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制度创新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创新是美英德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同特征,亦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创新,应以办学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投资体制的创新为重点。
其他文献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性的本质是“人性”与“人力”的统一;按照这人标准,可将人的创造性划分为自我性的创造性与社会性的创造性。大学生的创造性存在个体差异;大学生的创造性处于由自我性向社会性过渡的关键期;大学生的创造性是全面的,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
MPA教育应朝工程化方向发展,其内涵是以应用性教学科目和实践性课堂教育为主导,实现教学过程技术化和教学评估系统化。MPA教育的基本框架是“一门技术,二个领域,三个基础,四个层次”。实现MPA教育工程化,必须强化角色模拟法、实习教学、案例教学、挂职锻炼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表现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教学形式上有更多的实践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对学校中的教学信息沟通环节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隐性损失,分析导致教学信息隐性损失的原因,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
清末教会大学不仅是西方学位制度传入近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也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实践产生了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起步和发展。
在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中,教育受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所推动,教育的政治功能得以鲜明体现。展望未来的教育,政权对教育的干预,不能重蹈“教育政治化”之覆辙,应使教育投身到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探究西方名校“活力”之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牛津、剑桥、柏林、哈佛等为代表的西方名校在长达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创造了世界高教史上的“教育奇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妥善地处理了“不变”与“变”的关系,在回应时代剧变的挑战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独有的大学精神。同时,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以及西方名校不同模式间的“互动效应”也为西方名校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但多样化不是随意化,不能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实现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主导方向应是打破“大一统”、发展“多样性”,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
本文讨论了工业化国家大学与第三世界大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第三世界大学在各自国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对工业化国家大学而言,第三世界大学处于边缘地位,在语言、学术基础设施、科研实力、知识交流途径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不利。当然,大学的中心与边缘地位具有相对性,在不同国家之间用至在一国内部,也存在中心大学与边缘大学的区分。作者还对改进第三世界高等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