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三)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我的家乡(16分)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提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欶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復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A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15.九(9)班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小笙准备朗诵这篇文章,请你帮忙寻找背景图片和音乐,你觉得应该选用哪种色调的背景图片和哪种风格的配乐?请写出你的选择以及选择的理由。(4分)
  16.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A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
  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17.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4分)
  18.九(9)班开展“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专题探究活动,小毅给课本中的《昆明的雨》写了如下一段简析。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50字以内。(4分)
  【示例】《昆明的雨》一文围绕“雨”的话题,描写了仙人掌、菌子等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事物和风情,展现了一个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形散神聚,情感含蓄动人。
  (五)(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材料一:部分版本《昆虫记》的封面
  材料二:节选作家刘心武2001年5月30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文章的部分内容:
  45年前,我还是个中学生,暑假里的一天,我到电影院去看一部印度电影《两亩地》。看电影前,我在公园的树荫下读一本书,那就是法国人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书里所写的蜣螂滚粪球的情形,令我觉得比侦探故事还精彩。因为读书着迷,几乎忘记了还有场电影等着自己,匆匆走进放映厅时,电影已经开始了。电影表现的是远离我自己生活的异国故事,可是我那一颗少年心,却被深深震撼了,我朦胧地意识到,地球上社会底层小民的生存,确实如蝼蚁一般!离开电影院,走在赤日炎炎的街市上,我胡思乱想起来,觉得电影里的那对农民夫妇,实在跟努力滚粪球的蜣螂一样悲壮……
  材料三:
  【A】拉·封丹情有可原,而古希腊的那位寓言作家则是不可原谅的,他只讲述书本上的蝉,而不去了解近在咫尺像锣钹似的振翅鸣叫的真实的蝉。他不关心现实,却因袭传说。他是一位更古老的故事的讲述者的应声虫。
  【B】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删改)
  19.在《昆虫记》的读书分享会上,小毅他们小组选择研究不同版本的封面特色。如果你是他们组的成员,请观察材料一的封面,将分享内容补充完整。(2分)
  小毅说:我最欣赏图1的封面,这个封面介绍了“三步读书法”,能帮助我更好地阅读这本科普作品。
  小笙说:我比较喜欢图2的封面,上面有一只蝉和蚂蚁,让人情不自禁想起书中《蝉与蚂蚁的寓言》,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和法布尔对蝉和蚂蚁截然相反的看法。
  拉·封丹认为:
  法布尔认为:
  20.下面是小笙读完《昆虫记》后,给法布尔笔下昆虫写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将描写昆虫的诗句的标号,填在相应昆虫名后的括号里。(2分)
  A.身后那條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B.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C.你生命的唯一目标,难道就只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D.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1)大孔雀蝶()
其他文献
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意志、文化素质、创业进取精神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不能忽视崇高的教育价值。  新的一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校园先进事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方面与走进崇高研究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展示的课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是部编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第24课。  我将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重点问题讲解三个方面来展示这节课。  一、阐述教学目标  首先,介绍教学目标以及确定教学目标的相关依据。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将文中关于房舍、物件、路线和人物描写的语句归类圈点批注,感受贾府之大;  2.整合不同人物的“笑”,分析作者描写人物、场面的独特表现手法;  3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就是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危机感,从而不思进取造成的。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们牢记使命,谦卑做人,谨慎做事,是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的结果。所以说,保持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是你常胜不败的护身符,是你光彩人生的常青树。     忧患是灵魂的密友  韩 青   阿卜·法拉兹说:“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成绩、成功之类的东西,容易冲昏人的头脑,而劣势、失败却容易使人
【佳作展示】  如果说这人间只有一份爱不求回报,那就是亲情。   ——题记   正月初,妈妈带我和外婆去海边玩。坐车的时候,外婆闭上眼睛休息,我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只这一眼,我就定住了——外婆好像很疲惫的样子。   记忆中的外婆是忙碌的。我小时候由外婆带着,常常看到外婆忙个不停,操持各种家务。我那时吃饭吃得特别慢,一顿饭要吃上一两个小时。外婆一口一口地喂,冬天饭容易冷,还得放在火上煨着,直到我吃完。
第一部分 基础  一、古诗文默写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题10分)  1.(1)□□□□□,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分)  (2)晏殊《浣溪沙》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的惋惜、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名句是:□□□□□□□,□□□□□□□。(2分)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4
一、聚焦“被看”的孔乙己   师:今天,让我们用批注法来欣赏小说语言;聚焦人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品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解读作品的内涵,思考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前,我们已经做了预习:读完课文,孔乙己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阅读批注分析。刚刚投票的时候(学生课前通过纸笔系统投票),A组的同学获得最高的人气,获得同学的赞赏,现在有请这个小组上来分享他们的预习成果。   生1:(学生站到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东街道计划生育协会坚持“政策引导、协会牵头、保险托底,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以实施精准帮扶、改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为重要抓手,依托“全科大网格”全科整合、全域覆盖优势,开出公共卫生“八大处方”,兜牢民生安全网底,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 线下宣教”同频共振,筑就宣传舆论新高地。市东街道利用每年的“5·29会员日”“5·20母乳喂养宣传日”“7·11世界人口日”“
摘要: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阐释学习目标与教学活动如何保持一致性。首先指出说明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理清说明顺序,提取主要信息并进行整合,理解说明文的事理,学习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这些学习内容实际上是策略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接着针对学习目标分别介绍阅读说明文的几种策略及其学习过程的组织安排。   关键词:策略学习;筛选信息的策略;构思行文的方法;描述概念的策略   对说明
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一是立足常规课堂,即教学设计不是为了赛课也不是为了展示,不必刻意求新求异;二是保留课堂真实的“自读”环节,让学生的初读体验和自读环节真实存在,为理解、分析、探究等活动做好铺垫;三是注重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渗透,坚持教方法,而非教这一篇文本;四是注重单元整体与单篇的整合与衔接。   笔者试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针对整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记事、
摘 要:本文从阅读现状出发,基于学生的阅读起点,探究如何指引学生回归原生态阅读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找到师生共生的阅读课堂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力求创设真阅读课堂,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提升。   关键词:原生态阅读;方法;指引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读书只读大概内容,不钻研文本,不思考,更不会提出问题。面对此生情、此学情,很多老师不自觉以自己的阅读起点作为教学起点,课堂开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