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123456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细分电力用户的用能习惯,辅助国家能源规划和调度,需要研究各类设备的具体能耗水平。据此,分析了不同类别电器的工作模式和电力负荷特征,并基于电器特征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负荷辨识算法,通过对负荷的提取辨识,研究了负荷分类模型和实现机制。通过设计研发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电能表,实现了负荷精准辨识。
  关键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事件检测;分类器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响应国家号召,国网公司积極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供电服务体系,于2018年初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意见》(国家电网办〔2018〕1号),提出了“客户服务能力在能源行业领先、客户服务感知和服务满意度在公共服务行业领先”的发展目标。
  当前,国网公司用电客户中居民用户达4.1亿户,占总客户数的88.9%。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户负荷呈高速增长态势,用电行为日趋复杂,居民用户对精准精益用能的服务诉求不断增长。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性、关键性资产,既是用户计量结算的依据,又是用户用电信息交互的窗口[1-3]。通过开展智能电能表数据深化应用和智能量测体系建设,深度挖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可有效促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供电服务体系建成。
  在上述背景下,计量专业积极开展负荷辨识电能表研发及应用,以期实现居民用电设备组成和能耗全时段精确辨识,为客户提供节能诊断、用电安全隐患辨识、电器寿命预测、电器使用率统计等增值服务;同时,通过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用电,降低电网峰谷差,推动节能减排。
  1 电器负荷特征提取
  居民电力负荷在运行以及开启和关断的过程中,因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运行特性和启停特性,可以据此对居民电力负荷进行有效辨识分解,这构成了非侵入式辨识的基础,负荷的运行特性和启停特性被称为“辨识特征量”[4-6]。
  在实际工作中,采样数据都是离散值,所以采用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为有功功率序列P的计算时间窗口所含工频周期数目;N为一个工频周期包含的电流、电压采样点数目,N=fs/50,fs为电流、电压的采样频率;uk、ik为离散的电压和电流序列。
  基于以上计算,可以实现基于本地装置的用户功率数据提取。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非常依赖数据,因此首先需要采集电器负荷数据,建设负荷特征库[7]。家庭负荷种类繁多,工作模式迥异,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量相当庞大,需要对其进行特征提取,然后进行分类与管理。
  根据居民负荷原始数据,可从负荷功率特性、谐波特性、冲击特性等多种角度进行数据特征分析。例如,电磁炉、微波炉的主要特征是谐波,图1分别是4台不同电磁炉的负荷特征数据。
  分析图1数据可以发现,电磁炉直流分项可以忽略不计,谐波排序大致会出现奇次(4、5、6)—偶次(1、2、3)的排序,这些谐波分量均可以作为分类器的一个输入特征向量。
  2 负荷辨识算法
  负荷辨识算法的核心有两个:一是事件检测,几乎全部现有算法均需要用事件检测来区分负荷投切前后的稳态和暂态区段,并在此基础上执行后续计算;二是分类器,即负荷识别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器是最优选择[8]。
  事件检测算法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改进双边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检测算法,主要改进点在于引进一个伸缩因子,以使CUSUM算法可以适应不同功率水平下的负荷事件检测需求。原始CUSUM算法原理是,考虑采样序列X={x(k)},(k=1,2,…),非参数化双边CUSUM的统计量g定义如下:
  根据上述统计量,负荷事件判断过程如下:正向统计函数值是否大于统计阈值,若是则为投入负荷事件;负向统计函数值是否大于统计阈值,若是则为切除负荷事件。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数据异常、快速误操作、拉弧冲击电流等可能引起检测错误的问题。例如,数据异常点会多检测出一个负荷切除事件;快速误操作会多检测出一个电器;拉弧冲击电流则比较复杂,可能会检测出多个连续的负荷投入或切除事件。上述异常可能导致算法逻辑崩溃,因此还需要加强事件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对检测结果做适当修正。
  修正逻辑为:
  (1)若某负荷切除事件集合的左边界小于某负荷投入事件的右边界,且负荷切除事件后窗与某投入事件的前窗均值差大于设定阈值,则连接两个事件,并修正为负荷投入事件;
  (2)若某负荷切除事件集合是某负荷投入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删除该切除事件。
  与现有的两步方差法和CUSUM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对常规负荷事件检测准确度有很大改善,对缓升型和冲击型事件检测精度有显著提高,算法容错性好。
  3 负荷分类器
  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根据电器启停时刻的电气特征量变化对电器进行分类,实现电器种类辨识。以下简单介绍SVM线性分类器的基本原理。
  在训练非线性SVM分类器时,若允许分类器在训练样本上存在一定的分类错误率,降低分类器在测试样本上的泛化误差,还需要加入一个正则化项C。基于SVM分类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分类结果,基于该结果可根据不同的采样结果对负荷进行分类识别。
  4 实验分析及现场应用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电能表采用多芯模组的设计,采用计量核心、控制核心和负荷辨识核心构成三芯协同的硬件框架。
  多芯模组的划分主要以功能为导向。计量核心采用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设计方案,负责将用户侧总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经由互感器、调理电路和模数转换器得到的波形数据准确采集,经过必要的数据处理环节后按一定的周期和数据格式发送给负荷辨识芯;功能核心MCU负责计量芯、负荷辨识芯和采集主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发挥通信中转站的作用,连接电能表各个功能并协同工作;负荷辨识芯,顾名思义负责基于原始电压和电流波形数据进行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的功能实现,实物电路板如图3所示。   历经居民用电负荷辨识算法研究、用电负荷特征库构建、电能表负荷分析模块研发、主站及配套App功能模块开发应用等阶段,依托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居民用户家庭电器组成和能耗全时段精确辨识。通过手机App推送精细化、多元化的全方位用能信息及衍生业务数据,可为用户提供精准精益的用能数据服务。负荷辨识电能表应用系统框架如图4所示。
  在云端,应用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对长时间、广域度、海量级居民用电负荷数据进行聚合分析,评估居民可中断弹性负荷规模,为实施需求响应、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提供支撑。
  某户居民的负荷辨识结果如图5所示。
  若全面应用该技术,可以进一步了解用户生活中的电器设备使用水平,进而实现全市范围内的负荷调度配置,助力国内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某市部分区域的负荷辨识聚合结果如图6所示。
  5 结语
  负荷辨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研究社会电力的具体需求,可助力国家能源战略的合理调配。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了电器特征及其提取方法,并基于电器特征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负荷辨识算法,通过对负荷的提取辨识,研究了负荷分类模型和实现机制。
  现场应用表明,本文所研究的负荷辨识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辨识出常用的特征负荷,在电力能源调度以及统筹决策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曲朝阳,于华涛,郭晓利.基于开启瞬时负荷特征的家电负荷识别[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S1):358-364.
  [2] 王庆玉,张青青,张高峰,等.谱聚类算法在家用负荷识别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5,52(1):119-123.
  [3] 谭啸风,宣婷婷,张沛超.基于数据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与分类[J].电源技术,2016,40(5):1110-1112.
  [4] 江帆,杨洪耕.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J].电测与仪表,2020,57(3):1-6.
  [5] 梁海峰,刘博,郑灿,等.智能电网下基于负荷识别的居民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特性建模方法研究[J].现代电力,2018,35(5):1-9.
  [6] 王晓换,李如意,周东国,等.基于决策融合的非侵入式电力负荷辨识方法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7):115-121.
  [7] 祁兵,刘利亚,王丽丽.基于LMD和模型匹配的家电负荷识别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22):74-80.
  [8] 张玉天,邓春宇,刘沅昆,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侵入负荷辨识算法[J].电网技术,2020,44(6):2038-2044.
  
  收稿日期:2021-06-21
  作者簡介:张继东(198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计量新技术、用电大数据、线损分析等研究和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针对智能电网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密度聚类离群点检测方法在适应性和异常点样本获取成本上的不足,研究一种新的基于权值的密度聚类离群点检测算法,并用极限学习机来预测离群点判
针对工业信息物理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混合模型的入侵检测方案。该方案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无监督学习策略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有监督学习策略相结合,以实现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入侵检测的半监督学习。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深度信念网络进行数据降维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入侵检测。使用MATLAB工具进行仿真,对以Modbus作为通信协议的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真实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深度信念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算法模型相比,深度学习混合模型能显著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度。
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形成,使电网特性由区域模式转向全局模式。电网运行和调度控制均呈现数据密集、通信密集和计算密集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复杂的网状服务调用关系以及多层次的消息传输流程,给电网运行态势变化预测和运行风险管控带来了新挑战,亟需对通信总线数据交互过程进行有效监视。首先提出了通信总线的全链路监视与分布式追踪技术框架。然后研究了服务调用链监视和消息分布式追踪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该技术的应用为电网调控系统数据传输和交互提供了全面、直观的状态信息,实现了系统隐患及时发现、故障原因精
线损异常分析在低压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线损的异常判定多采用阈值分析法,在时效性和准确性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提出了一种基于孤立森林离群点检测算法的线损异常判定方案。首先采用k-means算法将低压台区按照不同的负载工况进行聚类,而后采用孤立森林算法计算台区数据的异常分数,最后对获取的异常分数进行阈值分析,得到最终的线损异常数据。在IEEE标准配电网络上进行仿真分析,并用电网实际台区的运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异常判定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异常
基于下垂机制的含多并联逆变器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的控制层级较多,层级间时间尺度相差较大,导致其暂态响应较差,应对本地负荷波动或下垂系数调整等扰动的能力不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含多并联逆变器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策略。一层分散控制采用电压滤波跟踪误差的方法对系统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nnection,PCC)电压进行快速精确的控制。二层系统级集中控制通过直接调节PCC电压幅值和相位,实现微电网与主网之间或互联微电网间特定的功率交换,而其内部各逆变器则按照功率分配系
为解决风电场多分支、混合短线路中难以查找故障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智能故障测距方法。首先,读取集电线路首端测量装置的电气量信息。其次,采用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apFFT)相位差校正法构建了风电场单相接地短路时的故障特征集合。然后,归一化风电场集电线路的故障数据,并训练深度学习LSTM神经网络以建立单端故障测距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LSTM神经网络故障定位器开展准确的故障定位。PSCAD/EMTDC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
针对目前变电站运动目标的立体匹配算法存在匹配点少、误匹配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A-KAZE(Accelerated KAZE)算法和改进的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的智能变电站运动目标立体匹配算法。采用A-KAZE算法用于提取两个图像的匹配特征点,利用二阶多尺度改进的SURF特征向量进一步计算二次响应,采用高阈值算法增加匹配点,随机采样一致算法消除不匹配点,完成匹配工作。通过实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改进前匹配点对从908对提高到1202
为了解决直流配电网中高速通信测量点不足、故障特征复杂等导致的故障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直流配电网的新型直流极间短路故障定位算法。首先,根据高频瞬态电流环路,构建含有电平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的高频阻抗等效模型为故障过程提供稳定的阻抗值。其次,利用BCS理论推导与稀疏测量点相对应的节点高频暂态电压方程。最后,结合节点高频瞬态电压方程和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求解节点高频瞬态电流稀疏矢量实现故障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测量点的数量要求较低,不需要严格同步地测量数据,且不受转换器的控制策略和
准确的拓扑结构是配电网精细化管理和安全运行的基础。针对现有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无法确定网络潮流方向以及拓扑变动检测方法受负荷突变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向邻接矩阵的配电网拓扑变动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有向邻接矩阵的配电网拓扑识别模型,将配电网的未知拓扑描述为不确定的有向邻接矩阵,实现配电网的拓扑识别并确定潮流方向。其次,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电压邻接矩阵的拓扑变动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相邻节点电压幅值的下降趋势判断拓扑是否发生变动。此外,所提出的拓扑变动检测方法可以缩小未知拓扑的范围,降低拓扑识别问题
针对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放电电流过大导致的电池容量衰减问题,构建了由锂离子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和多端口DC/DC变换器构成的全主动式混合储能系统,其中电流环控制器和电压环控制器分别控制输出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结合超级电容SOC、整车需求功率和车速情况,根据建立的45条模糊控制规则,模糊逻辑控制器调节锂离子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率,在车辆峰值功率需求较高时避免了高频电流波动对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同时在功率需求较低时,动力电池给超级电容充电。在HWFET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主动式双能量源混合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