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与“拓展”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就要求记者善用独特视角报道新闻、强化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意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学会引导采访对象。要想提高收视水平,就要把“三贴近”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的各个方面,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树立好的文风,多写深入浅出、简洁明快的报道。
  【关键词】新闻报道 深挖 拓展
  一、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1、善用独特视角报道新闻
  客观的说,新闻是一种选择的艺术,面对同一新闻,不同的记者因立场、角度等不同,报道时选择的视角也各有不同。新闻视角决定着新闻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效果。党和政府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强调它的宣传教化价值,其根本定位是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在新闻宣传中换位思考,从“我要告诉你”变为从受众角度出发的“我想知道什么”来进行新闻的选取,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强化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意识
  策划意识作为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已经渗透到新闻报道活动之中,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先把情况了解清楚。什么应该拍、该怎么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所拍摄的画面可能直接影响到稿子的编写思路。可以说,有一个完整而细致的策划方案,新闻报道就成功了一半。
  3、要做到有的放矢
  记者不应该成天只埋在稿件堆里就稿写稿,而应以更多的精力去积累和研究观众所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新闻,有的反映了新人新事新风尚,正确、及时弘扬了主旋律;有的抓住社会热点,及时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有的则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可看性特征,追求趣味性和镜头语言的表达,都收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如有段时间由于天气十分炎热、并且持续高温,《第一时间》的同事去拍一个关于动物避暑的片子,这也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为了提高新闻的可看性,首先在片头加上人们在出行时打遮阳伞、或吃冷饮的情景镜头,烘托出天气的炎热。之后,在口播中加上这样一句话:“人尚且如此,那么公园的动物们现在怎样了”?有了这样的疑问,观众就会急切地想知道结果。跟随着记者的镜头,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怎样避暑的情景就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再配以幽默、拟人化的语言,提高了片子的趣味性、充分展示了电视新闻的可看性特征。
  4、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在采访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很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因为采访活动符合他们的需要,意识到记者的采访是在支持他们的工作,或者报道本身有利于他们工作的展开。在这种需要心理中,有个别人或单位想利用记者的采访报道为他们自己或单位扬名。对这样的采访对象,我们一定要防止其谈话中有水分,有些材料、特别是数字要多方核实,材料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照搬全抄,以免虚假新闻的产生。
  5、要学会引导采访对象
  当我们确定一个采访主题或对一新闻事件进行跟踪采访时,往往会找一些当事人、知情者了解情况,可有些被采访者原本是愿意接受访问的,但真正面对摄像机时又打退堂鼓,不想回答问题了,这是令我们最头疼的事。找不到关键人,接触不到第一手资料,节目就很难成型,而且没能访到最关键的人物就会失去应有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因为在电视新闻中灵活、准确地采用与画面完全一致的同期声,能够让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直接面向观众陈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使报道更具有客观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时,我们就得想方设法地让被采访人开口说话,通过调整先前准备好的话题,把最能引起对方共鸣的问题先抛出来,使其由不愿意回答转为开始对记者的话题感兴趣,之后再逐渐展开话题,直至访问到节目所需要的内容。还有一种状况是被采访者“晕镜头”,无法准确表达真实想法,也会给采访增添难度,这也会使记者措手不及。这时我们现场就要为其减压,用转变提问方式的办法来缓解对方的情绪,使被采访者从紧张的气氛中走出来,甚至忘记前面的镜头,这样慢慢的就会使被采访者进入状态。所以,记者必须学会引导采访对象,这样才会得到想要的内容、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二、如何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宣传的贴近性,拓展新闻宣传的领域和空间
  1、努力实践“三贴近”
  要想提高收视水平,就要紧紧围绕贴近性这个中心做文章,把“三贴近”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的各个方面,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要从片子的定位、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入手,千方百计地使自己拍摄的新闻离群众近些、再近些。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把自己的发现转变成普通百姓能够理解的形式,这样才能把一些较枯燥乏味、空洞的事件写得活灵活现。如《果皮箱的“悲哀”》、《小树的“哭泣”》、《人行路上行路难》、《非法小广告何时了》、《莫让红灯“空眨眼”》等就是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从群众十分关心的领域选取的新闻报道素材,紧紧抓住了那些广大群众关心、与人们衣食住行等联系最密切的兴奋点、兴趣点、关注点,从正反两方面鲜明对比、呼唤人们的公德意识,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要树立好的文风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树立好的文风,多用群众的鲜活语言,多用群众身边的生动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写深入浅出、简洁明快的报道,要克服过去跑机关、听汇报、泡会议、抄材料等一些不良风气。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要经常深入一线,采访基层群众,报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挖掘生动感人的典型事例,反映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喉舌论”的提出并非新闻理论的逆生长,恰恰相反,我们对新闻的道德期许需要纠正。唯有拓宽新闻的定义,新闻学的发展前景才会随之变得更加广阔。  【关键词】新闻自由 客观性 喉舌论 道德期许  新闻自由,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新闻自由源起于对出
《金蔷薇》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  戴骢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大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青春与共的枕边书诗人北岛说他心中的圣经是伊利亚·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而刘小枫说他年轻时候曾经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中的激情所吞噬,而后心灵圣经竟然被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这样一本小册子取代了!北岛和刘小枫虽然选择的书不一样,但是作为同一代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
1、避免“文”而不“实”。并不是说新闻语言就不需要文采、不需要艺术,如果一味追求“实”而忽略“文”,新闻语言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新闻语言也需要创新、需要适合新闻语言的艺术创造。  2、逐“新”而不害“真”。为了跟上人们对新事物“三分钟热度”的新鲜感和关注度,一些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不惜滥用新词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出现了网络新闻“标题党”等现象,也让人们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海量新闻中很难找到有
摘要: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构损伤修理课作为一门为学生后续的工程实践奠定基础的理论课程,授课过程中,特别是在修理设计部分会涉及较多的理论推导和计算。为了使理论授课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笔者讨论了在损伤修理课中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有限元;损伤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萨顶顶的音乐就像是东方神秘主义遇到Enigma乐队,东方和西方,现代与远古,在这里碰撞出了唯美、绚烂的火花。    2月17日下午,正要去参加“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华东地区总决赛的萨顶顶化好了妆,只是传说中她身上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饰品并没有挂在她的身上。萨顶顶显得非常谦逊,有问必答,丝毫看不出,她就是去年为中国流行乐夺得第一个国际大奖(英国BBC世界音乐大奖亚太区最佳歌手大奖)的音乐人。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笔者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生活为中心,采用主题式项目设计为教学法开展程序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只见代码不见人”的弊端,采用的实例均来自学生生活,在实践过程中将新兴技能融合其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塑造与提升计算思维能力,有益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以Scratch、APP Inventor、Micro:bit等为代表的可视化、积木式编程工具,在精心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泰诺,美国以外的国家也称之为扑热息痛)会降低正面情绪。对乙酰氨基酚就是广泛使用的药物,超过600种不同的医药中都含有这种成分。研究已经表明止痛药会缓解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疼痛。  然而,大众普遍使用的止痛药对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同时会产生作用。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杰弗里·杜尔索(Geoffrey Durso)说,对乙酰氨基酚不仅能缓解疼痛,也可能降低所有情绪。服用对乙酰氨
小说创作离不开细节描摹,时说教学也必须重视对细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先请看《最后一课》的一段文字: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这是小主人公弗郎士出乎意料顺利地进入教室后
雨,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写下了大量咏雨诗作,也留下了不少嵌有“雨”字的对联。这些嵌“雨”对联,已成为联苑中的一朵奇葩,细细品味,别有情趣。  明朝嘉靖进士张居正,少时聪颖过人。一日,当朝文学家顾璘出上联以试张的才学,上联曰:“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居正应声续了下联:“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上下联托物言志,对仗工整,不露斧凿之痕,难怪顧璘听后,对张居
第75届联大刚刚开幕,世界进入“联合国时刻”。22日开始将进行一般性辩论,并举行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生物多样性、妇女问题、消除核武器等多场高级别会议,以及以新冠疫情和反腐为主题的两次特别会议。  今年联大相关纪念活动的主题是“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并造成全球性危机,会员国面临根本性问题:想要什么样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联合国?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