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生物质混凝土对模拟酸性矿井水的净化实验研究

来源 :工业水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了多孔生物质混凝土(PBC),考察了其对模拟酸性矿井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时,PBC对酸性水酸度改善效果显著,出水pH维持在8~9之间。PBC对酸性水浊度、COD、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1.7%、74.4%、87.3%。实验结果同时表明,未掺木屑多孔混凝土和PBC两者的孔隙率在处理酸性水后均有所减小.但PBC随着木屑掺量的增加,孔隙率减小的越少。鉴于PBC对酸性水的净化效果,认为可以把PBC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使用,这也为酸性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其他文献
研发了一种新型冷却塔,通过对冷却塔进塔水流富余能量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低水头的微型水轮机,与冷却塔风机相匹配从而实现对冷却塔风机转速的控制,以此满足对出水温度的控制
从节能、防冻、优化操作等方面讲述独山子石化炼油厂对凝结水系统的回收改造,一方面将凝结水代替新水工质补入循环水场,降低了全厂新水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将凝结水并入热水系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一直以来追求高效安全的建设理念,在大中城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Cu/C-Al2O3。以Cu/C-Al2O3为催化剂,臭氧为氧化剂,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催化臭氧化处理,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浓度、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
通过柠檬酸络合法合成硼和铒共掺杂Bi VO4,并对其进行XRD、UV-Vis的表征以分析合成材料的物相、形貌。同时考察溶液的初始浓度、p H、催化剂投加量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在可见
我国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的标准体系,其先后进行2次修订。通过对我国前后三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