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氮气泡沫流体的酸化及排酸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注入低密度泡沫液进行循环,逐步降低井筒流体的密度,减少液柱对地层的回压,以达到举通井筒或降液到预定深度,实现诱喷的目的。
关键词:低密度 氮气泡沫 酸化排液 解堵
泡沫流体是一种可压缩的非顿流体,其独特的结构决定了泡沫流体具有许多优点,如低漏失,对油层伤害小,强携砂能力以及在地下与天然气混合不易发生爆炸等性能。结合油田油藏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对泡沫酸酸化、泡沫流体混排工艺开展了现场应用。
一、泡沫酸酸化及泡沫流体排酸技术
1、泡沫酸酸化原理
泡沫酸酸化工艺是一种对低渗、低压、水敏性地层很有效的新型酸化增产技术,与其它酸化工艺相比,具有如下特性:液柱压力低、返排能力强,粘度高、滤失小、对地层损害小,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长,施工简便、综合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其酸化基本原理为:泡沫酸是用起泡剂稳定的气体在酸液中的分散体系,气相为压风机供给的氮气,液相是根据油井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酸液,将起泡沫液泵入渗透率较高的含水层,使流体流动阻力逐渐提高,进而在吼道中产生气阻效应。在叠加的气阻效应下,再使用起泡沫酸液进入低渗透地层与岩石反应,形成更多的溶蚀通道,以解除低渗层污染、堵塞,改善油井产液剖面或注水井吸水剖面。
2、泡沫酸酸化氮气泡沫返排技术要求
酸化后,酸液和岩石反应的生成物若在地层中停留时间过长,将发生某些反应,生成二次沉淀,同时与悬浮在残酸中的一些不溶物质沉降堵塞地层孔道,影响酸化施工效果。常规酸化后往往由于残酸返排不完全,使酸化产物在地层沉淀,造成二次污染使酸化增产效果不明显。低密度泡沫液排酸是利用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低密度泡沫液,将井筒液体从油管内排出。通过不断注入低密度泡沫液进行循环,逐步降低井筒流体的密度,减少液柱对地层的回压,以达到举通井筒或降液到预定深度,实现诱喷的目的。使用低密度泡沫可大大降低井筒的液柱压力,形成井筒较地层的负压,可以使地层中残酸比较完全地排入井筒,进而随泡沫流体排出地面,达到酸化后排酸的目的。
3、作业泡沫酸酸化及泡沫流体排酸施工过程
施工时间:2013.2
施工过程:现场安装250型井口,地锚固定。400型水泥车一部,900m3制氮车一部与350型增压车联合,试压合格。
10:08-10:20清水5m3,正洗井至出口返液。
10:21-10:44配制酸液 清水9m3,硝酸缓速酸3t,配成12m3酸液,加入60kgHY-2发泡剂
10:45-11:17替酸 正替酸液9.5m3,水压7.0MPa,排量297l/min;气压5.0 Mpa,排量900m3/h,出口返污水9.5m3。(酸液密度0.79)
11:18-11:28配制酸液 清水5.25m3,硝酸缓速酸1.75t,配成7.0m3酸液,加入30kgHY-2发泡剂
11:29-12:00挤酸 正挤酸液9.5m,水压15↗22 Mpa,排量243 l/min;气压20 Mpa,排量874 m3/min,(挤入6m3后,因压力较高,氮气车停,水泥车压力降至20 Mpa)
12:00-13:20顶替 正替清水13m3,压力20 Mpa,排量163 l/min
13:20-15:50关井反应150min。
15:50-17:20反排 污水25m3,加入发泡剂100kg,反循环,水压6.0↗8.0 Mpa;气压4.8↗6.0 Mpa,氮气排量920 m3/h,(混气水密度0.56)。1h后,出口喷势强烈,喷出约10m3,返液浑浊。
4、目前生产状况:
2013年3月开井,参数56*5*2,目前日产液35.6t/d,日产油5t/d,含水85.7%。产液量、产油量均较上轮有大幅提高,效果显著。
二、泡沫流体混排解堵技术
低密度泡沫流体混排解堵是利用水基和氮气产生泡沫工作液,此技术不仅依靠复配筛选的化学配方来实现它的特殊效果,而且充分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等综合作用,通过有效的地面工艺流程来实现,即可选择堵塞层位,又可有效清洗油垢,并可及时携带反应物杂物返排。其作用机理为:泡沫流体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视粘度,这种流体首先进入流动阻力较小的主渗流大孔道(非堵塞层),流动阻力随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增大到超过小孔道,高低渗透层注入压差平衡条件下,停止注入泡沫前置液,向地层挤入解堵剂,然后利用低密度泡沫流体负压返排,高粘泡沫液携带固体颗粒能力强,并有洗油和冲刷洗涤管线等功能。
目前,泡沫流体混排解堵技术已施工1口井13-52。从混排施工过程、出口排出情况及开井后生产情况来看,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轮作业泡沫流体混排施工过程:
施工时间:2013.1.9
施工过程:400型水泥车一部,900m3制氮车一部与350型增压车联合,试压合格。
10:00-11:35 洗井 污水15m3按0.3%比例加入发泡剂45kg, 反循环,压力5.0MPa、排量430L/min; 气压4.0 MPa,排量920m3/h,深度1378.87m。
11:36-12:07挤发泡剂溶液 反挤发泡剂溶液10m3,压力8.0MPa、排量322L/min; 气压6.0 MPa,排量900m3/h,相对密度0.62
12:14-17:00泡沫返排 污水30m3按0.3%比例加入发泡剂90kg,反循环,压力8.5MPa、排量250L/min; 气压7.3 MPa,排量900m3/h,相对密度0.56,深度1378.87m。出口反油水45m3,喷出15m3
(5)、目前生产情况:
2012.5.15日开井,目前日产液24.4t/d,日产油4.9t/d,含水79.9%。产液量均较上轮有大幅提高,取得明显提液作用。
三、结束语
(1)泡沫流体在油气层保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相关技术包括泡沫钻井、泡沫水泥固井、泡沫流体冲砂洗井、泡沫混排解堵、泡沫酸洗、泡沫分流酸化、泡沫压裂、泡沫携砾石充填等,随着对油气层保护意识的增强,上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日益增多。
(2)对于水平井、低压地层、严重非均质地层、疏松砂岩地层以及水敏性地层,泡沫流体及其相关技术尤为适用,在常规技术不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情况下,泡沫流体冲砂洗井、泡沫混排解堵、泡沫酸洗、泡沫分流酸化等成熟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关键词:低密度 氮气泡沫 酸化排液 解堵
泡沫流体是一种可压缩的非顿流体,其独特的结构决定了泡沫流体具有许多优点,如低漏失,对油层伤害小,强携砂能力以及在地下与天然气混合不易发生爆炸等性能。结合油田油藏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对泡沫酸酸化、泡沫流体混排工艺开展了现场应用。
一、泡沫酸酸化及泡沫流体排酸技术
1、泡沫酸酸化原理
泡沫酸酸化工艺是一种对低渗、低压、水敏性地层很有效的新型酸化增产技术,与其它酸化工艺相比,具有如下特性:液柱压力低、返排能力强,粘度高、滤失小、对地层损害小,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长,施工简便、综合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其酸化基本原理为:泡沫酸是用起泡剂稳定的气体在酸液中的分散体系,气相为压风机供给的氮气,液相是根据油井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酸液,将起泡沫液泵入渗透率较高的含水层,使流体流动阻力逐渐提高,进而在吼道中产生气阻效应。在叠加的气阻效应下,再使用起泡沫酸液进入低渗透地层与岩石反应,形成更多的溶蚀通道,以解除低渗层污染、堵塞,改善油井产液剖面或注水井吸水剖面。
2、泡沫酸酸化氮气泡沫返排技术要求
酸化后,酸液和岩石反应的生成物若在地层中停留时间过长,将发生某些反应,生成二次沉淀,同时与悬浮在残酸中的一些不溶物质沉降堵塞地层孔道,影响酸化施工效果。常规酸化后往往由于残酸返排不完全,使酸化产物在地层沉淀,造成二次污染使酸化增产效果不明显。低密度泡沫液排酸是利用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低密度泡沫液,将井筒液体从油管内排出。通过不断注入低密度泡沫液进行循环,逐步降低井筒流体的密度,减少液柱对地层的回压,以达到举通井筒或降液到预定深度,实现诱喷的目的。使用低密度泡沫可大大降低井筒的液柱压力,形成井筒较地层的负压,可以使地层中残酸比较完全地排入井筒,进而随泡沫流体排出地面,达到酸化后排酸的目的。
3、作业泡沫酸酸化及泡沫流体排酸施工过程
施工时间:2013.2
施工过程:现场安装250型井口,地锚固定。400型水泥车一部,900m3制氮车一部与350型增压车联合,试压合格。
10:08-10:20清水5m3,正洗井至出口返液。
10:21-10:44配制酸液 清水9m3,硝酸缓速酸3t,配成12m3酸液,加入60kgHY-2发泡剂
10:45-11:17替酸 正替酸液9.5m3,水压7.0MPa,排量297l/min;气压5.0 Mpa,排量900m3/h,出口返污水9.5m3。(酸液密度0.79)
11:18-11:28配制酸液 清水5.25m3,硝酸缓速酸1.75t,配成7.0m3酸液,加入30kgHY-2发泡剂
11:29-12:00挤酸 正挤酸液9.5m,水压15↗22 Mpa,排量243 l/min;气压20 Mpa,排量874 m3/min,(挤入6m3后,因压力较高,氮气车停,水泥车压力降至20 Mpa)
12:00-13:20顶替 正替清水13m3,压力20 Mpa,排量163 l/min
13:20-15:50关井反应150min。
15:50-17:20反排 污水25m3,加入发泡剂100kg,反循环,水压6.0↗8.0 Mpa;气压4.8↗6.0 Mpa,氮气排量920 m3/h,(混气水密度0.56)。1h后,出口喷势强烈,喷出约10m3,返液浑浊。
4、目前生产状况:
2013年3月开井,参数56*5*2,目前日产液35.6t/d,日产油5t/d,含水85.7%。产液量、产油量均较上轮有大幅提高,效果显著。
二、泡沫流体混排解堵技术
低密度泡沫流体混排解堵是利用水基和氮气产生泡沫工作液,此技术不仅依靠复配筛选的化学配方来实现它的特殊效果,而且充分利用机械、物理、化学等综合作用,通过有效的地面工艺流程来实现,即可选择堵塞层位,又可有效清洗油垢,并可及时携带反应物杂物返排。其作用机理为:泡沫流体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视粘度,这种流体首先进入流动阻力较小的主渗流大孔道(非堵塞层),流动阻力随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增大到超过小孔道,高低渗透层注入压差平衡条件下,停止注入泡沫前置液,向地层挤入解堵剂,然后利用低密度泡沫流体负压返排,高粘泡沫液携带固体颗粒能力强,并有洗油和冲刷洗涤管线等功能。
目前,泡沫流体混排解堵技术已施工1口井13-52。从混排施工过程、出口排出情况及开井后生产情况来看,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轮作业泡沫流体混排施工过程:
施工时间:2013.1.9
施工过程:400型水泥车一部,900m3制氮车一部与350型增压车联合,试压合格。
10:00-11:35 洗井 污水15m3按0.3%比例加入发泡剂45kg, 反循环,压力5.0MPa、排量430L/min; 气压4.0 MPa,排量920m3/h,深度1378.87m。
11:36-12:07挤发泡剂溶液 反挤发泡剂溶液10m3,压力8.0MPa、排量322L/min; 气压6.0 MPa,排量900m3/h,相对密度0.62
12:14-17:00泡沫返排 污水30m3按0.3%比例加入发泡剂90kg,反循环,压力8.5MPa、排量250L/min; 气压7.3 MPa,排量900m3/h,相对密度0.56,深度1378.87m。出口反油水45m3,喷出15m3
(5)、目前生产情况:
2012.5.15日开井,目前日产液24.4t/d,日产油4.9t/d,含水79.9%。产液量均较上轮有大幅提高,取得明显提液作用。
三、结束语
(1)泡沫流体在油气层保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相关技术包括泡沫钻井、泡沫水泥固井、泡沫流体冲砂洗井、泡沫混排解堵、泡沫酸洗、泡沫分流酸化、泡沫压裂、泡沫携砾石充填等,随着对油气层保护意识的增强,上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日益增多。
(2)对于水平井、低压地层、严重非均质地层、疏松砂岩地层以及水敏性地层,泡沫流体及其相关技术尤为适用,在常规技术不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情况下,泡沫流体冲砂洗井、泡沫混排解堵、泡沫酸洗、泡沫分流酸化等成熟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