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八·五”期间的住宅建设

来源 :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放浦东、开发浦东的重要决策为上海经济的振兴和腾飞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同时房改的即将出台也为浦东新区的住宅建设带来新的希望。据房管部门统计,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在4m~2以下的困难户达32.7万户,其中2.5m~2以下的特困户有4.2万户,大批住宅失修严重,全市房屋房龄在60年以上的旧式里弄屋达200万m~2,损坏严重的有460万m~2,其中危房14.6万m~2,还有棚房、简屋124万m~2,也亟待有计划加以改造。房改的出台必然增强市民对改造住房的期望值,而将浦西人口适度迁往浦东是办法之一,所以加快浦东住宅建设是当务之急。但是,住宅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浦东新区的现状。
其他文献
公共知识分子一词,舶来圣朝,不知起自何时,但近来销路大开,则是有目共睹的事.此数年间,号召公共知识分子兴起者有之,自命为公共知识分子而洋洋四顾者有之,读书未几而旋称将为公共知识分子者亦有之.或云,今之所谓知识分子而不公共然者,岂有之哉.
<正> 世界是人的世界,而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之下完成的。据此,欲追寻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唤起人的巨大能动作用,就必须遵循人的一心理活动规律。本文试图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对激励机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