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叶省藤材水分吸附特性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单叶省藤材水分吸附的变化规律,阐明藤材内部水分吸附变化的深层机理,为解决藤材安全贮存与合理加工利用过程中由水分吸附和散失引起的质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水蒸气吸附仪测定藤材的水分吸附行为,选择H-H模型、GAB模型、Halsey模型、Henderson模型、Oswin模型和Smith模型对平衡含水率(EMC)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并评价其拟合效果,运用最佳拟合模型分析水分吸附过程中平衡含水率、单分子层吸附水和多分子层吸附水的变化规律。【结果】单叶省藤材水分吸附等温线呈“S”形,属于第Ⅱ
其他文献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基于实地考察法,结合“新乡贤”自身概念与特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分析发现“新乡贤”参与农村治理主要存在人才流失,人口“空心化”现
【目的】以生物防治防控杨树溃疡病发生与危害为目标,筛选能有效抑制杨树溃疡病且具有开发潜力的拮抗菌株,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因子。【方法】从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山保护站林下土壤样品中筛选获得1株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链霉菌,编号为HS1。采用多重筛选法确定菌株HS1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运用人工接种法测定菌株HS1发酵液对杨树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菌株HS1及其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
【目的】基于室内模拟的飞火引燃试验数据,使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飞火引燃的因子进行建模,探究该模型在预测飞火引燃中的适用性,为林火行为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纯林为对象,以球果、1 h时滞、10 h时滞小枝为火源,构造不同风速、可燃物含水率和压缩比的可燃物床层,进行引燃试验,建立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的3种火源的引燃概率模型。【结果】3种类型火源分别进行了1800次点烧试验,球果、1 h时滞和10 h时滞小枝引燃次数分别为414、161和337次;本研究梯度范围
【目的】验证磷胁迫下添加外源乙烯对杉木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提高磷素利用率以适应逆境。【方法】选取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种子园的同一个半同胞家系杉木幼苗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供磷(P0:0 mmol·L-1KH2PO4)和正常供磷(P1:1 mmol·L-1KH2PO4)2个磷水平,在不同供磷水平下设计3个试剂处理(E+:添加200 mg·L-1
尽管我国有着十分辽阔的国土面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于庞大,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以少量的土地养活大量的人口,土地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再加上农业种植方式的不合理使得农业结构失衡,造成我国土地已经不堪重负。故而,人们急切需要探索出新的农业结构模型,重新权衡农业种植当中各因素所能够发挥出的影响和作用,以此来实现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篇文章当中,将会以农业种植以及农业结构为核心,在充分考察现实农业种植情况的基础上,对于农业种植各元素在农业结构中的影响进行系统化分析,并给予有效的改进措
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建设医疗设施和服务来推动农村医养康之路,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问题,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分担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作用。
2020年12月9日,小甸镇召开包村镇干部、村党总支书记会议,安排部署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土地是民生之本,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确权对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就显
为研究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不同精子密度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hybrid yellow catfish“Huangyou-1”)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的影响,设置8组不同精子密度组(1.0×103~1.0×106个·mL-1)开展人工授精实验。结果表明:当精子密度从1.0×103个·mL-1提高到2.5×104个·mL-1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发布,揭晓获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个人。其中,在自然科学奖中,由昆明理工大学申报的“铜铅锌氧化矿物强化硫化浮选理论”项目成果获一等奖。铜铅锌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我国铜铅锌年消耗量巨大,但自给率不足,对外依存度过高。铜铅锌氧化矿主要存在于硫化矿矿床的氧化带,是全省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选冶回收难度大,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的】比较科尔沁沙地典型生境上生长的刺榆木质部水力结构特征、叶片水分关系与光合气体交换特征,探讨刺榆适应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内在生理机制,为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造林和植被修复的适地适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丘间低地和沙丘上部2种土壤水分环境中的刺榆为研究对象,从树木水力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生境刺榆枝条水分传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差异,结合叶片水分关系、光合生理特性以及木质部解剖结构等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