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的职业形象教育

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求职。能否顺利就业,关键在于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气质修养五个方面。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特别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的气质修养在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高职学生,他们的职业定位主要是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应用型岗位,如何适应企业的要求,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课堂是师生共同探讨,是打开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生搬硬套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知识提高自己。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高等教育与全国一样,发生了显著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湖南普通高校招生人数1998年为5.05万人,2004年达到20.68万人;普通高校在
考试作为人类的一种测度、甄别、评价人的素质水平的社会活动,具有促进社会稳定等政策功能。清雍正元年开考登基恩科、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2005浙江高考取消听力等案例都说明
公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社会的主题词汇,尊重公民、培养公民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公民性”正是这一理念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并且与当代德育改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