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新课程的改革,更注重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使知识深入“生”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实践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充分的感受了新课程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变化。下面就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的体会。
  一、新课程的改革让师生关系更开放
  新课程的改革让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卸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身份,强调尊重、赞赏学生,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找回自信。如我在一次课堂上,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点了班上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开始这个小女孩站起来半天都没读出一个字,我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引导她——“你肯定行,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你先试试,轻轻地读给老师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老师就知道你肯定行,这不,读得多流利、多响亮啊!”小女孩终于消除了胆怯的心理,流利地朗读了课文。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女孩满怀喜悦地坐下了。而且这个女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在学校举行的“讲故事”比赛中还获了奖。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真心呵护,用“心”施教。
  二、新课程改革让学生个性更张扬
  新课程的改革,把学生从“听我讲”的枯燥课堂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再是书本的奴隶,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学习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后,请学生上讲台做小老师带大家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等;在识记字形时则更多的让学生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如编儿歌、换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在写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字形,看清生字的位置,然后在范写的时候请学生说笔顺和注意的地方,老师范写,学生利用习字册仿影、临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规范了学生的书写。一年级的课文内容浅显,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自荐读、推荐读、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四人小组读、齐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但兴趣高,而且读来更精彩。在口语交际训练时,我更是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说话……确实,给孩子一份想象的空间,他们将插上无尽的暇思的翅膀!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他们会给我们一个若大的惊喜!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在课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张扬。
  三、新课程改革让课堂评价更精彩
  传统的课堂评价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的表现全凭老师的主张决定优劣。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作为被评价者,学生的能力常被教师片面地评估和否定。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得到的不再只是教师的一方评价,更多的是来自小伙伴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有自己对自己的小小评价,课后还可以得到来自爸爸妈妈及其他亲人的评价。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自我,通过反馈促进自己改进,促进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四、新课程改革让作业批改更深入“生”心
  课堂教学在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业批改也应该好好改革,让它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学生作业既是老师教学的见证,更是学生学习的成果,对于以“优”、“良”“合格”“不及格”四种等级作为对学生作业质量情况的评价,虽为不错的方法,但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等级评价已越来越不在意。不少学生拿到作业看完等级便将作业本丢一旁,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作用不大。
  其实只需教师多用点心思就可让作业批改深入学生的心田。例如我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除了写上“√”“×”以外,还及时的写上鼓励的话或是画上可爱的画:一朵朵小花、一只只小动物、一个又一个小太阳、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都会使学生在每次翻开作业本有惊喜地发现、成功的喜悦!这样更有利于起到指导、启发、鼓舞等作用,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奋进。对于优秀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克服其骄傲、滞步不前的消极心理,促使其学习优势得到顺势迁移。如:“你真棒!多看一些课外书对你很有帮助,你能做到吗?”“你的思路敏捷,不过得改掉‘书写马虎’这个毛病。”等等。一句句激励的话语,学生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则以自己的耐心换取其“自信心”,以鼓励的方式,指出其“闪光点”,点燃其希望之光,从而增强自信心。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改使学生全面地发展,课改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
期刊
目的:  通过头穴透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治疗60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头穴透刺结合言语康复技术和单纯言语康复技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头穴透刺配合康复技术和单纯
摘 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作训练中的美的因素,以美引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就跨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从小学生作文教学入手,简单地阐述了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一、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
【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真正做到教师“趣”教,学生“乐”学。  【关键词】趣教 乐学 语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低年级“认”、“说”能力的训练是高年级“习作”能力展示的基础,所以趣味教学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