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农田引水渠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引水渠作为农业种植活动中最重要的给水设施,主要包括水渠网络中的农渠、分渠、毛渠等渠系.本文结合牙塘水库水利工程实例对农田引水渠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其他文献
浙江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强化问题导向,增强“我要变革”的新动力;全面梳理并优化工作流程,找准“引领变革”的新路径;推进制度重塑,实现“释放张力”的新跃迁;立足争先创优,争创变革重塑的排头兵等措施,采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实行赋码管理,坚持数字引领,变革重塑,全力推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高标准建设的新路子.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通知》(农办科〔2022〕1号),公布了一批新增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申报的“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农业农村部批复新增建设.
期刊
2019、2020两年,农业农村部下达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99万亩,省内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聚焦目标任务,扎扎实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rn一、 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rn省委省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指示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冬春农田水利大会战,多次实地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并在省农业农村厅高标准农田建设专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重点项目及为民办实事工程,省级层面建立省级领导
期刊
四川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涉及3市7县(区),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工程、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机构能力建设,最终实现项目区域生态更加完善、河流水质更加健康、经济发展更加绿色、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本文总结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践体会,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湖南省积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从初步试点到规范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应,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本文基于湖南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做法,深入开展调研与分析,为国家进一步完善增减挂钩政策贡献湖南经验.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历史使命和长期任务.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好耕地地力等级这一重要评价指标,对于规范项目立项审核和竣工验收,科学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地力等级评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其中“吉林省四平市着力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新模式”被通报表扬.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考察,在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
期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宾市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多年的整治,来宾市的农村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来宾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度的人居环境整治案例,对来宾市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用水污染问题和厕所污染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人居环境整治对策.
一、原则同意《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并认真组织实施.rn二、《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做到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统一组织实施与分区分类施策相结合,健全完善投入机制,着力推进数量
期刊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重庆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2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10万亩,力争打造一批万亩级、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项目区.rn近年来,重庆通过土地整理整治,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98万亩,实现亩均增收近200元.然而,受制于丘陵山区占比高、地块碎片化等自然资源条件,重庆农田建设存在成本高、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
期刊