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游离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10例四肢复杂创面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2~64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机器绞伤3例,机器挤压伤1例,重物压砸伤2例.上肢创面5例,下肢创面5例.创面范围11 cm×10 cm~25 cm×18 cm.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三叶皮瓣7例、四叶皮瓣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联合斜支穿支三叶皮瓣1例.皮瓣切取范围12.0 cm×10.5 cm~28.0 cm× 12.0 cm.供区直接缝合9例,接力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结果 术后1例皮瓣边缘窦道形成,经换药、引流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皮瓣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质地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 游离分叶穿支皮瓣能有效修复四肢复杂创面,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钙调蛋白(CAM)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CTRP1、HMGB1、CAM水平,分析脑卒中患者CTRP1、HMGB1、CAM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CTRP1、HMGB1、CA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
放射性药物一般由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成分2个部分组成,两者结合后可将其递送至体内特定部位,并利用前者的辐射属性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本文中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非放射性物质(以下简称化学前体),用于制备放射性药物药盒和PET放射性药物等.目前中国无化学前体的概念,尚无包括化学前体在内的放射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不利于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本文拟通过对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化学前体相关技术要求的介绍,探讨中国化学前体药学研究相
目的 探讨一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及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重建联合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修复治疗KD-Ⅳ型膝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9例KD-Ⅳ型膝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 43岁,平均32.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
目的 总结3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伴腘动脉损伤的诊疗经验.方法 2011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3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伴腘动脉损伤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分别为27、70、31岁.损伤累及双侧1例、单侧2例.血管损伤时间10、4、3h.采用一期修复血管、二期修复韧带治疗.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30、5、10周,随访时间为9.5、3.5、3.0年.1例患者血管修复术后下肢皮肤、皮下组织部分坏死结痂,经再次植皮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肢体均成活,随访期间无感染、血管再损伤或新鲜血栓形成.末
目的 探讨带阔筋膜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修复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伴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20例DFUs伴骨外露患者.男17例,女3例;年龄48~ 76岁,中位年龄57.5岁.糖尿病足Wagner分级3级10例,4级10例.足部溃疡形成时间1~14个月,中位时间3个月.CT血管造影检查示患者均存在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其中6例严重狭窄或闭塞,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入院后一
目的 探讨同期后内侧角(posterior medial corner,PMC)修复或重建联合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治疗膝关节KD-ⅢM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膝关节KD-ⅢM型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2~61岁,平均40.3岁.均为屈膝、外翻、外旋暴力致伤,其中交通事故伤10例,砸伤3例,绞伤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与Wiltse入路TLIF (Wiltse-approach TLIF,W-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7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PE-TLIF治疗(PE-TLIF组),26例采用W-TLIF治疗(W-TLIF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三维蜂窝导向器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钉辅助植钉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定位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徒手定位植钉)和研究组(20例,新型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定位植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Garden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穿刺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术后
目的 探讨以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中截骨后的胫骨腓骨角(tibia fibular angle,TFA)、股骨腓骨角(femoral fibular angle,FFA)预测术后下肢冠状位力线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20例采用MOWHTO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6~ 69岁,平均56.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目的 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例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17°)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30岁.9例患者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试验阴性6例,Ⅰ度阳性2例,Ⅱ度阳性1例.PTS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