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 Urban的城市易涝区分析与优化

来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Mike Urban软件建立城市内涝模型,本文对广州市花都区不同降雨情景下的内涝分布情况、易涝点积水时间以及最大积水深度进行模拟.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调研数据契合度高,该模型适用于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管理.其间考察研究区已建成的雨水管网存在的问题,通过Mike Urban对易涝点在30年重现期下的管网充满度进行模拟,通过排水管网改造与扩建、加设雨水泵站等措施提升管道排水能力.
其他文献
为寻求一种西宁寒旱黄土区防治浅层滑坡的护坡草本植物,本研究对3种植物条件的黄土边坡进行人工降雨试验,通过采集降雨过程中素土边坡模型、耐寒型麦冬草边坡模型和高羊茅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分析总降雨量、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应时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两次人工降雨过程中,高羊茅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最长,耐寒型麦冬草边坡模型次之,素土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最短,高羊茅对坡体的渗透性影响最大.因此,相比纯素土和种植耐寒型麦冬草,西宁寒旱黄土区种植高羊茅能更好地固土
根据不同建筑类型,本文统计了能源站空调冷热负荷及生活热水负荷.为保障研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评估当地水体冬季温度变化,确定水源热泵冬季可运行时间,并评估河水源能源站夏季对当地河水水质、水温的影响,计算和确认最大水体换热量,然后制定合理的能源站主机配比方案,充分利用河水作为研究区空调的取放热源,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提高运行经济性、能源利用率和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是水体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开发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更好地表征区域水生态承载状况,本研究广泛收集水生态承载力相关文献资料,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收集指标参数,调查地区分类标准及其对应的特征指标,构建包括基本指标库和区域特征指标库的完善指标体系,并提出区域特征类型划分标准.
本文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锌矿在NH4Cl溶液中的浸出,并重点分析搅拌速度、NH4Cl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对异极矿在NH4Cl溶液中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NH4Cl浓度、反应温度和液固比可以极大提升锌浸出率,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较小.在温度155℃、NH4Cl浓度5.5 mol/L、液固比9:1、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大于97.50%.
本文以藏东南具有典型垂直山地地带性的色季拉山为研究区,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山区季节性冻土有机碳储量对坡位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坡位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未来碳循环的预测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对坡面尺度下土壤碳垂直分布、碳库组成和空间变异的影响.
本试验以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以振荡提取、超声提取代替索氏提取法提取城市污泥中的石油类,并对振荡频率、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取样量为1 g时,采用振荡提取法,振荡频率150 r/min、提取时间60 min为最佳试验条件;采用超声提取法,超声频率40 Hz、提取时间60 min为最佳试验条件.
查明矿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质条件和应力环境,可以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精细可靠的地质资料,以便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发生,这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红阳二矿南翼采区为例,进行地应力测量分析.
为了解菏泽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本研究于2020年1-12月采集16组菏泽市大气降水样品,分析了降水中pH、电导率和NO3-、SO42-、Ca2+、NH4+、Na+、Cl-、K+、Mg2+、F-等9种无机离子.研究结果表明,菏泽市大气降水pH保持在6.54~8.62,总体呈弱碱性,未出现酸雨现象.样品的电导率保持在19.6~120μS/cm,平均值为52.56μS/cm.离子质量浓度分析表明,降水中总无机离子质量浓度为22.77 mg/L.NO3-和SO42-为主要的阴离子,占阴离子总量的91.
安徽省淮北地区石灰岩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已探明的储量还不能够满足工业发展需求,而且主要是水泥用石灰岩矿.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石灰岩资源,合理部署石灰岩地质找矿工作,合理制定淮北地区水泥等工业发展的规划远景,本文对淮北地区石灰岩矿区范围进行预测,将淮北地区划分为石灰岩矿产资源Ⅲ级成矿区1个、Ⅳ级成矿带2个、预测区11个.
新建郑州—济南高速铁路长清黄河特大桥小里程侧采用22联3×56 m等跨预制胶拼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黄河边滩,胶拼连续梁桥长3.7 km.对其结构设计、节段拼装工艺以及主要计算指标等进行介绍.研究采用无湿接缝逐跨拼装工艺,全梁无任何湿接缝及现浇合龙段,实现了连续梁梁部预制拼装率100%;提出高速铁路中等跨度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节段预制拼装可采用三跨一联或两跨一联布置,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