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江畔单车行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水如画的楠溪江畔,散落着许许多多的古老村镇,浸润着耕读传家的淳厚民风。在人们熟知的芙蓉、苍坡、岩头等招牌式古村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却更加原汁原味的朴素村落,在青山碧水中默默美丽着。从旅店借辆单车,迎着清凉的江风,沿江而行,心中隐隐有一支古曲在吟唱: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篷溪,康乐亭边的桃源仙境
  
  一早上从岩头镇出发,厚厚的云层下,天色显得有些阴沉。沿着平坦的公路骑行到楠溪江的支流鹤盛溪畔,沿溪东行,浮云渐散,阳光灿烂,江对面的群山在云雾掩映中。溪边有浣衣的农妇,溪中碇步桥上有荷锄而行的农夫。
  蓬溪村是楠溪江中游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古村落。村子东西南三面环山,狭长的村落就是山岙中小小的桃花源。蓬溪的村民以谢氏为主,杂居着少量的李姓。楠溪江流域的谢氏都是名门之后,他们的远祖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谢氏在东晋一朝,既是百年望族,又有中兴之功,谢灵运世袭爵位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刘裕篡夺司马氏政权后,打击旧家世族,谢灵运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38岁的谢灵运被放逐为永嘉太守。到永嘉后,谢灵运意气消沉,寄情山水,不问政事。想必楠溪江的佳绝山水留给谢灵运的印象实在太深,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在广州被害后,后人扶柩回到永嘉,建墓并定居于温州城内。北宋年间,谢氏后裔又回到鹤盛溪畔建村筑寨,圆了六百年前谢灵运的一个山水隐居之梦。
  
  回到村中,找到全村中心位置的康乐亭。亭子一面是墙,两边是美人靠,亭内柱子上书有不少颂扬康乐公谢灵运的对联。那面墙上建有三个小龛,中间那个较大的绘有谢灵运的画像,一副倨傲的古代仕人形象。我们在村中的小巷里绕来绕去,终于来到一座高大气派的青砖嵌石匾门楼前,门额上赫然书有“近云山舍”四字。题字的落款是南宋大儒朱熹,两边是体现儒家传统教诲的石雕对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进入院中,最惹眼的是右手一道用青砖镂雕而成的花墙,长8米多,高近3米,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原来这就是篷溪人最骄傲的一处古迹,建于晚清,是永嘉县保护文物。据说本来是左右对称的两堵墙,对面的早已破坏无存。
  传说朱熹在两浙东路常平盐茶公事任上,曾到楠溪江访问地方学者宿儒,其中就来过蓬溪村。原来村口鹤盛溪绝壁上的摩崖石刻有朱熹题的“钓台”两字和一首五绝:
  “观鱼胜濠上,把钓超渭阳。严子如来此,定忘富春江。”
  四句小诗评点了庄子、姜子牙、严子陵三位隐逸于山水、超然于世外的大名人,也把蓬溪村水口的绝佳胜迹发扬到淋漓尽致。只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是遗事了,这些摩崖石刻都已在二十多年前村里修筑机耕路,开山炸岩的隆隆爆破声中化作烟尘,随鹤盛溪的清清流水而永远逝去了……
  
  鹤阳,白鹤曾经起舞
  
  离开蓬溪,沿鹤盛溪继续骑行,大约二十分钟便到了鹤阳村。广播里响亮地播着弹词,村口一个门楼跟前,三三两两的村人在闲聊。从门楼进去,只见樟树、小鸟、小孩、牛粪。
  鹤阳村地处通向石桅岩景区必经之地,深山峡谷,环境清幽秀丽。遥想当年,白鹤翩翩,迎风弄羽,青山绿水间声声清亮的鹤唳。而千百年以后,鹤已珍稀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鹤盛溪风光依然秀美如昔,鹤阳却变得名不符实了。
  自古以来,“幽阁棱余碧树索,琅琅中有读书声”的鹤阳就是个读书吟诗的好地方。据鹤阳《谢氏宗谱》记载,鹤阳谢氏与蓬溪一样,都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后裔。这个村子历代诗人辈出,宋代有隐居鹤阳,著有《和樵集》、《梅花百韵诗》的谢隽伯;明代有博通经史、工于诗词的谢道宁、谢道本,以诗书画堪称三绝的宫廷画师谢庭循等等。他们描写家乡鹤阳的诗作,熠熠生辉,琅琅上口,盛传不衰。
  
  村中的老屋多为明末清初建筑,但从建筑风格与特点来看,仍留有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格调,形制非常简洁古朴,富有楠溪江一带的地方特色。所有民居建筑屋面都是朴素的悬山顶和硬山顶,屋脊呈弧线形,两端上弯,屋面平缓,略有举折,造型舒展。
  在村外山脚下的一片田地间,找到了谢氏大宗祠,据说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门前晾着稻子,一个中年农人正在用稻桶打稻粒,他年幼的孩子在一旁玩耍,好奇地望着陌生来客。宗祠规模不小,正中那大大的“叙伦堂”二字旁边写着:“明内阁中书包蓉,光绪庚子年巧月吉日重修”。这便清楚地告知了它的初建和重修的年代。荒废已久的祠堂里空空荡荡的,戏台上堆了些稻杆,四壁显现出破败的样子,真叫人担心下一次强劲的台风会彻底吹垮了这座无人理睬的老屋。在宗祠的左边还有一座建筑,原来是个村庙。正面供着两尊不知名的菩萨,上写着:“有求必应”。可是显然很久没有人来烧香求佛了,灯油早就枯了。庙后面的院子里,倒有几棵板栗树和柿子树,旺盛地生长着。
  听老人说谢家还有一个宗祠,便跟着去了。顶着热烘烘的大太阳沿着村中的小路走了许久,才见路边一座规模小得多的祠堂。虽然小,但是还在使用着,所以经过村人的精心维护,显得比较精神。正中也上书“叙伦堂”三字,下面的案子上却一列摆放着足有几十个描金的牌位,各写着某人某人的神位。正中一个写着:“晋龙封康乐公温州知府临川内史谢灵运诰赦张氏太夫人神位”,然而却找不到谢灵运的。堂中摆放了几张方桌,几个老人在打牌乘凉。据说村人打完牌,或者村中举办什么大事,还会在这里聚餐。
  村里最老的民房是在曲曲折折的另一处角落。那间房子里面,只见一个老人守着另一个更老的老人,屋檐下一只黑猫探出头来,檐上那些雕花的乌瓦几乎已经脱落尽了。据说这户人家出过三个进士,不过却是明朝的事了。
  
  枫林,大路遗忘的儒雅古镇
  
  骑车去枫林古镇。从岩头到枫林不到5公里,公路平坦宽阔,中间经过楠溪江二桥。停车站在桥头眺望,楠溪江景色异常美丽,蓝天、碧水、绿色沙洲……沿着乡村公路骑行,路边闪出两位放牛的农人,戴着竹斗笠,披着厚厚的蓑衣,愣愣地注视着我,仿佛来自遥远的古代。
  枫林原名丰里。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易名为枫林。枫林建村久远,聚居人口众多,文人辈出,素称东瓯名镇。从地理的角度讲,楠溪江中上游最大的盆地里有枫林和岩头两个大镇子,都是有名气的好地方。而芙蓉、苍坡、林坑等只能称为村,是一个个楠溪江小村落。而且从前枫林因为交通方便,比岩头还要繁荣得多。但是后来楠溪江的交通要道绕过了枫林,而从西面的岩头穿过。这样,岩头就取代枫林成了这一带的中心,枫林却成了被大路遗忘的落寞古镇。
  骑着骑着,我忽然发现路边山坡上一座三层楼房上赫然用金字写着“徐氏大宗”,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宗祠修在现代建筑里。我便马上停车上去观看,沿着一条石板巷找到宗祠入口。里面一边是供着牌位的正厅,对面戏台的位置,也就是是写有“徐氏大宗”的建筑背面,居然是个舞台,上面写着“枫林电影院”。实在有意思,看来这座宗祠进一步发挥了公共集会和娱乐的功能:不光可以看戏,还可以看电影开大会。在正厅旁边,可以看见一座教堂的尖顶和十字架,斜阳下的光影与宗祠的传统建筑檐角相映,感觉颇为奇妙。要进教堂必须从原路出宗祠,然后绕一个大圈子,才能来到教堂入口处的门楼。门楼上写“天主堂”,这座教堂明显比岩头镇丽水街旁那座要大,边上还有一座崭新的二层神职人员宿舍楼,十分干净整洁。
  走在枫林的街巷中,时时遭遇一座座深宅大院,虽然今天看来已经破败,但是那规模和用料无不显示出当年的气派。向村人问了几次路,终于来到村中古迹最集中的圣旨门街。这条有年头的老街很狭窄,就像古装戏里长长细细的水袖,弯弯的柔柔的,正是楠溪江的韵味给你的那一种感觉。街上的店铺大多是木构旧建筑物,檐头低低,有气无力。一路看去,店铺的生意与吃饭穿衣有关的买卖是大头,也有新潮的美发与婚纱摄影,还有老字号药店。大多是小本生意,货摊子都朝街摆到外面去,街这边与街那边伸手可及,人与人鼻息相闻,客客气气。枫林就是这样子,给人一种恬淡安然的感觉,显得与世无争。
  
  就是这圣旨门街上,有圣旨门。这座旌表孝义的牌楼,当地人叫圣旨门洞,匾额上“徐尹沛尚义之门”七字乃是明朝皇帝的题词。一道圣旨建了圣旨门表彰一个枫林人的高尚品德,文官到此出轿,武将到此下马。村民至今仍在传讲徐尹沛舍重金赈灾民的义举,津津乐道先人的道德文章,一代品格典范仍在作用于民风教化之中。圣旨门的对面隔街有小巧的圣旨湖,湖边的老榕树枝叶茂盛,一侧的晚乐亭中有老人闲坐和孩童嘻戏。
  在枫林的土地上,时时会感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厚。镇中还有惠日寺、下社殿、枫林书院,以及许多座书香大宅院,都有着一段段崇文尚武的故事。当我快要骑车离开古镇返回岩头时,在公路边的石砌古寨门下发现几座古井,只见村妇在井旁浣衣,夕阳下袅袅炊烟从镇中的老屋上升起……
  
  埭头,天人合一的古朴家园
  
  从岩头到埭(音“带”)头古村,骑车距离比较远,但是一路上先沿楠溪江干流南下,再右拐沿小楠溪西行,可以饱览大、小楠溪自然风光的精华。清早出岩头镇,路上少有行人车辆,只有清凉的晨风拂面。朝阳照耀着楠溪江东岸的青山、河滩,江中几条细小的竹阀顺流悠悠漂下……柏油路平坦宽阔,基本都是缓缓的下坡,沿江骑行的感觉真是十分舒爽。
  停车登上江边高处的两座石亭,北边望去是漫漫河滩, 江中又有“滩林”,即断断续续露出水面的的小片河滩。正面江心小岛上有两头骆驼在悠闲地吃草。江中还有一匹黑色的小马驹在奋力泅渡,好容易爬上岸,又开始与岸上的一条黄狗玩起了游戏。而南面可见一大一小两个岛屿,一个像狮子,一个像皮球,绿色葱茏地嵌在曲折回环的碧蓝江水中,这就是那大名鼎鼎的狮子岩了。
  在丁字路口西拐上了去小楠溪方向的岔路,路的南面就是楠溪江的支流小楠溪。埭头村是小楠溪流域最有乡土人文色彩的古村落,从元朝末年建村至今,在这个世上已经历了700年的日落日出。徜徉埭头,如同翻阅一部活着的“历史书”,沧桑古朴是这部书的整体风格。这里处处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勾勒出一个个诗化的生存空间,令人深深感受到那些退守田园的先哲们寄情山水,雕琢家园,泽被后世的生活情怀。
  进村首先看到的是“陈氏大宗”,可见这里是个陈姓村落。旁边一间祠堂被改造成了农事活动馆,放了些磨豆腐的工具。循着村中的悠长的鹅卵石子路曲折前行,路上行人寥寥,不时可见鸡鸭嬉戏、猫狗相逐。村里的小巷小弄都打扫得很干净,宅院间竹木葱茏。忽见路边矗立着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高大门楼,顶部呈三角形,具有清末民初的西洋建筑特点。正立面有花纹卷草浮雕,门两侧墙壁则是龙凤花卉图案的砖雕,做工精美,有种很是独特的乡土气息。门上的横额早已空空如也,当年笔墨淋漓的格言佳句早被历史的风霜抹去。门内是很宽阔的宅院和轩敞的二层木楼,一位老妇人在专心致志地扬着收割的麦子,几只鸡不慌不忙地在四周漫步。
  前行不远就是墨沼池了,这里地势平坦开阔,远处有楠溪江特色的白色岩石山头做背景,池畔是一圈古雅的民宅,沿池是石块铺设的路面,池水中倒映着群山、绿树和老屋,意境不错。从池边北行没几步,就到了著名的古宅“松风水月”。古屋门前是一条狭长的水塘,水中红鲤游动,不时会扑拉出四溅的水花。面对水塘的是一座华美的门楼,上书“松风水月”。这实际上是个虚门,有其形而无其功用,根本无法进出。倒是侧面两座装饰较为简陋的门台是真的,进出要从侧面走。这样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深得曲径通幽的意趣。如此精心组织的几道关卡,大大增加了建筑入口的趣味性。
  走进院中,只见院落不大,玲珑轻巧,廊下有两位老人倚在竹躺椅上用永嘉土话聊天。满庭石砌地面上石缝间细草匍匐,四周群山环抱,池水相映。不难想见在多年以前,松风水月的主人在这里“植竹种花,终日坐卧其间,时临墨迹,随兴吟诗,优游自乐”的情形;或是在晴朗的月圆之夜,邀上二三好友,在院子里把酒长歌,小酌微醺中倚着池边的美人靠,看水天明月清辉相映,听村后山岗上松风簌簌,恍恍然得“太白遗风”的真传了。
  松风水月的旁边是鲁班祠,如今成了木匠工作场景馆。据说埭头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村,因此村民在此建馆纪念祖先们。由鲁班祠前行,经过另一座被辟为民居、乡土建筑展馆的古宅,有一条石铺小路通向村后山上的卧龙岗。古人起个这名字有寓意,是希望埭头村中的后代能像千古贤相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光宗耀祖。这卧龙岗乃是全村的风水之源,地脉所系的重地,也是村民对诸神顶礼膜拜供奉香火的场所。岗上有一座二层的石亭,有村民坐卧纳凉,亭后是两棵阴翳蔽天的参天古樟,树下的平台上有座蛮石砌成的小小土地庙,一边院墙上开着个神龛,院内也有三个神龛。另外,村里还有九条道路连着卧龙岗,村民称这是九条“龙道”,从不同的方向蜿蜒而来,煞是壮观。
  徜徉村中,细品那一份古朴的田园诗意,幢幢充满高雅情趣的文化古宅,我不禁自问:这,就是我梦寐中的家园吗?
  
  碧莲,永嘉郡祠忆刘基
  
  我沿小楠溪继续西进,去碧莲村探访刘伯温的祖祠“永嘉郡祠”。碧莲有永嘉郡祠,最早是从一本介绍永嘉文物的小册子里读到的。当时觉得那建筑虽是破败荒凉,却很有一番古韵。
  这一路随着地势的升高,坡度逐渐增大,骑起来颇有些吃力。好在沿途小楠溪的风光渐入佳境,左面是奔流的小楠溪和宽广的田园,右面可见如柱石般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的群群山峰。这里就是大箬岩景区的12峰和石门台。
  终于在村后河边的医院背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永嘉郡祠。祠是很旧陋了,且有些倾斜,但骨子里依旧有一种气派。那严谨的布局,用材的粗壮,透析出一种庄重和威慑。这里本来是刘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封刘伯温祖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便改名为永嘉郡祠。现在的建筑是明代中期的遗物,是典型的明代木构祠宇建筑。
  一位在祠前空场上晒稻谷的农人,歇下手中的活计,颇自豪地说:“我们跟刘伯温是共一脉的祖先,这里的祠堂比起南田的刘基庙,还早90多年呢。”还说刘基归田当年,曾数次来到这里,并在祠中留下了两幅对联,一联为“懋官懋赏已订山河之誓;世臣世禄毋忘忠孝之辈”。另一联为“青田与碧莲,支分通脉络,后汉承前汉,吾宗即彼宗;礼乐光先德,诗书追古风,参裔居两地,谱牒万年同”,说明了碧莲刘氏与青田刘氏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祠堂大门锁着,我试着推了推侧面的边门,发现有一扇是虚掩着的。进入祠中,里头清冷幽静,斑驳陆离,中间虽有敞亮的天井,却满地是蒿草,丛生荒芜。祠为二进二厢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天井东西为厢楼,正中有戏台,平面呈方形,四柱歇山顶。正殿进深很大,里面有三尊并坐着的塑像,明太祖朱元璋居中,碧莲村一世祖刘义居右,居左的便是明代开国国师刘基。这尊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造像,自然有些粗糙俗气,但尚能把刘基那种充满睿智的神态表现出来。一个遥远而虚幻的形象站在时间深处,冥冥中,似乎仍能感觉到他真实生命的存在,还有他的文韬武略……
  记得中学时就读过刘基的《卖柑者言》,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者的揭露,犀利尖刻,入木三分,痛快淋漓。
  郡祠中有几帧名联,细细品读也颇有些味道。读到洪武三年御史宋濂题写的:“为帝者师,为王者令,亘古中山第一;如日之光,如月之明,于今碧水无双”时,觉得这赞誉真可谓大胆。遥想洪武一朝腥风血雨,教人闻之丧胆,谁敢如此?不过那朱元璋虽性情残暴,但对刘基表面上仍很恭敬,在各种场合都称之为先生。何况宋濂与刘基是一对至交好友,私下里出此联也是可能的。另一幅颂扬刘基的楹联则这样写道:“学为帝师开国文臣第一,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据说祠中还藏有刘基著《诸葛攻守战略》六种兵书14本,更是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走出郡祠,已是正午光景,于是把心上的沉重卸落了下来。外面的阳光很是灿烂。
  
  《旅游》资讯:
  
  骑行楠溪江建议以岩头镇为基地,从岩头骑车到芙蓉只要5分钟,到苍坡10分钟,沿公路走就行,路况很好。
  到枫林大约需要骑行20分钟,过芙蓉后不远在一块写有“枫林古镇”的路牌的三岔路口向左拐弯,中间经过楠溪江二桥,一直骑到山脚下再向右拐便是。
  到蓬溪路稍远,单程需要约50分钟。从岩头出发向北沿公路过苍坡后继续前行,在写有“雁荡山、石桅岩”的指示牌向左拐沿楠溪江的支流鹤盛溪畔的公路东行约20分钟后向右拐过石板桥跨过鹤盛溪继续沿溪东行就到了。路上经过几座隧道,里面光线比较暗,注意避让机动车。游览完蓬溪,沿鹤盛溪边的公路骑行大约20分钟便到鹤阳。
  从岩头去埭头骑车距离比较远,需要安排一整天的时间。路线是先沿楠溪江干流的公路南下,经过狮子岩,在旅游接待中心旁边的丁字路口向右拐沿小楠溪边的公路西行。骑到九房村后离开大路,向北沿村道骑不远就到埭头。这一路需要90-100分钟,但是沿路风光很美,而且路况良好,并不会感觉疲劳。去碧莲需要沿公路继续向西骑行30分钟左右。碧莲是个镇,市面比较繁华,可以很方便地解决午饭问题。
其他文献
2019年6月5日,克里姆林宫孔雀石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郑重签署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新定位,新内涵。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在世界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这一刻,载入中俄关系史册,也必将成为国际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友谊:“热烈欢迎老朋友”  这是2013年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第八次到访俄罗斯。普京总统精心安排了一场欢迎仪式。 
坎坷求学路  1924年2月24日,一个男孩出生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一个乡医之家,父亲给他起名“黄绍强”。  当时,战火纷飞,山河飘零,黄绍强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在1938年至1941年间,他从广东到广西,一路求学。虽然求学辗转,生活艰苦,他却不改救国之志,还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旭华”,取“旭日荣华”之意。最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  一段坎坷的求学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实现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  找准深度贫困的成因。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條件、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等。从自然条件看,深度贫困地区
一幅画,或山水草木,或花鸟鱼虫,中间总会有一些空白。不能因为空白,就认为毫无意义,它其实是画家为了让画面更加谐调而刻意留下的,可以引发观众丰富的想象。如果画面中堆满物体,就会让人感觉单调而压抑。写文章也一样,讲究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能从头到尾全是写实。虚实结合的文章往往疏密有致、气韵流畅,留给读者美好的想象空间。  有些同学在写游记时,容易写成介绍景点的“导游词”式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四平八稳,没
关城的砖    关长城盘踞在金柜山、翠屏山上,像雄鹰巨大的双翼,崇耸的关楼和关楼前的瓮城,就像雄鹰的头颅。关城城体跨度大,落差大,凭谷依山的雄胜气势,非一般关城能够相比。按古时的说法,它的总长达13华里37步。北关门城台墙面是花墙,光怪陆离,像一幅刻意标新立异的抽象派的画。砌台的用材太没规矩,有花岗岩条石,有碎石块,有青色的城墙砖。城墙砖还不是一种规格尺寸,有薄有厚有大有小,厚的是我们都熟悉的明代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2020年12月30日报道,随着美国无人机袭击杀害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周年纪念日的临近,美国日益担忧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可能升级,许多人担心伊朗可能会进行报复。  美国中央司令部12月30日宣布,美国空軍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B-52H轰炸机的空勤人员已部署在中东。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即将对萨尔马特导弹进行飞行测试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2020年12月30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
产品  001 圆珠笔  利用钢珠旋转把油墨写到纸上的一种书写工具。圆珠笔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888年,不过未能被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直到1930年代,一名匈牙利記者因为忘带备用钢笔和墨水耽误了工作,事后他委托化学家胞弟研究出一支新型笔,不需要总是灌墨水,最好还能在布料和木材上写字— 这一需求在当时是普遍的。兄弟俩申请了专利,并生产出第一种商品化的圆珠笔—Biro圆珠笔。“二战”后,圆珠笔传入
11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这一决定,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并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作出战略部署。透过这13方面的制度安排,“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循着决定明确的奋进之路,一
阜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地处太行深山区,自古被誉为“冀晋咽喉”“畿西屏障”,原晋察冀边区首府。  这片黄土地流淌着红色基因,曾建立了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因创立了崭新的民主制度及完备建制,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新中国的雏形”;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到阜平工作,发布“五一口号”,第一次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发出新中
2020年最后一天,赵明从华为离职。  新职位尚未官宣,却已昭然若揭: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这是继2020年11月17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的消息之后的既定流程之一—当然,这一流程也是2019年开始美国对华为实施各类禁令的后续。  大学毕业就进入华为的赵明,曾深耕无线解决方案领域、拓展海外市场,直至2015年担任荣耀总裁,个人履历堪称华为发展的缩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