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哈德拉毛省的奇观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上三图为希巴姆房屋上独特的门窗设计,展示出当地人娴熟的木刻手艺;右上图为希巴姆城内一角;左下图为城内夜景;右下图一为城内的理发店,图二为正在窗边张望的小孩。

  虽然地处沙漠之中,但希巴姆所在的哈德拉毛河谷,是阿拉伯半岛干涸河谷中面积最大的,它长约160千米,宽约2千米,数条季节河交汇于此,暴雨一来,便洪水泛滥,希巴姆因此饱受折磨。迄今为止,希巴姆经历过最严重的两次洪灾,是在1298年和1532年,这两次洪水差点把整座城市都淹没,所以在历史上也被称作“希巴姆灭顶之灾”。尽管希巴姆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但由于洪灾,这里的街道和建筑大多经历过数次重建。为了防灾减灾,现在的房屋自上而下逐渐加宽,房顶涂有可以抵挡雨水冲刷的石灰泥浆,墙脚也涂有防水的涂料,最底层只有一扇起入口作用的木门,往上隔一两层楼的高度才是房屋窗户的位置。鉴于彼此楼宇外观极其相似,门窗成了区别家家户户的唯一标志,也是当地人展示木刻工艺的最佳位置。希巴姆人的木刻工艺非常出色,大楼配置的木窗十分华丽,多是手雕木刻的通花图案,附着不同形状的小孔能增强室内空气流通。作为主入口的木门通常色彩艳丽、图案华美,每家设计不同,风格多样,再配上当地特制的木锁,美观而实用。
  上世纪30年代,英国探险家弗雷亚·斯塔克到访这个沙漠古城时,惊叹其高楼大厦的密集程度,可媲美当时的英美大城市。随后,她发现这样密集的布局,是源自城市对避难的保护需要。公元前二世纪,古埃及和古罗马需要大量乳香,供神庙祭祀之用,而希巴姆正好位于运输乳香的必经之路,于是当地人开始转售附近地区用乳香木生产的香味树脂,使该地迅速成为繁荣的商贸中心。公元前三世纪,哈德拉毛人决定在此建国,并将希巴姆作为首都。当时的哈德拉毛河谷草木茂盛、河流潺潺,两旁还有连绵万里的垂崖,但后来因为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地区沙漠化开始加速,河流变得干涸,洪灾侵袭的破坏力也变得越来越强。
  在经过多次重建后,希巴姆人总结经验,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原有的石床及旧城遗址上重建,借此加高城市底部,远离暴雨时猛涨的河道,所以城市面积只能在约400米乘500米的方框内建设,不能向外发展;二是在城外加固一道用石头砌成的城墙,亦可防止外敌入侵;三是所有新屋都要用石头作为地基,上面则利用当地最多的粘性泥土混合干草制成的泥砖建房。由此,城墙内慢慢升起密密麻麻的高楼,让希巴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摩天城市。
  为了维持城市风格统一,当地政府对城内修复或重建大楼的设计都有严格规定,也正因如此,希巴姆才能将千百年来的古城韵味保存下来。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希巴姆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巨石上的村庄梦幻外表下的苦难之地


  在哈德拉毛省,几乎没人不知道希巴姆的存在,但要问起Haid Al-Jazil怎么去,知道的人可就寥寥无几。与希巴姆偌大的名声相比,Haid Al-Jazil是最近几年才慢慢“火”起来的。最开始引起较大关注,是源于美国《国家地理》发布的一张投稿照片。照片以俯瞰的角度拍下了整个Haid Al-Jazil —— 一座山谷中矗立着一块巨石,巨石周围并无遮挡,与周边山谷地貌成壁立之势,而巨石之上还坐落着几十座多层楼房,一眼看去,仿若奇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景象。
  Haid Al-Jazil,位于哈德拉毛省瓦迪达万(Wadi Dawan)河谷内,靠近阿曼边境,通过附近的高速公路可以直接驶入河谷内,但要进入Haid Al-Jazil,开车是完全不可能的。Haid Al-Jazil下面的巨石有100多米高,汽车只能停在附近的公路边,然后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人的四肢,所以当地向导经常对游客开玩笑说:“你攀岩能力怎么样?攀不了就上不去哦!”
  曾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Haid Al-Jazil:“梦幻的外表下是道不尽的苦难。”这座堡垒般的小村已有500多年历史,上面的楼房排列密集,但大多数已受到损害。由于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村民选择了离开,只剩下极少数人还在这里守护着他们的老房子。据当地2004年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该村仅有17人还在居住。
  跟希巴姆一样,这里的房屋都由泥砖砌成,再用木地板将楼层隔开,最高的可达11层。出于气候干燥的原因,这类房子在当地相当受欢迎,几乎随处可见,不过遗憾的是,虽然瓦迪达万河谷不经常下雨,但是一下,很可能就会导致山洪暴發,让房屋底部受到侵蚀,白蚁也得以进入,破坏用来当作地板的木材。每当夏季雨水冲刷掉泥浆涂层后,村民就会开始新一轮的房屋修复,以抵抗下一次的雨水袭击。对于雨水,Haid Al-Jazil的村民可谓又爱又恨,因为这里唯一的水源是来自十分依赖夏季雨水期的季节性河流,所以每当夏季来临,这里的村民总是“一边抱怨地修房,一边感恩地蓄水”。
右页图为Haid Al-Jazil村庄的航拍图,图内展现了村庄的全貌,巨石上被高矮不一的泥砖建筑“铺满”,远远望去,仿若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奇幻之景。

  49岁的阿布·阿穆迪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8个孩子,是唯一一个居住在Haid Al-Jazil的家庭,其他则多是独居的老人。村里有45栋居民楼,其中仅有3栋可供居住,但阿穆迪对自己的房子很是满意,他说:“它看起来很新、很漂亮,在其他房子纷纷被雨水攻破时,它顽强地活了下来。”阿穆迪的房子靠近巨石边缘,让他很容易看到不远处的农田,那是他和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没有游客之前,街道又脏又窄又安静,偶尔打破寂静的声音可能就是农夫的驴叫或者鸟儿的鸣叫。
  这里没有学校、便利店和药店等设施,生病的人会用驴子先驮到另一个村庄,然后再用汽车开大约一个小时,才能送到城里的医院去。此外,这里的治安情况也不太好——曾有小偷试图夜间闯入一户人家时被抓获,随后村民们便在Haid Al-Jazil的主要入口造了一扇大门;现在,游客只能在白天进村,而且必须得先按门铃。对于这些现状,阿穆迪不仅少有抱怨,而且还十分乐观:“其实事情在慢慢变好,我小时候的日子过得比现在艰难多了。而且现在在一些慈善家的帮助下,有水会通过管道输送到我家,当地政府也建起了电网,让我们到了晚上能有电用。最后只要再把路修好,我相信会有人再次回到这里,回到自己的家园……”
其他文献
象鼩是地球上15种“活化石物种”之一,它们至少在0.23亿年的进化历程中体型未发生变化。整个大家族中共有4个属16个物种,彼此的颜色各不相同。  2020年8月,在东非吉布提,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消失已久的动物——索马里象鼩,距离1968年人们最后一次看见它们,已经过去了52年,以至于这个物种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在“寻找失落物种”的倡议中,曾提出了25种“最想要找回的失踪物种”,
500万像素的C533与600万像素的C643在外观设计上趋于一致,但还是可以明显看出手柄端设计的不同。C643的手柄端较窄,但在周围布满了防滑颗粒,C533的手柄端则相对宽厚,持握觉得更加舒适。而且,机背的LCD显示屏也不尽相同,C643为2.4英寸,C533则只有1.8英寸。两款DC在操作性上都具备可玩性颇高的全手动模式,即使是初次接触数码相机这一新鲜玩物的用户,也能在日后体味出全手动方式拍摄
有统计显示,有95%以上身处办公室的人,身边总是被Wold、Excel、PowerPoint、PDF、TXT等文档所包围着。一旦出门在外,人们总希望摆脱身边所有辎重,包括电脑,此时我们会需要一个更加方便的掌上设备来将这些烦人而且必需的文档置入其中。让人高兴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内置的软件或者安装第三方软件来实现阅读甚至编辑常见类型文档的功能。如果你对于“何种平台的机型能实现文档
塔林有众多错落有致的中世纪建筑,如油画般的古城墙塔楼,独具特色的细街窄巷,充满着中世纪的古老风情。左页图為塔林老城街景;右页上图为塔林著名的St Catherine’s Passage通道,这里有很多古老的地标式建筑和城墙,极具历史感;右页下图为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在波罗的海三国中,爱沙尼亚面积最小,仅约4.51万平方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向芬兰湾。一万多年前的冰川时代,冰川消融,爱沙尼亚出
以黑莓(BlackBerry)与智能手机将PDA拉下马为经典战役,手机整合攻势未曾少歇,2004年拍照手机逼迫得低端数码相机阵脚大乱,2005年音乐手机抢去MP3的大半风头,2006年多媒体手机与MP4平分移动影音娱乐的秋色,而在3G欲来风满楼的2007年,脱颖而出的是GPS手机。甚至,我们敢大声宣扬,未来的每一部手机都会有GPS功能。  就像多年前手机才出现摄像头或音乐播放功能一样,当初大家不屑
迤萨马帮出现在咸丰三年(1853),是中国对外贸易路线的拓展。第一支跨国马帮队在1883年抵达了越南的莱州,此后逐步发展,扩大了经商区域。  迤萨民居除了拥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还极具防御功能。当时,迤萨商人富庶名声在外,因此他们不得不防范心怀不轨的土匪和虎视眈眈的兵痞。  由于过度砍伐而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的汉族民众便自发组织起来,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往西山的龙王庙祭祀龙神,祈愿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科技的进步,当下的大学生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及文化,却忽略了中国优秀文化。并且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中国优秀文化的渗入与讲解,造成中国优秀文化的“失语”现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是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文化元素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中国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困境,从学校、教师及学生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几乎每场比赛总有争议性判罚。我发现不管谁得牌都显得一脸无辜的样子,真假难辩。想如果在足球内装个三百六十度的摄像头,裁判看到双方队员跟球滚成一团时就再不会束手无策了。他抱着球一看,就知道在球的视线视线范围内发生了什么。我们想像力再往前走一步,球内装上电子解说员,在球飞出底线时,它大喊,角球。球越过球门线时,它大喊,球进了!那该多酷。
在数码影像行业,松下绝对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角色。众所周知,在全球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松下却为了保证全球销售的产品工艺的一致性,把DC、DV这些产品全都放在日本自己的工厂内制造,包括集成电路系统、CCD(包括3CCD系统)、锂电池、LCD、SD卡、外置闪光灯都是自己生产,以及基于松下的黑盒子技术(包括图像稳定技术、镜头技术以及高画质引擎等)都是自己研发。  但是这种看上去有些保守的策略并没有束缚住松下
色达佛学院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被众多佛教信徒称为“成就四业之圣地”。在色达佛学院四周的山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木房子,形成了令人震撼的“色达山河一片红”。  但是,在给游人极大的视觉震撼的背后,却是修行者的清苦生活和暗藏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僧众学生的生活质量,色达佛学院正在进行拆简改造,数千红房子将被拆除,那曾经绵延壮观的红房子景观或将成为记忆……  从2017年4月开始,色达即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