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对外交流的范围日益广泛,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英语热。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改革目前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模式,既要吸收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优势,又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社会和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调查。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笔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其他参考资源,把外语中除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以外的各类文章,那么,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翻译课后,究竟有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就对所带03级两个班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98份,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翻译课程后的掌握情况,借以了解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以下为问卷题目和调查结果:
(1)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对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传达原文的意义,符合中英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2)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对介绍、提要、广告、产品说明书等特殊文体进行英汉互译。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3)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将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翻译成中文,能基本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4)你现在能否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文献等翻译为中文,译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5)你现在能否将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报告、论文等文章译为英文,译文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6)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熟练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译文流畅。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7)你现在能否将报刊上的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的的文章译为英文,译文达意。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8)以下哪一项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A.我知道基本的翻译技巧并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B.我知道基本的翻译技巧但不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C.我不了解几本翻译技巧所以不会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由上表可见,通过一学期翻译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相关的翻译技巧和理论,也能够基本从事难度较低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的英汉互译。但是,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相关资料的翻译还存在困难,而且,最令人担忧的是,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翻译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将其应用于实践。
独立学院翻译课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以上分析,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翻译学习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翻译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采取批评式教学模式。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讲解太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即使是评讲课,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争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时间不多。教师的动机固然不错,力图讲明道理,但客观上却忽视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为此,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精讲多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主。
翻译教学实践中,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在详解并例示一种翻译方法或技巧后,给学生布置事先选定的相应翻译练习;练习完成后,各小组讨论每位成员的译文,取其精华,向教师递交一份小组成员共同认可的译文;教师检查完每个小组的译文后,再对其分别加以评价,指出译文中的优点和不妥之处;最后教师把自己的参考译文提供给学生,并鼓励大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时间允许,可继续进行讨论。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师生共同探讨某种译法。教师讲解译文时要以肯定为主,对语言能力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实践证明,如果批评式教学模式运用得当,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译文既要有就事论事的讲解,又要有理论、原则的讲述和技巧的归纳。既要讲授词、句的翻译,又要注重段落篇章的分析,尤其要注意两种语言的对比。
2 注意运用情景案例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翻译教学多以文学翻译为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所选译例及翻译练习,大多是文学名著中的句子和段落,学生所学的也就基本上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技巧和评价标准。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时,常常感到无法适应。情境案例教学主要通过真实的或模拟实际的翻译材料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所选择或供选择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文学,还包括科技、经济、管理、外交、外贸、金融、法律、军事、教育、影视、媒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翻译教学模式应遵照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否则,翻译教学就是一种学院式的封闭教学体系,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翻译的内部动机。
3 融入适当的语法教学。在独立院校的翻译课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只讲翻译理论和技巧而忽视语法的作用。不少教授翻译的教师可能以为既然学生已经上过语法课,如果再在翻译课上讲语法知识就显得既没必要也浪费时间。但是,即使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其实际掌握和应用的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来就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在翻译单句的时候都语法错误不断,更可以想象他们在翻译段落或短文时会出现哪些错误了。
翻译课中的语法教学应以翻译练习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语法讲解和分析,也就是少讲多练。学生学语法的主要途径不是听讲或看书,而是做练习、实践。许多事情都是讲方法容易而做起来难,英语语法也是如此。在掌握语法规则和熟练运用语法规则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跨度,这个跨度只能靠实践来削减。学生在看完一本语法书之后,往往感觉“记不住”,原因就在于此。只有通过反复操练,才能使学生真正记住语法规则并学会运用它们。在操练的过程中,有许多疑难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就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然后才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解释。而翻译课无疑为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练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翻译练习中学生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专项语法讲解,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语法问题,又为学生提高翻译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翻译教学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独立学院中,必须改革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不断求实和创新。惟有如此,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才会培养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具有较强翻译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调查。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笔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其他参考资源,把外语中除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以外的各类文章,那么,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翻译课后,究竟有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就对所带03级两个班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98份,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翻译课程后的掌握情况,借以了解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以下为问卷题目和调查结果:
(1)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对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传达原文的意义,符合中英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2)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对介绍、提要、广告、产品说明书等特殊文体进行英汉互译。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3)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将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翻译成中文,能基本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4)你现在能否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文献等翻译为中文,译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5)你现在能否将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报告、论文等文章译为英文,译文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6)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熟练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译文流畅。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7)你现在能否将报刊上的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的的文章译为英文,译文达意。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8)以下哪一项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A.我知道基本的翻译技巧并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B.我知道基本的翻译技巧但不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C.我不了解几本翻译技巧所以不会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由上表可见,通过一学期翻译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相关的翻译技巧和理论,也能够基本从事难度较低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的英汉互译。但是,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相关资料的翻译还存在困难,而且,最令人担忧的是,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翻译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将其应用于实践。
独立学院翻译课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以上分析,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翻译学习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翻译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采取批评式教学模式。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讲解太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即使是评讲课,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争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时间不多。教师的动机固然不错,力图讲明道理,但客观上却忽视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为此,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精讲多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主。
翻译教学实践中,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在详解并例示一种翻译方法或技巧后,给学生布置事先选定的相应翻译练习;练习完成后,各小组讨论每位成员的译文,取其精华,向教师递交一份小组成员共同认可的译文;教师检查完每个小组的译文后,再对其分别加以评价,指出译文中的优点和不妥之处;最后教师把自己的参考译文提供给学生,并鼓励大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时间允许,可继续进行讨论。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师生共同探讨某种译法。教师讲解译文时要以肯定为主,对语言能力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实践证明,如果批评式教学模式运用得当,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译文既要有就事论事的讲解,又要有理论、原则的讲述和技巧的归纳。既要讲授词、句的翻译,又要注重段落篇章的分析,尤其要注意两种语言的对比。
2 注意运用情景案例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翻译教学多以文学翻译为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所选译例及翻译练习,大多是文学名著中的句子和段落,学生所学的也就基本上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技巧和评价标准。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时,常常感到无法适应。情境案例教学主要通过真实的或模拟实际的翻译材料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所选择或供选择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文学,还包括科技、经济、管理、外交、外贸、金融、法律、军事、教育、影视、媒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翻译教学模式应遵照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否则,翻译教学就是一种学院式的封闭教学体系,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翻译的内部动机。
3 融入适当的语法教学。在独立院校的翻译课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只讲翻译理论和技巧而忽视语法的作用。不少教授翻译的教师可能以为既然学生已经上过语法课,如果再在翻译课上讲语法知识就显得既没必要也浪费时间。但是,即使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其实际掌握和应用的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来就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在翻译单句的时候都语法错误不断,更可以想象他们在翻译段落或短文时会出现哪些错误了。
翻译课中的语法教学应以翻译练习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语法讲解和分析,也就是少讲多练。学生学语法的主要途径不是听讲或看书,而是做练习、实践。许多事情都是讲方法容易而做起来难,英语语法也是如此。在掌握语法规则和熟练运用语法规则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跨度,这个跨度只能靠实践来削减。学生在看完一本语法书之后,往往感觉“记不住”,原因就在于此。只有通过反复操练,才能使学生真正记住语法规则并学会运用它们。在操练的过程中,有许多疑难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就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然后才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解释。而翻译课无疑为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练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翻译练习中学生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专项语法讲解,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语法问题,又为学生提高翻译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翻译教学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独立学院中,必须改革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不断求实和创新。惟有如此,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才会培养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具有较强翻译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