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CP抗体、抗MCV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中的意义

来源 :医学研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MCV-Ab)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67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肺高分辨CT是否合并有ILD分为RA-ILD组(有ILD,n=105)和RA-NILD组(无ILD,n=162).比较各组血清CCP-Ab、MCV-Ab水平,并分析其在ILD中的诊断效能、与肺HRCT分级以及疾病活动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关节压痛数、DAS-28评分、RF、CCP-Ab、MCV-Ab水平与RA是否合并ILD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病程、CCP-Ab、MCV-Ab水平为RA合并ILD的独立预测因素(P0,P0,P<0.05).结论 CCP-Ab、MCV-Ab是RA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RA-ILD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两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ILD的早期诊断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iR-2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LPS刺激H9c2大鼠心肌细胞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iR-22模拟物转染心肌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LPS组、miR-22+LPS组和miR-NC+LPS组.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2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2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22的表达在LP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MTT试验
目的 回顾性分析筛查年龄及采样孕周对双胎妊娠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浓度的影响.方法 以同期进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为对照,对双胎妊娠孕妇无创产前检测结果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双胎妊娠孕妇的筛查年龄和采样孕周对胎儿游离DNA浓度的影响.结果 双胎妊娠孕妇NIPT平均筛查年龄及采样孕周均小于单胎,二者筛查年龄分别为31.72±3.45岁和33.14±3.73岁(P<0.01);采样孕周分别为15.30±1.94周和16.19±2.94周(P0.05).双胎妊娠孕妇胎儿游离DNA浓度在孕16~17周及18
目的 通过检测湿寒应激条件下绝经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尿生化指标,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VX模型组和OVX+湿寒组,每组12只,OVX+湿寒组给予应激条件干预9周,于术后7周、9周测量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尿生化指标.结果(1)骨密度(BMD):第7周,与OVX模型组比较,OVX+湿寒组降低.(2)骨生物力学: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OVX+湿寒组骨折应力、杨氏模量明显降低.(3)尿生化指标:第7周,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NTI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138例CHF患者资料.比较不同射血分数CHF患者合并NTIS差异,并分析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与CHF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与非NTIS组比较,NTIS组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肽C、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
目的 探讨湖南省株洲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常见病因,并进行相关UGT1A1基因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9月 ~2020年12月笔者医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117例(病例组),完善常规检查调查其病因,并全部进行UGT1A1基因检测;选取同期笔者医院未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新生儿6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在病例组中,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UGT1A1 G71R突变61例,不明原因28例,溶血性疾病27例,感染21例,其中2
目的 明确 β-arrestin-2影响NF-κB通路调节FLS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小鼠CIA模型,分离获取RA-FLSs细胞,qRT-PCR法检测IL-1β、IL-6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MP3、MMP13、p-P65、p-IκBα 的表达情况;使用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刺激RA-FLSs细胞,分析细胞炎性因子、软骨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IL-1β、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β-arrestin-2可以降低RA-FLSs细胞
目的 探讨lncRNA CoroMarker、lncRNA IFNG-AS1、lncRNA AF131217.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9年3月 ~2020年9月CAD患者40例为病例组,冠状动脉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通过q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CoroMarker、ln-cRNA AF131217.1和lncRNA IFN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同时伴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危险因素,以便明确进一步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相关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2015年1月 ~2019年12月术前常规腹部彩超(US)检查仅发现胆囊结石患者5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探查或术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证实存在隐匿性胆总管结石患者66例作为实验组,不伴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asso-Lo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2-AS1(lncRNA ZEB2-AS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1月 ~2018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29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ncRNA ZEB2-AS1表达,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对肺癌患者预后进
目的 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的意义.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术前抽血检测LMTK3及甲状腺功能七项,根据术后病理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TC,n=71)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G,n=57),以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对观察指标做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观察对象对诊断PTC的意义,并分析LMTK3与PTC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 临床资料比较中,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