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 熟读 细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朋友每问我读书有什么诀窍。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多读”“熟读”“细读”六字而已。
  所谓 “多”,多到什么程度,什么范围?我是搞古典文学的,当然这里说的读书的主攻方向是指读这一专业的书。但从我国文化学术的发展源流来看,最初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这就要求治古典文学的人多少总要把经、史、子、集这四大部类古籍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翻读一些。《论衡 ·谢短篇》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就我个人说,我国近、现、当代文学诚然不是我研究的范围,但我并非对它们全无兴趣。对外国文学亦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上中学时起,直到今天,只要有时间,我总是见缝插针,有时有系统、有时无系统地读一些。说到古典文学本身,又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四大门类,当然应该有所偏重;但它们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只顾 “单打一”,恐怕也不行。正如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篇》所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个演员本领再高,只会唱一两出戏,总不能算是表演艺术家,更形成不了艺术流派。从事书法、绘画艺术的人,不但要临摹,而且要博览;不但要亲自动手,而且要大开眼界。读书做学问理亦相同。
  说到 “熟”,当然是相对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快刀不磨黄锈起,胸膛不挺背要驼。我十几岁时背诵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以及《毛诗》《论语》《孟子》之类的线装书,有的早已忘掉。但忘掉也不要紧,它们毕竟使我养成浏览古书的习惯和识文断句的能力。关于能力的培养,这里想多说几句。“知”与“能”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知而不能,终非真知。上面引述的刘勰的话很可玩味。他不说 “听”千曲而后晓声,而说 “操”千曲,可见他是主张实践出真知的,即能演奏千曲的人才真正体会到钻研音乐的甘苦。至于下文的 “观千剑 ”,应该指有比较鉴别的能力,而不是走马观花。“识器 ”的鉴赏家必须见过 “千剑 ”才有发言权。
  所谓 “细”,就是反复钻研。其中自然包括博采众长和独立思考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孔子说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应该是经验之谈。《礼记 ·中庸篇》谈学问之道,提出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五个步骤,我以为,可能同我这里所说的“熟”和“细”的意思差不多。另外,“熟”和“细”原是 “水磨功夫 ”,不宜急于求成,更不要急于自创一派,自成体系。那样只有自己吃亏,最后可能一事无成。1949年我初入大学教书,只能 “以述为作 ”,“述而不作 ”;进入六十年代,在课堂上偶然谈一点心得体会;近年讲课,则只谈个人一得之愚,此势所必至,非力可强而致也。
  (选自《新潮评论》)
其他文献
该文考虑一个产生于剥脱现象(PeelingPhenomenon)物理模型的自由边值问题{utt-x(ux/√1+ux2)=0,在{(t,x)|t〉0,x〉-l0}∩{u〉0}中,1/2ut2+1/√1+ux2-1+Q=0,在{(t,x|t〉0,x〉-l0}∩{u〉0}上,
该文研究一个描述梁振动的非线性模型,主要研究该模型在分布阻尼下局部光滑解的存在性.首先应用发展方程理论证明相关线性系统存在光滑解,然后由一系列能量估计结合不动点定理证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加剧,有害藻类水华在世界范围暴发频率正在逐年增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导致水华发生的主要藻种,它不但破坏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基于利用一个积分恒等式的新技巧,建立了赋范线性空间中新的Hilbert型积分不等式.这些新的结果包含了n维欧氏空间中n重积分的Hilbert型积分不等式作为其特殊情形.
研究粘性系数μ(ρ)=1+θρθ时一维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由边值问题.假设初始密度间断连续到真空.首先通过建立一些先验估计式得到了密度ρ的正上下界,其次利用磨光法
最近十几年,全球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重金属污染和外来植物入侵两个重要的全球变化因子,选取我国分布广泛的三种外来菊科植物: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
<正> 1993年7月20日至8月5日,我有机会参加了“’93桂林中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并委托我的学生周爱民同志代表我参加了“第二次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在这两个会上,我发
该文考虑协变量缺失时的多元线性EV模型参数的估计, 其中协变量的缺失机制是Rubin(1976)提出的随机缺失(MAR). 利用加权调整最小二乘方法给出参数估计, 证明了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