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来源 :西北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国内外已报道的近80个倾倒边坡实例进行统计,从岩体几何形态、工程地质特征和失稳诱因3个方面分析归纳了边坡倾倒的变形演化规律和破坏特征.以地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边坡倾倒分类系统;并结合典型倾倒边坡实例,从工程地质的角度阐述了各失稳模式的演化特性和机理.新的分类系统拓宽了边坡倾倒破坏的研究范围,为此类边坡稳定性的量化分析夯实了地质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掌握清水河上游流域2000年以后植被覆盖时空演化情况,以固原原州区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法植被覆盖度评估模型.通过植被覆盖度分级、转移矩阵及差值计算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动态变化及生长趋势等,主要得到以下结论:2006年以前植被覆盖总体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以后植被覆盖明显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较高水平,以中、高植被覆盖为主,生态趋势较好;随着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植被连片性增强,破碎度不断降低,而裸地更加集中,流域生态保护与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如何对长江水质与污染源进行合理评价与判断,是我国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与防控的重要环节.本文聚焦于探讨模糊数学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同时对污染源做出判断.首先利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建立了长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接着基于一维水质模型对污染源进行了排查,利用长江干流7个观测站点将长江分为6个江段,通过污染物与降解系数的衰减变化关系建立微分方程,得到指数函数求出上游对下游的影响量,再对6个污染源近1a所排放的污染物求均值,从而构建了长江水质污染源判别模型.通过上述模型
结合食品检验机构人员监督指南及实验室具体做法,从质量监督员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限、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等方面对质量监督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食品检验机构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有效利用质量监督活动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形成良性PDCA循环,确保最终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
中国许多大型高边坡大多采用大开挖削坡、深锚固治理方案,拉西瓦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岸坡陡峻,基岩裸露,沟梁相间,勘测阶段经过了详细的地质勘察,根据其可能失稳破坏特征、不稳定体类型及分布,施工治理均采用表面的清坡、削坡、锚杆、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钢筋笼挡墙等,未采用大开挖和深锚固方案,经过多年的人工巡视及表面和深部监测,边坡稳定性性良好.
在冬季机械通风、夏季空调控温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气调储藏和谷物冷却技术,使仓内全年平均粮温控制在18℃以下,延缓了玉米脂肪酸值上升,实现全年免熏蒸和有利于保证玉米品质的储藏保管.
岩溶作为一种复杂的地质现象,其发生存在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根据苏巴什水库坝基砾岩溶隙形成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等内在条件,结合溶隙形成的构造运动、岩石成分和地下水的运动规律等诱发因素,对坝基砾岩溶隙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评价溶隙对基础稳定和渗漏的影响,提出了溶隙混凝土塞、端头围封、骑缝灌浆等处理措施,经检查溶隙封堵段充填密实,压水实验值均小于3 Lu,封堵和灌浆效果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喀什三角洲地区具有内陆干旱气候特征,因研究区西部地层中存在高硫酸盐类矿物质,导致研究区内存在“水质性”缺水、地下水空间分配不均匀等问题.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采用Visual Modflow对喀什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进行数值模拟,评价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结果表明:在南部盖孜河补给区现状年开采10万m3/d的基础上,增加研究区西部30万m3/d的开采与研究区东南部18万m3/d的开采模式,既满足本地区未来需水量的中长期规划,也满足生态环境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陕北延安黄土地区某水库初期蓄水后岸坡滑塌问题,对72处岸坡点进行勘查与分析,发现库区塌岸集中在黄土岸坡和土-岩组合岸坡,岸坡破坏模式以坍塌型为主,其次为滑塌型及滑移型;并从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水库运行方式等因素对塌岸影响机制进行探讨,采用Geo-studio软件对库区两种典型岸坡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设计正常蓄水位848.00 m下岸坡稳定系数介于0.691~0.865,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卡丘金图解法对库区长期塌岸进行预测,提出了最终塌岸宽度、塌岸占地面积及塌方量等,可
结合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和储粮情况,在夏季对高大平房仓进行了内环流技术试验.通过对试验仓房温度变化的测试,证明了内环流技术可以明显降低仓温、粮温,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生长繁殖,有效减少熏蒸次数,实现粮食的绿色储藏.
粮食、饲料、淀粉、水泥、矿物等粉、粒状物体,广泛采用吨包袋来进行包装和运输,介绍了创新设计的吨包拆袋投料站的拆袋和卸料等结构和原理,叙述了其降低现场操作的工作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等应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