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ABEAM放疗系统在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INTRABEAM放疗系统在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INTRABEAM术中放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照射20 Gy,记录术后切口及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随访评估患者乳房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早期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

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保乳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术中照射20 Gy,中位时间为31(25~39)min,5例追加术后全乳外照射。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5例出现术后积液,4例出现放射区皮肤疼痛,2周后自行缓解。短期随访所有患者患侧乳房满意度优良率为93.0%,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均为100%。

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国内外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由于保乳术后肿瘤残腔的局部改变,传统的保乳手术联合全乳及瘤床加量外照射无法精确定位且整个疗程较长。采用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IORT)能很好地避免呼吸运动及体位改变带来的影响,并在术中即刻对瘤床进行精确照射。对患者而言,IORT缩短放疗周期并减少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照射,从而使IO
目的探讨乳腺单人操作麦默通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8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腺单人操作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记录2组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瘢痕大小,统计2组乳房变形及术后并发症人数,并通过问卷调查2组术后满意度。随访6个月,统计2组术后复发率。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fifis,P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庆开县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双日收治的PCM 59例行脓肿切开后留置封闭式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设为观察组;单日收治的PCM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填塞凡士林纱布的PCM59例设为对照组,将2组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
目的探讨纳米炭吸附表阿霉素(carbon nanoparticles-epirubicin suspension,CNP-EPI)在体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NP-EPI处理MCF-7细胞,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测定的IC50选取5 μg/ml CNP-EPI作用于细胞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流式细
目的总结吸脂联合乳晕旁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体会。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5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采用局部肿胀麻醉下吸脂联合乳晕旁小切口进行治疗。结果25例经手术治疗后均达到治疗及美容效果,遗留瘢痕不明显,胸部平坦、无明显"台阶感" ,病理检查结果示乳腺腺管增生、扩张及纤维脂肪组织增生。结论局部肿胀麻醉下的吸脂联合乳晕旁小切口治疗男性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龄产妇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GDM高龄产妇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清APN水平及IR的相关性。以本院同期健康产妇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