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能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sie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对自己不够自信,请看看他们的故事。
  
  不会写作的经理
  
  谭恩美开始写作的时候,根本不被人认可。她在出版《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等畅销书之前已是个作家,但她那时写的是财经类文章,并且写作只是一份兼职的工作。她的正职是朋友经营的一家公司的财会经理,每天都需工作很长的时间。然而这个华裔移民的女儿想用英文尝试某种创造性的写作。于是她对她的老板朋友说了她的愿望:“我想多写点东西。”朋友却认为她的才能是做财务预算和收取账单。“可这些工作太烦闷了。”这些都是谭恩美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但是她的朋友坚持认为谭恩美没有写作天分。“我想,如果我相信他,我永远就只能做这个。于是我要求适当缩减工作时间。”谭恩美后来回忆道。朋友不肯让步。谭恩美无奈,只好说:“好吧,那我放弃了。”可朋友却说:“你不能放弃,你被解雇了。”还加了一句:“你永远都写不出卖钱的东西!”
  谭恩美要证明他是错的,她找了尽可能多的活来做。作为一个自由职业作家,有时候她一周要工作90个小时。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然而这样的工作却可以不让别人来定义她、限制她的才能,谭恩美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谭恩美开始尝试写小说。就这样,那本描写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生活的小说《喜福会》问世了。这位不会写作的经理成了美国的畅销书作家。
  
  从未被老师选上的孩子
  因为矮胖、害羞,本·桑德斯从来没有被老师选进班里的体育队。同学也几乎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体育活动。“足球、曲棍球、网球、板球,随便什么圆的球,都没我的份儿。我那时候真的很没用。”他大笑着说。在英格兰的那个叫德文镇的小学里,他是学校体育课被大家拿来开玩笑、嘲讽的对象。
  15岁生日时得到的一辆山地车改变了他的命运。起初,这个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人在附近的森林里骑车。后来他跟在一个跑步的朋友后面骑车。渐渐地,桑德斯开始注意锻炼身体、提高速度。到了18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跑了马拉松。19岁那年,他遇见了约翰-雷德格伟。雷德格伟因在20世纪60年代划船穿越了大西洋而闻名。桑德斯被雷德格伟在苏格兰办的探险学校聘请做了一名教练。在那里他知道了这位长辈的水上探险故事。桑德斯深受鼓舞,他读了所有能读到的大西洋探险者和北极圈探险的故事,而后他坚定地认为,这就是他将来要做的事。对一个来自英国乡下的男孩儿来说。去北极冒险可不是一件寻常的事。那些把他的这个梦想当玩笑的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有那个本事。“雷德格伟是少数没说‘我不行’的人中的一个。”桑德斯这样说。
  2001年,在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者之后,桑德斯开始踏上了他漫长的南极探险的征途。这次探险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一路上,他经受了冻伤的痛苦,与北极熊为伍,身体多次到达极限。在风雪中拉着运载物资的雪橇在崎岖不平的冰路上艰难地行进。桑德斯从此成为到北极独自滑雪最年轻的人,他小时候的同学一定不会相信他这一惊人的壮举。2005年10月,27岁的桑德斯从大西洋海岸往南滑行到南极洲,然后返回。这1800里的路程还没有人用滑雪的方式完成过。
  
  不能跳舞的矮女孩
  “我就不能笑一笑吗?”成名前的特怀拉·萨普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像成千上万来纽约寻梦的女孩一样,特怀拉·萨普也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这个来自印第安纳州乡下的女孩进了巴纳德大学进修艺术史,想获得一个学位。但是她真正痴迷的是舞蹈。
  为了达到学校体育课上的体能要求,她跟着当时的传奇舞蹈家马萨·格兰姆和莫斯·堪宁姆学习舞蹈。很快,她就开始每天上两到三节舞蹈课。就这样,一个梦想诞生了。然而她的梦想之路充满了艰辛。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毕业时,萨普到一些广告公司试镜,希望获得一些角色。但是她似乎到哪儿都不适合。跳芭蕾,她缺乏技巧。而且在一次大公司试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太矮了。“他们喜欢我踢腿的动作和踮起脚尖的样子,但最终他们都没有录用我。”她在后来的自传中写道。她也认识到“如果去跳拉丁舞,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太矮,可是我仍然在尝试。”于是,萨普不断地问自己:“我能不能做一个舞者呢?我有舞蹈的天赋吗?”在一番苦苦的追寻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团体,并且创造出自己的舞蹈风格。
  整整五年时间里,萨普和她的舞蹈团几乎每天都在一个叫格林威治村的教堂地下室里训练。有的时候,同情他们的牧师不得不在周日早上把他们“赶出去”。他们为了少得可怜的报酬而工作,而且没有任何名声。五年间,萨普不断地问自己:真的要做这个吗?还要不要再坚持呢?
  40年之后,萨普已经为百老汇编导了100场的舞蹈表演,在获得2004年的国家艺术奖章之后还参加了一些影片的艺术指导。现在萨普仍然问自己那个问题。她的答案仍然是:是的,我能!
  朋友,相信自己吧,你也能!
  
  编辑 陈霖
其他文献
好孩子的优势是听话,“坏孩子”的强项是聪明。谚语说:“坏孩子”跟智慧一脉相承,馊点子与聪明紧密相连。还听说一句很流行的话: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这个世界,是坏男坏女的。如果你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你就永远沦为平庸;如果你标新立异,离经叛道,你就有可能一举成功。年轻人不坏,幸运之神不爱。因为有时候,坏孩子才有糖吃,坏孩子更容易出类拔萃。  《坏孩子基因测试》请登录:   http://gtest
常常会收到各种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电子邮件。其中不少是群发的,如果连我名字都没有的信件,我是不理会的,删得毫不犹豫,比如不久前厦门大学两位学生先后把他们的调查问卷发给我,希望我也参与回答,我认真地答了其中一份,因为信开头有“罗西老师”;另外一封,只有“老师”统称,没有确指“罗西”,所以我一忙碌就轻易地选择不管它……不过,下面这封没有具体署我名字的信,我还是回了,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孩子,叫对方的名字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不要太浪漫主义。人是很有趣的,往往在接触一个人时首先看到的都是他或她的优点。这一点颇像是在餐馆里用餐的经验,开始吃头盘或冷碟的时候,印象很好,吃头两个主菜时。也是赞不绝口,愈吃愈趋于冷静。吃完了这顿筵席,缺点就都找出来了,于是转喜为怨,转赞美为责备挑剔,转首肯为摇头。这是因为,第一,开始吃的时候你正处于饥饿状态,而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第二,你初到一个餐馆,开始举箸时有新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一个教育慈善基金会拥有了一群好朋友。每次见面,我的心都被感动涨得满满;每次离开,我都已在脑中拟出了一份繁复的行动纲领,一些原先看起来绝对不可能的事此刻变得让我乐于尝试。  基金会的会计绰号叫嘟嘟,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儿,每次见她都是笑笑的,我跟她说:“嗨宝贝,你有一张让人忘忧的脸。”她说:“跟着姚秘书长干,不由得你不开心哦!”说着,冲高大温煦的姚秘书长扮个鬼脸,姚秘书长则报以长者亲
闫妮18岁考上一所财经学院,大学毕业后,和许多同班同学一样,按照家人的要求,她专业对口地找了份会计工作。可是,她对枯燥的数字根本提不起兴趣,整天迷迷糊糊,朝着外面的天空发呆,想辞掉这份工作。母亲劝她:“女孩子,做个会计挺好的,不脏、不累、不重。”她对着母亲淡淡一笑,毅然辞掉了这份来之不易的会计工作。  辞职后,待在家里的闫妮发现自己迷上了表演,常常陶醉于电影里演员的出色表演。她发现模仿表演的时候,
我心藏天地,默默纳众生    读书的时候有一个男老师,博士后,却在学院里不得志。上他的课,点完名后,不过是短短的十几分钟,他从讲台上一抬头,便发现少了三分之一的学生。当然都是从后门猫腰偷偷溜出去的。所以尽管他有着温和的好脾气,见到我们总是眯眼微笑,即便是有人在课上发短信打电话,他也只是用视线善意地提醒一下,便继续讲课。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喜欢上他,就像不能爱上一个寡淡无趣的老夫子一样。  常常听说他
你去做,就会有结果  纳维尔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1岁了。四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一个小农场里,这个农场只有0.5英亩大。他有一个旧仓库,里面堆满了废木料、旧器具之类的东西。每次出门,他开的都是一辆破旧的旅行车,这辆车他已经用了整整25年。  纳维尔喜欢向别人提建议,提建议时很委婉。见到我翻浆果地,他会告诉我如何搭架,并且免费给我提供搭架的材料。见到我和丈夫在侍弄花园,他就会过来帮助我们修剪灌木。我
我的同事小刘有个很不好的坏习惯,那就是每天一上班就开始边做事边把手里的东西弄得叮当作响,嘴里还时不时地念叨着:“烦死了,烦死了!”私下里,大家都不喜欢她,也害一怕和她一起搭班。而她,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每天依然因我,把自己的坏情绪四处传播。而这种坏情绪像瘟疫一般,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影响了大家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小刘一定不知道,情绪是会传染的,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好的情绪传播的是愉悦,而坏
当世界落雪时,父母早已围成炉    他从小丧父,因此顽劣不堪,到处闯祸,比如用刀子将邻居的葫芦“斩首”,把人家的小鸡用口袋套住,逮到野外用柴火烧了吃,最爱打群架,用砖头敲破小伙伴的头。他就像古代的周处,虽说没被乡邻列为“三害”,却也常遭不齿。  母亲又气又疼,怎么管教也不行,常常暗自垂泪。没办法,就天天盯着他,甚至到学校的门口等他,放了学就关进家里不让出去。他觉得被“软禁”了,更加逆反,有一次跳墙
2010年央视虎年春晚,已淡出演艺圈四年多的王菲复出。当《传奇》的歌声响起,王菲伴随着她的天籁从天而降,让人顿时沉浸在一种遗世独立的超凡和淡泊之中。在蛰伏的数年中,王菲没有在公众面前唱过一首歌。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封麦”已久的天后王菲重开“金嗓”呢?这归功于虎年春晚总导演金越高超的交际与沟通技巧,是他“三顾茅庐”多番劝导,最终成功说服王菲亮相虎年春晚的舞台,成就了一曲震惊世人的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