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语文教学故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学科。学生多在完成其他作业之后,再完成语文学科的作业,是作业中的自习课。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学科是既恨又爱的学科。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故事 做人 态度
  我爱我的事业,更爱我的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不想做神,但我坚信我的教育理念,我要尽我所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都有所发展,都学会做人,无愧于我的事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年来,我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我学习先进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学理念,并充分利用计算机实施教学,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换和学习新情境的不断创设,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历史渊源。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2008年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无不让我们看到人类的伟大;感受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天安门城楼上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认识到知识力量的伟大和才华的伟大,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欣赏巧夺天工的建筑……
  教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时,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我每天都安排学生写200多字的小作文,可以摘抄,可以记录所见所闻,可以是发现的任何事物,布置任务后,学生中一片反感声,唉声叹气。第一次作业在学生的怨声载道声中交到我的办公室,打开作业本一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质量太差了,不仅字潦草,而且没有一个人是自己写的,基本都是摘抄的作文书或者语文中的段落。看着我精心布置的作业,我的心情特别坏,感觉特别无能为力。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篇文章特别好,虽然文笔有些幼稚,但是写出了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并且有优美的段落,还有一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青春期学生所谓的“成熟”。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字——明,此时我的心情才有了好转。
  接着几次作业,我便对明特别留心,发现他每次作业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只是每篇文章都有些许孤独。我开始关注并了解他,他是同学眼中的另类,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从来不惹是生非,是好学生中的佼佼者。但是语文学科有些差,为了让他学好语文,发展写作优势,更给其他学生树立模范生的榜样,我做了个决定,把他略显青涩的文章当做范文,让其他学生评价,说想法、谈收获。到现在我依然记得他朗读的样子,自始至终低着头,手里不断地摆弄着笔,脸变得越来越红。
  我开展了有关语文的欣赏课,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由于这种课比较感性,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上聚精会神地耳听目视,点头微笑,偶有两三声议论。上课次数多了,作业质量明显有了提高。遗憾的是,他从来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写作业看书,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奇怪。又是一个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午自习,美妙的演唱配以恰如其分的FLASH画面,把学生带入音乐与诗词文化的双重享受中,可他依然如故,我悄悄走到他身后,原来他在入神地看着动漫,以至于我站在身后也浑然不知。“试着听听,你应该不会失望的”,我轻声说道。也许被我的到来吓了一跳,他迅速收起书,抬头“委屈”地注视着我,我选择无声地走开。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问他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开始他不仅拘谨,而且言谈中充满不信任。也许是我的恳切打动了他,他慢慢道出了原委。原来他觉得语文枯燥,没有成就感,所以不爱学。语文欣赏课对考试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虽然有意思但他不愿浪费时间,还不如借此发展兴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们从学习聊到生活,最后聊到彼此的兴趣爱好,非常愉快。
  也许是我的爱打动了他,也许是与他的平等交流打动了他,他渐渐变了。语文课听得越来越认真,每周一次的作文也由对人生理想的积极追求取代了原来的春叹秋悲、愤世嫉俗等。更可喜的是,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由于他成绩好,同学们潜意识地向他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写作开始浸透在学生的生活里,这个班级热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一些还被印成了铅字发表在各种期刊杂志上。两年后的七月,他以优异的语文成绩跨进理想的学校。
  那年教师节他送给我一张节日贺卡,卡片上的一段话让我很感动:“如果说我的淳朴的文学梦想产生于摘抄之前,那么巩固这一梦想的则是您在语文方面给予我的鼓励与信心。当时的我虽然语文成绩好,可是整天都是不招人爱的愤世嫉俗的模样。仅仅因为写过几篇可以一念的作文,您没有放弃我这个既幼稚又自以为是的孩子。现在回想当时,才知道那是多么值得感谢的一件事。”
  他离开了学校,我们从原来的师生兼朋友关系变成了真正的朋友。闲暇之余,我们共同探讨文学,共同分享彼此的学习生活感受,每到这个时候,我都特别欣慰,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就如同爱自己的孩子!”
其他文献
摘 要: “独二代”儿童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同时具有自我意识较强,比较浮躁,不善于合作等特质。文章针对“独二代”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让儿童在合作、分享中学会阅读,交流阅读感受。在合作分享式的课外阅读交流课中,力求建构“主动参与、互动生成、合作探究、分享成功”高效、灵动的合作分享课堂。  关键词: “独二代”儿童 分享阅读 合作能力  受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和社会大潮的影响,近年来,由“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板块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阅读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教育事业 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 能力培养  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
期刊
目的:我们该研究的目的是测定中国汉族人群中CYP2A13 Arg257Cys多态性及其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结论:CYP2A1 3 Arg257Cys突变是中国汉族人群中一种常见SNP,257Cys等位基因频率与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想象力 联系生活 创新精神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留下遗言:“中国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这个问题深刻而直白地揭露出中国学校教育的弊端:教师喜欢发号施令,强迫命令学生;喜欢对学生指责、埋怨;师生之间不理解、不信任,等等。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显然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部分,提问做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这节课能否成功。课堂提问,应该坚决摒弃以往只注重结论、忽视思维过程,只求答案正确、排斥求异思维的倾向,根据学习对象在知识、能力、身心方面的差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灵活有效的“问题”,让问题更有弹性,更有实效。  一、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是帮
期刊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细胞内一类Ⅱ期解毒酶,参与体内多种内源性和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的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
期刊
目的: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是从藏茵陈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口山酮类化合物。目前研究证实其具有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本实验室曾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其对永久性全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本课题旨在研究其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与结果:一.Bellidifolin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随机将动物分成7组:假手术、生理盐水、Bellidifolin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