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笔谈):重估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创建自己的新唯物主义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双重超越,第一次是对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双重超越;第二次是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双重超越。唯物主义是一个近代的概念,与唯物主义对应的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灵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打碎了思维与存在在理性基础上的和解,从现实实践出发来把握并改变世界。
其他文献
我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人类祖先从对火的最初使用到专用于照明的灯具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战国时代,灯具的种类和数量已初具规模。屈原《楚辞》中就有“兰裔明烛,华镫(今作‘灯’)错些”的记载。汉代是灯具发展的高潮时期,青铜材质的广泛应用,装饰艺术、制作技术和实用性的深度融合,使灯具的发展以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制作精良、功能齐全迈入崭新的境界。上图所示为现珍藏于南京大学博物馆的延寿宫铜灯,由灯盘、灯柱、灯座三部分构成。
民法典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由于民法典不仅涵盖的内容庞杂、术语专业、概念抽象,且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型纠纷层出不穷,条文规定的滞后在所难免,故法典诞生后需对其进行解释。在亚洲,日本堪称摸索司法制度健全化的先驱,《日本民法典》在诞生后的百余年间为维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颁布,框架已成型,在对其进行注释时,同样以继受比较法经验为基础,并采用相同立法体系的《日本民法典》的解释学成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通过以日本民法为比较对象,对其立法历程、
意大利的民法典评注以法条加若干问题的形式撰写,结构安排重问题而轻体系。评注内容完全以现行法为中心,对于法律史、比较法、立法史问题不作专门研究,原则上仅援引判例的索引号,不援引判例的内容,未见对判例的批评,也未以专门术语区分“通说”“主流说”“少数说”,但会表明某一学说的认可度,允许评注者表达个人观点,也会援引域外学说。上述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基于我国立法、司法与学术研究的现状,对我国民法典评注的写作有如下五点建议:第一,评注在形式上不宜创新,应以法条之下逐一罗列问题为基本形式;第二,标题设计应强调待解决问题
作为一项本土化的“学术实践”,中国民法评注需要结合中国民法自身特点作相应调适。在法源规范层面,民法评注面对的不仅是静态的法典,更涉及相应的学理争议和规范更新的动态变化;在裁判实践层面,规范供给不足之下的裁判应对、本土性特殊问题的涌现、裁判实践同时也在生产“实质法源”等现实情况,形成了民法评注复杂的裁判背景。相应地,中国民法评注的功能不应限于记录通说,还应以揭示、澄清、推进、补漏等方式促进通说的形成。落实民法评注的“本土化”,须注意其读者预设应以专业人士为主,应重视评注对于法学基础教育的意义;其文风定位应以
本书中新政时期的历史意义不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前奏或背景,“新政革命”的说法,即表明新政时期是一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或社会革命,此时中国开始经历了知识与制度的革命性创新和变革,启动了漫长而硝烟弥漫的革命史和近代化过程。这硝烟和炮火中沉淀着中国和日本到如今也无法平息的恩怨,而本书最受国人关注的则是它以另一个视角对当时中日关系作出的重新审视,
期刊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装饰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以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和元素的陶瓷工艺而闻名于世。水盂则是自秦汉以来用于给砚池添水的文房用品。上图所示为现珍藏于南京大学博物馆的唐三彩水盂(2件),左侧,高3.0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2.7厘米,敛口折沿,扁圆腹部有凹线一道;右侧,高3.5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3.0厘米,小口内敛,平肩,扁圆腹。
在谈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时候,大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他还活着”,在这句话的后面,不同的人会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惊叹号,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列维—斯特劳斯这个名字即使不像康德、黑格尔那么样的古老,似乎也应该跟海德格尔、萨特等人一起,归为一个已然远去的时代的伟大标记。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现陕西礼泉,在其北面祭殿东西两庑,有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以唐太宗生前骑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为素材的六块青石浮雕,史称"昭陵六骏",象征唐太宗征战疆场、开创大唐的卓越功勋。"昭陵六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历经千年,风采依旧,然而在近现代却命运多舛,"飒露紫"和"拳毛騧"原石散失海外,今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佘四骏原石极尽周折,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秉承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本刊将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主题,以发掘当代中国法律实践中的中国问题、提供产出中国理论的学术平台为目标,以"放眼全球法学、追踪学术热点、学术品位第一、推进法学发展"为方法,努力促进中国法学和世界法学的交融与对话,吸引国内外的法学研究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升法学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纯粹性,促进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努力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法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