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原型”理论分析单复句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人类如何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范畴”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个用途很广且含义模糊的术语,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范畴与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等同的,但严格来讲,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而概念指在范畴基础上形成的词语意义范畴,是推理的基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认识事物。
其他文献
大约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之后,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直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点。20世纪70年代至今,认知语言学不仅仅把隐喻看作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把它上升为人类的思维现象去研究,把它看作一种认知模式,大大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本文通过几个英汉习语(成语)和委婉语的对比,试图讨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是全人类共
近来,电视和报刊等媒体频频播放、刊登一则“圌除根”的广告,其产品是治疗咳嗽、哮喘等的非处方药。  “西藏聂拉木藏药厂生产的‘圌除根’是目前治疗各类哮喘的首选用药,该药由十五味纯正藏药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是以天然无污染的喜马拉雅山山脉稀有国家保护植物白花龙胆为主,有止咳平喘以及抑菌、激活肺泡吞噬细胞等功效。”广告写得非常有吸引力。  我是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的教师,职业的敏感使我对“圌除根”中“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