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互动性课堂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交際教学理论和核心素养要求为指导,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依托,聚焦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解构在互动性写作课堂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法得出,当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话轮和主题时,学生便能在积极的协商和互动中自主完成主题开发和意义建构,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用英语来记录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核心素养;英语教学
  英语写作是一种语言能力的体现,同时,在写作过程也离不开各类思维的参与。在话题生成、语言组织、语篇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发散思维、逻辑力等思维品质得以发展。然而,通过与学生、教师的对话等方式进行调查,笔者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教学存在偏差,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一些教师甚至忽视写作过程的教学,直接将写作定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1]。
  一、直面教学偏差
  (一)重结果而轻过程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在高年级的每个单元最后的checkout time板块设置了写作环节。教师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然后要求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但教师往往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将写作练习布置为家庭作业。教师通过收到的写作“产品”判断学生的写作能力,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在毫无头绪、混乱甚至一片空白的思维中找到自己想说、可以说且适合表达的话语,并将话语组织成传递自身想法的语篇;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引导,使写作变成了简单的中译英长篇练习。教师没有意识到写作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积极作用,导致写作教学成为验收学生语言的“产品”,使自己沦为作文的“质检员”。
  (二)重语言而轻内容
  教师认为英语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所以注重纠正学生在写作语篇中出现的各类语法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写作教学和课后写作批改中格外重视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或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错误,如通过课堂范文修改、生生互改作文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特定主题的正确写法。针对语法错误较多的学生,一些教师甚至直接提供范文让其背诵。这样的写作教学中,学生虽然掌握了完成写作的方法,却难以正确表达自身观点。
  (三)学生谈“写”色变
  有学者认为,大多数学生第二语言的写作只是一种基于学校要求的学习活动,这种旨在巩固英语语言知识的写作活动难以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机,导致学生缺乏书面交流的欲望。更有一部分学生面对特定主题,不会找到作文立意,不会拓展话题,导致提笔困难,无话可说。长此以往,在没有教师帮助和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获得自主表达的成就感,对英语写作逐渐丧失信心。
  二、探究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成教学目标。英语写作课堂更需要这类互动,教师在面对面的课堂交流中通过话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营造语言习得的氛围,帮助学生开发主题、掌握知识、生成具有个人意义的语篇。下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课本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中最后一个板块Checkout time第二部分Think and write为例,探究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类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搭建支架,准备语言知识
  在这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学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水平,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实用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充学生的语库,全面提升学生表达的思维含量。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学生水平设置成长节点,合理搭建支架,使学生有想法、有话说、能说好。
  【案例1】教师呈现一幅美丽的地球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否热爱地球,为什么。接着,教师呈现一幅地球生病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讨论地球生病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话轮递进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因为词汇量有限或思路受限而难以表达时及时给予帮助,避免学生习得性无助,增强学生的表达自信,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T:Do you love our earth?
  S1:Yes.
  T:Why?
  S1: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nd flowers.
  T:And Trees can help us a lot in many ways, like...?
  S2:Wood comes from trees. We use wood to...
  T:Yes. If there are no trees, we can’t breathe. You know why?
  S3:Trees provide oxygen.
  T:What about you?
  S4:I love our earth too, because there is a lot of water. I love swimming in summer.
  T:Our beautiful earth gives us a lot of great presents so that we can live happily. But look at this picture. How is our earth now? What makes her so?
  S:She is thirsty now. Maybe because there is less water. She is angry now. Maybe because we throw too much plastic bags and bottles.   T:You are right. Our earth is sick. She has a lot of problems.
  【案例2】Look at some news in the envelope. Talk with your partner: What’s the matter? What makes so?
  News1:Recently, a social worker in America saved a turtle from the sea. But unfortunately, the turtle was still dead after several days. Then, doctors found 104 pieces of plastic in the turtle’s stomach. News2:Last Saturday, the sky in Indonesia was red! Scientists said it was because people burnt trees. Dusts and ashes polluted the air.
  教师利用真实的资料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方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接下来,教师可以使用JIGSAW阅读方式,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其中一个新闻,围绕“What’s the matter?”和“What makes so?”两个问题初步理解地球上发生的关于环保的事件。然后,学生可以仿照例句,小组合作写新闻梗概:A turtle ate too much plastic and died. Because people throw plastic bags and bottles into the sea.
  (二)开发主题,建立个人意义
  小学生的主题开发能力存在差异,需要教师的帮助,从而形成发散思维。需要师生共同开发的主题内容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公共主题”内容,指所有学生在探讨统一写作主题时共享的内容,如该主题的核心内容、写作基本思路、完成写作任务需要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等;二是“个人主题”内容,主要指学生从公共主题中可能发现的个人意义或他们最终确定要写的具体内容。教师在帮助学生开发主题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理解,个人意义的建立是学生意义表达和创造表达的基础。
  【案例3】将学生总结的新闻梗概以微信朋友圈的模式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请学生阅读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自己的回复写在纸上并贴在相应的新闻梗概下面,回复内容可以是自己认识到的重要性,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第一篇新闻为例:
  News 1: A turtle ate too much plastic and died. Because people throw plastic bags and bottles into the sea.
  Reply:
  Amy:We shouldn’t throw rubbish into the sea.
  Bob:We can reuse paper bags and glass bottles.
  Emily:In holidays, we can pick plastic things and other rubbish on the beach with our friends.
  (三)范式指导,详解过程知识
  很多学生欠缺写作过程知识。在构思时,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画结构图、列提纲等方式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发现自己的意愿和思想。写作过程知识包括如何根据文章的主题思想建构文章框架,以及修改和加工信息的知识,如何利用连词使语篇表达逻辑清晰、中心突出。
  【案例4】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为环保组织WWF开设公众号,为它写一篇环保主题的文章。首先,教师可以给出花瓣图、鱼骨图、气泡图等图式让学生填空(见图1),构思文章框架。其次,每个小组完成一篇短文,其中两人做编辑,注意内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一人做校对员,审核拼写和语法;一人做创意员,联系生活提供有创意的想法。
  (四)积极互动,培养读者意识
  英语写作是一种交流表达的过程,具有读者意识的作者更容易产生高质量的交流。英语写作课堂上,教师应放“权”于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表达、创意表达,感受真實交流带来的乐趣。
  【案例5】教师将小组文章张贴出来,请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文章下点赞并评论,最后收集获得最多点赞和评论数的文章,发送在公众号并置顶文章。教师可在学生分组写作时便说明这一要求,让学生了解文章需要传递的信息,并获得更多认同,从而使其在写作时做到有的放矢,主动修正语法错误,调整文章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在记忆、理解、应用上,而是走向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
  总之,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全面提升语言知识、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让学生爱上英文写作,爱上英语表达。
  【参考文献】
  兰良平,韩刚.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维持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而游戏是激活学生兴趣的动力。对此,在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营造灵动多变的英语知识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乐中享受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以便在激活英语课堂的同时提高教学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必修课。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游戏已经成为教师组
【摘要】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独特的立意,而立意的前提是审题,即只有审题精准才能够立意准确。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题立意,注重创新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从而使其在写作时能够更加轻松容易,提高写作水平。目前,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只有抓住审题与立意两个方面展开教学,才能化解作文教学的难点,提升作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审题立意;教学方法  写作离不开
【摘要】丰盈规律探究过程,让学生思维得以发展,让其经验得以积淀,创建适合每位学生的“童真课堂”,是笔者从教以来的价值追求。笔者认为,教师应有鲜明的儿童立场,能真正基于儿童的特点,丰盈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真正让知识鲜活起来,让学习内容丰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玉成学生一生“童真”。  【关键词】规律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童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摘要】文章首先对信息技术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中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随后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中的应用方法,最后对信息技术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后期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能力;应用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
【摘要】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阶层低且发展慢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实现高效学习。在小学阶段的众多学科中,数学的抽象性特点最为显著,对直观化教学手段的需求也最为强烈。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尝试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直观化课堂,使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从而构建数学
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修养,拓展学生的视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敞开心扉感悟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这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鲜活的素材。在学生诵读经典的语言文字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其感知语言的精妙,逐步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表达;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考试中占据较多分值。学生从低年级写话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与实践相脱离是我国现有教育最根本的弊端,与社会相隔绝,它的最大危害性是扼杀个性,抑制创造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化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优势,加强研究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以往的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师应凭借先进理念对授课成效进行反思,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授课手段进行创新,燃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设置专业的管理体系,强化体育意识,加强双向互动,借助比赛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突破当前的困境,构建出高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困境;对策分析  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锻炼可以放松原本紧绷的心情,极大程度地缓解课业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方向。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可以直接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素养。那么,如何强化化学实验环节,推进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呢?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实验环节;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一、引言  初中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主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