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东“护航联盟”及其走向

来源 :现代国际关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遏制伊朗是当前美国中东政策的首要目标。特朗普政府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极限施压,致使美伊对抗在海湾地区持续升级。美国企图借多国之力打造"护航联盟",既可以形成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海上包围,进一步打压伊朗,又可以加强对海湾国家的控制,分散自身的战略压力。美国凭借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优势渲染伊朗"威胁",将对一国的制裁行为上升为危及多国的国际海事安全危机,而本应在北约框架内与美国站在同一阵营的欧洲也提出了全然不同的解决方案。作为道义上的弱势联盟,"护航联盟"目前没有赢得多数国家的支持,但它的推行极有可能成为进一步引爆海湾地区乱局的事件,刺激地区热点问题的紧密联动,继而加剧地区动荡,危害世界能源供应的稳定。美国中东"护航联盟"是否能在未来发挥预计效果,必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建党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首次主办研讨会,研讨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的百年发展,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百年,时机难得、意义重大.
期刊
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运行十年来,实现了从"案件合作"到"建立机制"再至成立"澜湄执法中心"的重大升级转型.当前,随着流域风险点和动荡源增多,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未来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中国作为主导国,有必要从积极发挥警务外交因素、助推"东盟模式"、拓展联巡内涵、建立信任格局、提升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晰澜湄执法安全合作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201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与一战结束100周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大变局,各主要力量加紧内外战略调整,抢占战略制高点,大国战略竞争全面加剧。美国顽固坚持单边主义,遭多数国家反对,国际规则、机制与秩序面临深刻重塑。地缘斗争复杂激烈,美国加紧推进印太战略,中东乱局持续发酵。欧美民粹思潮坐大抬头,并加速向新兴国家扩散。全球治理供求失衡加剧,各种全球性挑战不断涌现增大治理需求,但'美国优先'等理念及政策令治理供给减少、赤字凸显。
2018年中国外交保持定力,从容因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波'中国威胁论',中国及时回应、增信释疑,积极争取主动权与话语权。面对大国尤其是中美博弈显著升温的新变局,中国妥善周旋,主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新态势,中国积极应变、趋利避害,营造了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面对国际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与多边协商,积极扮演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角色。在新时代对外工作的纵横捭阖中,习近平外交思想应运而生,在其引领下中国
中国与老挝历史上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合作传统。自1975年独立以来,老挝政局逐渐稳定,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政治往来。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中国给予老挝慷慨援助,充分体现了中国睦邻、富邻的周边外交理念。中国对老挝的经济援助秉承形式多样、无偿、及时、导向性的原则,帮助老挝走出贫困,发展属于自己的技术和优势产业,为老挝走向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国对老挝的援助在宏观与微观层面还存在尚待改善的地方,应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合作和经济援助模式,增加民心工程的经济援助,增强中国经济援助的透明度,同时加强与老方
21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恶化与改善"的循环,历史与领土问题是其直接原因,而日本的认知逻辑与国内舆论演变则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中日关系于2018年重回正常发展轨道,是由日本的立场从"竞争"转向"协调",中国主动引领和积极塑造对日外交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助推"等多个因素造成的。展望未来,中日关系短期内仍会延续改善势头。但长期来看,在中日结构性矛盾突出,历史、领土等问题依旧存在,日本外交选择波动及对华民意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下,中日关系走出"恶化与改善"的循环仍不容乐观。
随着朝鲜劳动党金正恩委员长四次访问中国,习近平主席访朝,中朝关系大幅改善。中朝重申传统友谊和半岛无核化目标,深化在重大问题上的战略沟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从而开启了中朝友好合作的新时代。中朝关系的积极变化既是中朝共同防止半岛局势生战生乱的需要,也是各自政策调整的结果。中朝关系的新变化有利于朝鲜继续推行新战略路线,也有利于推进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应加大对朝支持,维护中朝关系发展势头。
2019年是安倍晋三重新执政的第七年,而其执念的修宪问题一直伴随其间。在7月举行的第25届参议院选举中,安倍首相一改2012年至今所举行的四次国政选举方针,将自卫队入宪明文写入自民党选举公约,刻意使修宪问题成为选战的重要争议点。但选举结果,以自民党为核心的修宪势力未及修宪所需2/3多数门槛。未来,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一方面力图在国会重新整合集结修宪势力,希冀重新跨越修宪门槛,同时迫使在野党就范,力图尽早在国会通过"修宪原案",进而提交国民投票;另一方面则利用政治资源广泛动员民众,为国民投票预做准备。安倍能
安倍第二次上台执政后开始将发展与台湾地区的关系、特别是安全关系作为其对华遏制战略的重要抓手,并得到了2016年上台的蔡英文当局的应和。双方以非传统安全议题为突破口,不断升级"二轨对话"平台并着手搭建"准官方"交流机制,甚至暗中推进军事情报共享和技术合作,图谋建立美日台"准同盟关系"。不过,中日关系、两岸关系、美东亚战略以及日台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牵扯和掣肘,使日台安全关系被各方视为战略博弈工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着脆弱性和自限性,这使得日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虽有限提升,但注定难以突破军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