  反方一辩:我不否认人应做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人光有学识,光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不行,如果没有人赏识你,没有人发现你,你的知识本领不就白学了?所以,我坚持认为,人应该像石榴、桃子那样高挂枝头,努力寻找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觉得不想展示自己的人,不是一个上进的人。
  正方二辩:照反方一辩所说的,如果大家都当将军,那谁去当士兵呢?人应该脚踏实地地做事,即便是士兵,普普通通的一员,那又何妨?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他是个普通的掏粪工,他以自己的一身脏换得别人一身净。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不也得到别人的认可吗?难道一定要当将军才是自己的价值体现?
  反方二辩: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时传祥做了这一切,受到了表彰,他不也在展示自己吗?
  正方三辩:我不认为时传祥是在展示自己,如果他要展示自己,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职业而不是很多人都讨厌的掏粪工。
  反方三辩:我们认为,讲究外表美没有什么不好,身穿名牌,打扮入时,无可厚非,关键是看美丽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关爱的心,同情的心。如果一个人既对社会、对他人有好处,又讲究外表,那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
  我们看到太多的传统课堂,由于受教学环境的限制,教师无法面对全体,发言权永远只在少数学生手中。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却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公平的环境,学生可以隐去真实的面目,以虚拟的身份介入讨论而不必担心自己的发言受到别人的耻笑。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辩论而无须冷眼旁观,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伙伴。正是基于此,课堂上才能真正做到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没有教师强力压制的民主和谐的公共话语空间。通过论坛中的生生对话,作为阅读个体的学生相互启发,促成了文本新的意义生成,而建构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对话,达到一定程度的张力消除,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二、突破理解的瓶颈,在动态生成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以强烈的视听效果作用于学生,其强烈的视像冲突和听觉上的冲击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如若运用得当,它势必能开启幽闭的心扉,震撼学生心灵,为我们的课堂“生成”创生一个良好的氛围。
  教学《和时间赛跑》,由于学生对“时间的珍贵”很少有形象化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时间流逝的无情,感受时间的那份珍贵,教师课件(Flash制作)呈现了3组画面:荷花从蓓蕾初绽到完全绽放直至枯萎;树木从种子抽芽成长为小树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人从婴儿成长为少年、成年直至老年。在光影的变换中,学生沉浸在时间稍纵即逝的伤感中,此时他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在珍惜自己的生命。”还有学生感言:“只要愿意挤,时间总还是会有的。就像林清玄所说的一样,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学生生发这么多的感想,除了文本内容本身耐人寻味外,还得益于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了一幅言外之境、境外之旨,从而拓宽了学生理解的视野,丰富了学生明敏的心性,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的课堂改造成了一个情意交融的写意课堂。
  
  三、烘托文本基调,在强烈的视听冲击中感悟文本主旨
  
  利用多媒体的音效和视像冲突渲染课堂气氛,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来,对创生一种师生、文本共融的情意场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燕子专列》记叙的是一场感人心魄的爱心救助大行动。教师引领孩子感受瑞士居民在料峭春寒中搜寻燕子的暖暖爱意,孩子们也确实感动在人们寻找燕子的执著中。在课末,老师让学生拓展阅读徐秀娟为寻找两只挣脱绳子飞走的丹顶鹤不幸沉入河底而牺牲的故事,顺势做了悲情的语言渲染和背景音乐烘托:
  是的,同学们,为了拯救两只走失的丹顶鹤(音乐缓缓响起),娟子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父母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娟子就这样走了。那一天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娟子送行。那一天出现了日全食。那一天,人们在哭泣,太阳在哭泣,连丹顶鹤也在哭泣!然而,由娟子在黄海滩涂奏响的那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奏鸣曲,已响彻云天,响彻大地,飞越海洋,飞越高山,久久地,久久地,在人们的心坎里回荡……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感人的歌曲。(音乐响起: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教学在悲怆的气氛中缓缓落幕。透过感人的音乐和写意的画面,徐秀娟,一个23岁的姑娘,为了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姣美的生命消失在芦苇荡上,她对动物的热爱深深地定格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在这样浓浓的充满爱意的氛围中,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温暖着孩子们的心,也深深震撼孩子们的心。这样的教学才是一种感染、一种唤醒、一种刻骨铭心的镌刻、一份润物细无声的浸润……
  
  四、创设学习情境,拓展文本的想象空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改过去课堂尽是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充分运用声、光、形、色的组合优势,给我们语文课堂营造了一个意蕴丰赡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疏通诗义后,教师采用多媒体呈现音效——金兵战马啾啾,金戈铮铮,哭声撕心裂肺。
  教师顺势提问:此时此刻,你觉得这“尘土”就单单是金兵战马扬起的尘土吗?你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生:我想到金兵飞扬跋扈,杀戳无辜。
  生:我想到此时百姓欲哭无泪。
  生:此时我仿佛看到那些金兵正在纵火烧房,而一旁不满月的失去母亲的婴儿却在地上哇哇啼哭。
  师:此时此刻,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泪?
  生:一种无奈的泪。
  生:这是痛苦的泪水。
  生:这是悲愤的泪水。
  生:这是屈辱的泪水。
  ……
  此时,课堂上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激活状态,不能不说是多媒体音效的有效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五、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满足学生“主体价值需要”
  
  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呈现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优势搜集与主题学习相关的信息,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从而丰富文本内涵,为学生情感的张扬蓄势,从而满足学生的“主体价值需要”。
  《刻骨铭心的国耻》讲述了作者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经过,让我们重温了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那一幕充满血腥的历史。作者藉此昭示国人:要铭记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能让历史悲剧在中国的土地上重演。课文用下关草鞋峡大屠杀、江东门大屠杀等鲜活的史实向我们揭露了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但缺乏侧面的或反面的史实做佐证。为此,我制作了南京大屠杀网页,并设计了4大板块:日军暴行、铁证如山、亲历现场、我的感言,让师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共同充实到各板块中。下面是师生共同收集到的现场亲历者的叙述。
  一位日本《每日新闻》记者亲眼看到,日军让中国俘虏排队站在中山门附近的城墙上,然后用步枪上的刺刀向他们猛刺过去。“俘虏们一个接一个地摔倒在墙外,”这位记者写道,“鲜血四溅,阴森恐怖的气氛真使人毛骨悚然,四肢颤抖。我在那里丢了魂,茫然不知所措。”日寇们还以此为乐,进行“杀人竞赛”呢!
  有一位日本战地记者小俣行男亲眼目睹中国俘虏被带到下关并沿江排队的情景:第一排人被杀了头,第二排人被迫将这些尸体投入江中,然后他们自己也人头落地。这种屠杀从早到晚不停地进行着。第二天,他们对这种杀人方法已经厌倦,便架起了机枪,俘虏们想跳入江中逃走,但没有一个人能到达对岸。
  日本摄影记者河野公辉记述:我记得南京城外有一个小池塘。它看上去像是一片血海——有着耀眼的色彩。要是我带着彩色胶卷的话……那将是一张多么令人震撼的照片。
  在一桩桩事实、一件件物证(图片展示)、一位位亲历者的叙述中,学生对毫无人性的日寇以枪杀、刀砍、焚烧、刺戳、活埋、水溺等残酷的手段对待我无辜众民就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历史不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的启迪。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言。兹记录几条:
  生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国耻,奋发图强。
  生2:你们的血泪铸成了我们始终不渝的信念——中国要强大!强大!还要强大!
  生3:你们是那段黑暗史的见证者。你们犀利的目光将会使那些疯狂的野兽无处遁形!
  生4:有一股愤怒,永远郁结心头,那是日寇对生命的疯狂的虐杀;有一段历史让我们永远不会忘却,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备受蹂躏。
  ……
  从学生的留言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那种郁积心头的难以名状的愤怒。这无疑应归功于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超文本的具有广度与深度的阅读材料,从而为学生情感的喷发积蓄了力量,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走出了传统语文封闭、单一和滞后的学习模式,在动态生成中达成精神的际遇、理性的碰撞、视界的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光彩。(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解读课文,“获得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同时教师要努力“跳”出课文来教:即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强化阅
摘 要: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从形式上来看仍是材料作文,在开拓文思、挖掘思想、引导考生独立思考等方面沿袭了以往“开放”与“限制”的作文命题思路。材料的表述简洁,有一定情境性,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充分发挥联想和进行创造性解读,多角度选题立意。试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人生,探究价值实现,走向自主表达,体现了语文教育新课标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考作文;双层结构;导向性;多元化  对高考作
议论文教学向来是让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一味地纠缠于论点论据的梳理、论证方法的辨析,最终只会让学生望文生畏,越学越不想学。笔者最近教授苏教版八(下)第二单元,在议论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上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略有所得,姑且附会“三十六计”之名,介绍如下。   一、擒贼擒王:重锤实敲论点警句   让学生围绕论点出阅读题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词。本文摆事实、讲道理,论
传统的“三中心”课堂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的教学思路开展的,忽视了学生这个本应该成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堂教学中提得最响亮的口号。构建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必须与传统的“三中心”课堂教学有不同的教学思路。  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笔者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生为本  即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发展服务。  经课前调查,学生100%在日常
摘 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词语教学存在三个问题:词语理解浮光掠影、词语积累重数轻质、词语运用训练不实。解决策略是力求让词语教学达到“三生”之境:生存、生根、生长,即理解立体化、积累语境化、运用生活化。  关键词:词语教学;问题;策略  新课改以来,词语教学的状况得到改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的特点,重视词语的积累、理解、运用。但是,受当前阅读教学潮流(各种
一、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创设活动的空间    怎么让学生观察呢,我改变了过去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的方式,就是指令学生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非常的讲究步骤和顺序。而这次我没那样做,而是的让学生自由地观察,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小乌龟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缸里,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围在一起观看,并且允许学生用手抓,可以放在桌子上,放在地上。整个课堂沸腾了,说话声,搬桌子声,嬉笑声混成了一团。有
[摘 要]    基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氧循环知识内容为载体,让学生体验物质与能量相互关联,理解大气组分稳定性和物质活泼性的相对性,充分利用运动观、平衡观预设教学,建构教学,实现富有思考氛围、充满思辨的课堂。  [关键词]    科学思维;氧循环;教学设计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运动,无不体现着物质世界的运动性,而运动的结果使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中趋于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反映了事物内部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江苏省2007年审查通过的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1单元第2节第3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几个常见的特色网站,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信息工具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用专业网站的网址、主题和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新理念,这其实是呼唤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知识点教师已讲过几遍了,可学生就是接受不了,这时,教师就会嫌学生笨。在生活中,我们又会遇到另一种情况:许多学生沉迷
摘要:本案例巧用性质比较活泼的氧气让学生代表做演示实验,创造出了一系列的魔法奇迹,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化学学科的无限魅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氧气;性质;用途;魔法奇迹     在学生学习九年级化学的初期,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开启化学之门”,还要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的内容是生动有趣而又充满无限魅力的,认识到化学能积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