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棒石组配硫酸锌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及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凹凸棒石组配硫酸锌作为修复材料在钝化土壤Cd以及促进玉米生长方面的应用潜力,以凹凸棒石为原料,通过液相浸渍制备凹凸棒石组配硫酸锌作为钝化剂开展钝化试验与盆栽试验,研究了凹凸棒石与硫酸锌配比分别为3∶1、5∶1、7∶1、9∶1、11∶1时对土壤Cd有效性、玉米生长状况及其对Cd富集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初步探讨钝化剂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凹凸棒石组配硫酸锌钝化处理使Cd的DTPA(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有效态含量降低了 5.22%~32.77%,TCLP(毒性浸出方法)有效态含量降低了 12.43%~35.65%,Cd的钝化效率随硫酸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钝化处理可显著降低玉米植株中Cd的含量,其茎部Cd含量的最大降幅为60.06%,根部Cd含量的最大降幅为32.69%,Cd主要集中分布在根部;同时,钝化剂的加入缓解了 Cd对玉米生长的胁迫,随硫酸锌用量的增加,玉米生物量显著提升.研究显示,凹凸棒石组配硫酸锌可作为对Cd污染农田修复的钝化剂,在钝化剂同等剂量水平下,凹凸棒石与硫酸锌配比为3:1时,对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地,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长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长江经济带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保护修复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巨大但投入能力有限,如何实现长江大保护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长江大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查阅分析文献资料
期刊
为研究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园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19年夏季对园区12家企业厂界及2处园区边界进行VOCs采样,共获得64组有效样品,分析VOCs浓度水平及空间分布,并评价环境影响及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化工园区ρ(TVOC)(TVOC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compound)为(275.07±115.03)μg/m3,范围为46.64~460.40 μg/m3,其中烷烃占比最高,浓度为(173.42±79.29)μg/m3,占总浓度的6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途径的重要方法.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变化反映了自然界和生物体内混合、分馏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作为指标计算混合物的来源贡献,或研究造成分馏的化学反应和生物代谢路径.从20世纪中期确立稳定同位素的基础原理,70年间该技术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等领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其中,水体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和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已有诸多研究涉及稳定同位素在水环境中污染物溯源、水生态系统元素迁移转化、水生生物营养来源和营养关系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梳理
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以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4-·)来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技术.近年来,通过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而产生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基于·OH的传统高级氧化技术相比,基于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还原电位高、半衰期长、适用pH范围广和对污染物反应快速等优点.本文从活化PMS方法的特点和性质出发,对目前活化PMS技术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和活化机理进行了论述,活化方法包括过渡金属活化(均相和非均相)、碳质材料活
氯代有机物(COPs)是一类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和中间体,但其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致癌性及遗传毒性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开发消除COPs毒性的新型技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电催化氢解技术(ECH)因具有高反应活性、结构简单、二次污染风险小等优势而备受青睐.本文系统综述了钯(Pd)基催化剂上的ECH反应机制,探究强还原性氢自由基(H*)的定量分析方法,揭示脱氯反应与析氢副反应间的竞争关系.通过分析H*产量、污染物脱附、电场等因素对脱氯速率的影响规律,建
环境中难降解有机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外场效应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外场效应强化过硫酸盐活化技术的微观机制和污染物去除效能并拓宽其应用范围,综述了包括热场、US(ultrasonic,超声)场、电场、光场、磁场及压电场6类常见外场辅助过硫酸盐活化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①热场、US场、电场及光场强化过硫酸盐活化技术去除污染物的效能、活化机理和实际应用价值已被进行详细的研究.②在上述场效应中,磁场仅应用于提高Fe0及相关复合物活
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具有广泛的空间覆盖度和相对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基于AOD与PM2.5的相关关系来估算PM2.5浓度已成为监测近地面PM2.5的有效途径,其估算结果较可靠,能够为治理PM2.5污染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从反演AOD数据集和PM2.5浓度估算模型2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从卫星轨道运行类型角度分析各类传感器的产品特征,并对缺失AOD的插补方法进行分类评价;对PM2.5浓度的估算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性.结果表明:①各类卫星传感器均具有特定功能及优缺点,其中地
为深入探讨人工湿地中耐盐植物协同基质材料在高盐条件下净化水体的作用机理,以美人蕉(Canna indica 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物协同单一填料、复合填料,在不同碳氮比、盐度条件下,各装置对受损高盐水水质的净化效果,在对系统内植物的酶活性、植物根际与填料表面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净化机理.结果表明:①当碳氮比为4:1、盐度为15时,含碱矿渣材料的海三棱藨草
过氧化氢酶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键酶,为揭示混合污染物对垃圾渗滤液中微生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选取垃圾渗滤液中常见的钙镁离子作为污染物,利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浓度配比的钙镁离子混合物,钙离子占比分别为0.27、0.52、0.77;然后,根据抑制效应的变化分析钙镁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利用等效线图法分析钙镁离子对垃圾渗滤液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钙镁离子及其混合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效应具有相同的规律,在同一周期下抑制效应随着钙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研究枯水期巢湖水体悬浮颗粒物(SPM)营养元素组成及其潜在环境效应,分析了 2020年1月巢湖18个采样点表层水体SPM含量、颗粒有机质(SPOM)含量及氮磷组成,并利用颗粒有机碳、氮同位素组成及C/N研究了冬季巢湖SPOM的来源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总磷(PP)浓度为0.032~0.065 mg/L,平均值为0.049 mg/L;悬浮颗粒物无机磷(PIP)浓度为0.018~0.046 mg/L,平均值为0.032 mg/L,是PP的主要组分,二者浓度均呈西湖区>东湖区>中湖区的空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