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馆的看门人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前,各国在厦门的鼓浪屿设有领事馆,这可能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厦门得通商风气之先的结果。内中有美国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前雇用本地人看门。新中国成立后,西人撤馆归国,美国领事馆也不例外。该馆有一个看门人,新中国成立后照旧上班,每天看门,夜晚关门,40年来竟然也相安无事。20世纪70年代中美再度建交。美国人回来收馆,却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这个守门人多年来积欠的薪水,到底应该由谁来付?怎么个付法?据说此事一路报到美国国务院,经各部门官员多次争论后,竟然没有人愿意受理。最后,只好由鼓浪屿的美国领事馆各同仁自愿捐款,凑成一笔钱,算是这位守门人的薪金,就此了结。
  
  (摘自《中外文摘》2006年第22期作者李欧梵)
其他文献
?眼关键词?演考试观,历史观,知识观,教学变革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30-05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第41题均运用教科书目录命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卷I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卷II则给出两个时期近代史教材的
【关键词】英法联军,半壁江山,反侵略  [中图分类号]0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3—0068-05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主要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内容包括: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由于教材处理得当,作为上承第一次鸦片战争、下启中国边疆新危机的过渡性一课,本课内容安
[关键词]抽象历史,具体性,历史特征,细节讲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52-03  抽象思维一般来讲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在思想上抽引出对象的一般的本质特性,而不管其余的具体的特征;二是指认识的僵化、片面性和它的脱离实际等。列宁、黑格尔等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本文写作受黑格尔《谁在抽象地思维?》一文启发,取后者之义。  《
[关键词]历史教育,社会价值,核心目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5-0027-06  中学历史教学有着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更重大的使命一素养养育,铸造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不在教与学的法则,而在于学习历史对学生的成长、成人的养育价值,即对人性的养育。当我们的教学还在想尽
编者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关于“启蒙时期的理性”问题,教师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王加丰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尽可能将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一些。希望老师们阅读本文后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希腊,启蒙运动,理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03—07  一、理性的概念及其在古代希腊的产生  在西方的文献中,“理性”
“个人主义”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Individualism。原本是正面的概念,强调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与专制主义针锋相对,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是两码事。Egoism指非常自私只考虑个人的思想,但是在字典中也被翻译成个人主义。西方原本词义不同的两个单词被翻译成一个中文词汇,这就混淆了概念,使个人主义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五四新文化时期,个人主义还没有被歪曲,那时在鼓吹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文化人中,个人
2015年4月18日至19日,全国第三届历史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在西南师范大学举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3、4单元为指定的备选参赛内容。比赛过程中,笔者聆听了多位参赛选手的说课与讲课,感触良多。其中,选手们对第4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以下简称本单元)中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立意的把握,未能充分体现课标要求,导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专题教学,学科能力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1—0024—06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历史教学》编辑部在征稿启事中说,就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趋势而言,学生应试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科能力的提升。我们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卷、广东卷,明显注重考
[关键词]高考,圈地运动,试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17-04  天津历史卷第14题的立意兼顾了现实关怀与引领教学的功能,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道好题。当然再优秀的选题,在设计上都还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全题如下:  14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
征文·说明    本刊就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组织讨论,征集文稿。原题如下:  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境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问,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