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做好文摘和加强随笔练习的好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中的文摘是指让学生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自由地摘录一些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文段及句子等。随笔练习则是指让学生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地去写作。其实这两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掌握一般的写作规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爱习作、会习作、习好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都得以发展。下面就谈谈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做好文摘和加强随笔练习的好处。
  
  一、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做好文摘和加强随笔练习,可以让学生摆脱没东西写、写不出东西的窘境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里学生最怕的就要数作文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脑中一片空白,有时好不容易凑足三四百字,但不是离题万里就是杂乱无章。更有少数学生,一节作文课下来,作文本上只有空荡荡的几行字,看上去真让人可怜。究其原因,归根到底主要是学生对所需写的东西知之甚少,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对所写的内容不感兴趣,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学生作文因材料的匮乏而导致内容的贫乏已成为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人们也习惯于用“学生缺乏生活”或“学生的生活面太狭窄”来概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但是,我们扪心自问,“生活贫乏”一定会造成作文“素材贫乏”和“内容贫乏”吗?其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好文摘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不断积累素材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的一个方法。有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诸如“只有记得旧句子,才能写得出新文章”之类的说法,所告诉我们的就是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在需要时并自然会水到渠成。
  在让学生做好文摘,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加强随笔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写随笔,因为没有一定的题目限制,可谓自由写作,即老师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自由选择文题,自由安排材料,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写见闻、谈感受、吐真情,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百花齐放。而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是敏感而丰富的,所以只要善于启发学生,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学生自己都会觉得可写的东西很多很多。
  
  二、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做好文摘和加强随笔练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
  活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我们广泛地去阅读课外书籍,就会不断增加我们的阅历,开阔我们的视野。而要求学生去摘录的这一环节其实就已经包含了一个阅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的途径去摘录优美的文段及句子,而摘录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整个环节就是作者的思维在学生大脑中的一个再现过程。读的和摘录的多了,学生的整个思维就会得以延续和拓展。久而久之,学生大脑中的思维并会自然地驾驭在众多思维方式之上,塑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即作文时所谓的个性或创新。我们都知道,大多学生所面对的都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个鲜活跳跃的生命、一颗颗激情荡漾的心灵。让学生在随笔中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哪怕是对社会、对人生只有一点点的感触,这也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思想,更何况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学生在对材料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和表达之后,其积极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周记、作读书笔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自由灵活的练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观察、组织、表达等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做好文摘和加强随笔练习,可以加强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品质
  
  罗兰曾说过:“忙碌紧张的现代生活使人们逐渐失去了欣赏与体味的心情。当人们习惯了不去深思的时候,生活就只剩下物质的奔走征逐,而没有性灵上的光辉了。能使自己一方面在现实中求生存,一方面在精神上另有境界,才是成功的人生。”中学生虽不像成人那样忙于生计,但在一切都以经济为轴心、金钱至上、自由至上的风气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侵蚀,思想散漫,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而只能片面、狭隘的感受生活。而写作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新表达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作就能够让学生去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这就使得学生看问题的角度能够接近生活,促使学生的思想能够趋于全面和成熟,能较深切的去体会人生的滋味。让学生自己去用心去体会,平淡的生活中所蕴藏着的真理。让学生明白,其实我们不缺乏敏锐的大脑,我们缺乏的是让大脑敏锐起来的内驱力。
  此外,坚持写随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写作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拨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人是被习惯支配的,而你可以选择或养成好的习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规律,也要努力地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提高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社会等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激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真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爱习作、会习作、习好作,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甘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而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课文中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的教学法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一、激发兴趣学拼音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要让学生在
【摘要】目前中学教学中,历史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培养    由于教材的庞杂、概括和枯燥等原因,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学生喜欢鲜活的东西,怎样让“死”的历史在学生们的眼中“活”起来呢?激发兴趣是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发现他人和实现共同目标两方面阐述了基础教育对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学习的训练与培养。  【关键词】共同生活 发现他人 共同目标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信息瞬息万变,使人的单独活动已经越来越是示其弱势,而更多地强调交往、互补和合作,并进行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这就迫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多地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这些变革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摘 要】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和“读”书可以说是同等的重要,学生进入中学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多种原因,琅琅的读书声似乎不再是校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帮助学生认识朗读的好处,指导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朗读 好处 提高水平 教师指导    现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见,到学校学习,“读”书是十分重要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是理解对“读”的
我们知道,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老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很难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语文具有多义的特点,简单的或相同的文字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内涵,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文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如此,决定了语文
【摘 要】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积累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本文则主要论述了阅读的难点以及解决对策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难点剖析 对策研究    高中英语的阅读训练与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有效地学习语言需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84-01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对于我国来说, 农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真正解决教育问题, 首先要扭转的是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此,笔者根据近几年对课改的学习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农村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教育 观念转变 教师观念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95-01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功,坚信每个学生都会是一块闪光的金子,这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当然差生也不例外,或者说教师应该给暂时落后的学生多一点关爱,有效补差是关爱落后生的最好表现。下面从三个方面谈有效补差:    一、补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不仅不能取消,必须还要加强,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共识,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份。我认为,造成政治课难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方面:    第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