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视角,针对中学历史教育创设高效课堂的问题,从材料分析、问题驱动等角度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据此设计教学活动,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历史知识引导,促进中学历史教学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 问题意识 历史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41
  中学历史教师需要深层领会核心素养的教学需求,从学习能力、知识理解、历史引用等视角,强化中学生历史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有效的设计能更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流程,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新颖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材料分析教学
  1.教学思想
  教师通过材料梳理、历史情境创设,最大化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学习思维,让学生自主开展问题交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独特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借用历史资料,使用丰富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期间,教师可充分利用图文、视频等文件,降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对历史故事、重点人物的认知,使其在自主学习期间,形成历史情感,塑造历史情怀。
  而在选用历史资料时,教师需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历史学情,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创建高效历史学习环境,提升历史教学效果。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个体历史材料搜索方式,有效分析材料、解释历史,使得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
  2.教学示例
  教师除基本知识传递外,应引导学生对特定历史问题开展思考,强化学生历史素材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以唯物思想开展问题分析、对策梳理。例如,在“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里,“鸦片战争”教学任务中,提及“禁烟活动”是引起英国侵略的“导火索”。教师可对此历史观点,进行推理讲解,便于学生对“禁烟”“英国侵略”两个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形成认知。设计的推理过程为:假设“禁烟”为A历史事件,“英国侵华”为B历史事件,观点一“如果A历史事件未发生,那么B历史事件不会发生”,让学生判断“观点一”的正确性,给予理由。
  在此推理问题给出后,部分学生认为“禁烟”A历史事件是“英国侵华”B历史事件的出战理由,没有“禁烟”事件,同样会以其他理由为突破口,进行“英国侵华”。因此,认定“英国侵华”是必然发生的历史事件,而“禁烟”事件是引发“英国侵华”事件的因素之一。
  结合学生的历史推理结果,教师可以提供典型材料,进行推理思维的强化引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鸦片战争”历史事件爆发的必然因素,战争的偶然因素,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围绕这一问题,让学生对教材与材料进行深入阅读,教师针对某一材料进行示范,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材料与教材知识分析问题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可根据学生情况组成不同小组,得出战争形成的必要条件与偶然因素,以唯物史观的历史思维与方法,辩证地得出结论,以此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二、问题驱动教学
  1.教学思想
  其一,创设问题思考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过程。在课程中,历史教师可积极使用图文、视频、游戏等教学工具,真实呈现历史场景,便于学生融合历史场景,准确分析历史事件的形成,探究历史事件的发展,感受其中蕴藏的历史逻辑。
  其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使其形成终身历史学习方法。在问题驱动教学初期,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形式,降低历史问题思考的难度,缓解课程学习的紧张感。结合教师围绕历史事件设计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观点,进行小组内观点交流,促进学生逐渐形成问题意识。
  2.教学示例
  其一,问题情境示例。教师在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播放了《开国大典》视频。在视频观看期间,学生能够自主融入历史影片中,形成自主思考与理解。而教师则要在视频播放前就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借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历史思考。而问题则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设计方法,学生在逐一解决问题中逐渐深化历史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强化问题意识的驱动教学示例。以“秦国统一”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为“我理解的秦始皇”,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主题写作,完成问题驱动,提升“秦国统一”教学的有效性。在作业中,学生对于秦始皇给出了多种理解,比如“完成国土统一,拥有强兵资源、治国才能”;“修建陵墓的暴行,不能宽仁待民”等,学生从兵力、治国、政策合理性等视角,对秦始皇进行了全方位评价。在学生评价完成时,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内容,进行课堂讲解,加深学生对秦始皇的认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秦始皇时期的各项历史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
  1.教学思想
  不同历史时期在语言、习惯、风俗表现出的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利用相关历史资料、影音作品,提升学生对历史文化与生活的理解,对于历史事件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给出客观评价,达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2.教学示例
  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中“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这一子目为例。教师可选用《觉醒年代》这一网络影视作品,从中选出与教学内容相近的片段,为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课程讲解。比如在影片中,针对鲁迅撰写《狂人日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影视还原,影片中将鲁迅写下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的过程进行了艺术加工,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阅读《狂人日记》后的感悟表现得较为充分,便于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把握,对《狂人日记》之于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形成认知,进一步思考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课后可采取观后感与历史观点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正确认识,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   四、分层教学
  1.教学思想
  其一,备课分层。教师在进行课程规划与准备工作时,需要采取分层备课形式,制定不同的目标。
  其二,分层授课。历史任课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融合多样化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时间比例,设定有效的学生交流话题,增加历史学习难度的渐进性,鼓励学生自主查找问题答案。
  2.教学示例
  其一,备课分层示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课为例。初期学习时,教师为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是“历史内容理解与认知”,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重要事件的基本史实。旧知回顾时,为学生设定中期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基于历史史实理解背后的历史逻辑,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在总复习时,为学生设定高级学习目标,学生要能够基于唯物史观,对比分析不同的史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基于问题进行探究,运用史料论述自己的观点。
  其二,分层授课示例。对于初期学生而言,教师可充分利用贴近生活的素材,如改革开放后的标志性建筑,或新老照片的对比,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历史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对身边的人或事进行调查,增强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对于中期学生群体,教师可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出示具有“矛盾点”的史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问题创造力,而针对历史情境下学生对于“不合理”现象提出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便于学生能够通过站在历史现场去查找历史答案。对于学生群体给出的高级学习目标,教师需要以整体章节、整体教材为视角,让学生有更为整体的认识,学生在问题解决与史料研习中,定位时空并分析史料,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并在探究问题中基于唯物史观论述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在课程规划时,中学历史教师需深层探析核心素质的教学思想,以整合历史知识、植入历史文化、丰富知识功能等方式,逐步增强中学生历史内容掌握的全面性,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識,合理引入历史素材,形成优质思想,达成历史核心教学目标,提升历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翠玲《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推理式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29期。
  [2] 张艳凤《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0期。
  〔刘妍婷,1998年生,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大学本科,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三年级〕
其他文献
食管癌的发病具民族及地区特异性。我国的哈萨克族是食管癌高发民族,深入研究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机制具重要意义。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leucine-rich repeats and immunoglobulin like domainprotein, Lrig) 1是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E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的责任感体现在对自己学业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于家庭的责任感等方面,本文研究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并对责任感给出了解释,提出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生提升责任感的几点意见,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学生 责任感   DOI:10.122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具有多因素综合致病的特点.HCC的发生主要包括肝脏慢性损伤修复机制和基因突变机制.现就HCC发生中涉及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做一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为胃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收集2001至2004年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例共694例,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WHO组织学分型和分级、Lauren分型、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pT)、病理TNM分期(pTNM).结果 694例胃癌中,男女比为3.96∶1;41~70岁组有644例,占92.80%,51~70岁为高发年龄段.胃癌好发部位依次
目的 探讨鼻胰管在预防高危人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PEP高危人群病例共105例,根据ERCP术中情况分为非鼻胰管组58例和鼻胰管组47例.鼻胰管组置入鼻胰管,在X线下导管头端过胰颈即可,非鼻胰管组则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放置鼻胆管或不放置引流管.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分析两组病例ERCP术前、术后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制备ANP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印迹法及RT-PCR方法检测假手术对照组和造模后6、12、24 h大鼠肠黏膜组织中PAR-2的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中PAR-2的表达较微弱.ANP造模后,PAR-2
应用抑酸药物是一项防治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重要措施,对不能口服药物的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用药和鼻饲管胃内给药,但均存在缺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对21例不能进食的颅脑损伤危重病患者经多功能胃肠管肠内应用雷贝拉唑提高胃液pH值,预防SU,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资料和分组:47例不
期刊
患者女,62岁,因腹胀、呕吐伴停止排气、排便反复发作半年余,于2011年6月30日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患者于2010年12月开始出现腹胀、腹痛,同时伴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反复发作5~6次,每次发作前1周左右排便次数减少,粪便成形,色黄.在外院辗转治疗,均诊断为病因不明的不完全性肠梗阻,予抗炎、补液、灌肠治疗后症状改善.发病期间无发热、呕血、腹泻、头晕、乏力等表现,发作间
期刊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分类与预后是临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1992年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共识意见[1](以下简称亚特兰大定义)首次从临床角度将AP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2种类型,曾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但SAP亚特兰大定义分类标准过于宽泛
期刊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之一,需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其破裂出血[1].EV结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用于预防EV再出血的疗效已获认可[2].本研究回顾分析高危EV患者预防性结扎的资料并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硬化门静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