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扣致脐周接触性皮炎46例

来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1999年我们在门诊病人中发现皮带扣接触部位皮炎46例,现将观察报告如下.rn临床资料rn一般资料 46例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15~51岁,病程7天~11年,平均2.7年.表现为脐周淡红色及暗红色斑片,伴有丘疹、糜烂渗出及鳞屑,部分病例伴有色素沉着,境界清楚(见图1).rn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CML)的类型分布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主要依据Willemze等1994年提出的 PCML分类标准对 42例 PCML进行分类研究。结果①在 PCML中,皮肤 T细胞淋巴瘤(CTCL)多见(69.0%),其中草样肉芽肿(MF)占7 2%。皮肤B细
目的探讨芳维甲酸乙酯肿瘤预防的作用及机理.方法以DMBA/巴豆油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同时予芳维甲酸乙酯口服.结果第140天时,服药各剂量组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诱发率、每鼠平
我院从1988年8月至2000年8月间,采用右下腹皮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800例,效果良好。
目的测定ACA在SLE中出现的频率及其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0例SLE患者血清中ACA进行检测,并以正常人血清作对照。结果 1正常人IgG、IgM、IgA型ACA的结合指数(BI)值分别为1.48±0.43、1.46±0.43和1.00±0.33.2.SLE组BI值:IgG-ACA
我们检测了链球菌抗原悬液和细胞因子对人类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 DNA合成的影响,以期对了解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有所帮助.rn材料与方法rn一、主要试剂
1993年1月至1999年1月,我科采用术中结肠减压、灌洗、消毒方法行急性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一期结肠切除术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5~65岁,平均58岁。
肾脏病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除肾小球病变外,肾间质、小管性损害在SLE中亦相当常见[1]。本研究对62例SLE患者进行24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的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患者 ,女 ,2 8岁 ,因右下腹隐痛 2月 ,加重伴右下腹剧痛、拒按 2天入院。查体 :T 3 6℃ ,R 2 0次 /分 ,P 80次 /分 ,BP 12 /8kPa(90 /60mmHg) ,神清 ,心肺无异常 ;腹平坦 ,未见肠形 ,肝脾
患者女,36岁1999年11月因双大腿被车门夹伤并感染收入外科治疗,经用先锋霉素Ⅵ治疗1周后感染得到控制,但患者颜面、颈部及双上肢出现浮肿,逐渐双下肢亦出现浮肿伴肌无力、肌病、声音嘶哑而
1990年1月至2000年3月,我院诊治异位双阑尾畸型4例,因患其它病手术时发现2例,另2例诊断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